图6 1999-2019年部分国家能源技术专利全球占比
图7 1999-2019年部分国家温室气体捕获与封存技术专利全球占比 3.供需存在结构性失衡导致产业链不通畅 (1)能源结构供需失衡。“双碳”目标下,能源的供需问题同样是亟待解决的深层次难题。能源消费总量不断上升,2020年终端能源消费488156万吨标准煤,其中工业消费占比达到66.1%。以集生产者和消费者为一体的火电行业为例,在供给端和需求端均面临压力。2020年全国火电发电量为53302.5亿千瓦时,火电和煤电分别占全国全年发电总量的68.5%和60.7%。⑦从装机容量来看,全国火电装机容量为124624万千瓦,火电和煤电装机容量分别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56.6%和49.0%。表明中国发电主要以火力为主,且火力发电主要使用煤炭作为能源材料,而同期美国火力发电能源材料主要是天然气,高达61.5%,这与中美两国能源结构、能源相对价格密切相关。从碳排放结构来看,火电行业占43%左右。用电需求的不断上升,火电设备的持续增加,将使得能源消费面临高碳锁定效应,对工业、建筑、交通等电力消费重点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带来极大阻碍。2015-2020年水电占电力生产量的比重从19.4%下降至17.4%,风电占电力生产量的比重仅从3.2%提升至6.0%,清洁能源发展缓慢。 (2)产业链上下游供需失衡。产业链供需失衡导致产业链不通畅已经成为诸多行业中的典型问题。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迎来了爆发式增长,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367.7万辆,相比2011年增长了258倍⑧。尽管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是在基础材料、生产工艺等方面的能力依然薄弱,核心零部件、智能芯片、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等进口依赖度高,产业链供应链仍面临中断风险(张厚明,2021)。有色金属矿产开采、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为新能源汽车电池提供重要原材料,同时也是碳排放大户,在“双碳”目标约束下,上游基础材料等供给受限,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提升,一方面会影响到下游新能源汽车生产环节,影响到汽车产业链的安全稳定,另一方面也会放大对原材料的真实需求从而造成市场资源配置扭曲。 4.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导致产业链不均衡 (1)区域发展条件差异。实现国民经济畅通循环,必须处理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优化区域一产业联通互动格局,推动区域协作,形成区域发展合力(蔡昉等,2020)。区域产业空间体系是产业链畅通循环的载体,区域创新体系是产业链锻“长”补“短”的支撑,产业的区域转移协作体系是应对双向竞争挤压的工具(盛朝迅,2022)。当前,南北区域发展的差距逐渐增大,经济增速“南快北慢”、经济份额“南升北降”态势持续(庄贵阳等,2021),如图8和图9所示,北方碳排放总量大、碳排放强度高,2019年碳总量是南方的1.7倍,碳强度是南方的3.3倍⑨。“双碳”目标下,北方减碳任务更重,碳脱钩难度更大,因此对北方传统资源型产业产生的冲击更大。北方传统产业比重大、资源型城市多、新动能发育不够充分,绿色发展受限,南北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导致产业链发展不均衡。此外,北方地区分布有全国重要的煤炭和石油基地,北方和南方之间存在基础材料供给—下游深加工的上下游协作关系,受“双碳”目标约束,北方原材料供给受限,同样波及到南方下游产业链的安全稳定(吴晓华等,2022)。
图8 2009-2019年北方和南方碳排放总量
图9 2009-2019年北方和南方碳排放强度 (2)区域减排能力差异。由于资源禀赋、环境承载能力、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等多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节能减排成本、效率方面存在差异。在确定碳减排目标时,既要考虑区域内产业发展状况和区域减碳潜力及可行性,又要结合区域资源禀赋结构、工业特征、经济结构与生态状况等(于法稳和林珊,2022),对精准施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资源型地区和老工业基地为例,其发展为中国工业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但能源产业集中,产业重型化特征明显,过度依赖能源密集型产业而产生路径依赖。在“双碳”目标约束下,资源型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的产能被严格限制,加速高碳行业的退出,高排放企业的技术改造,相比于非资源型地区和非老工业基地城市,转型阵痛加剧,对产业链的均衡和畅通产生极大冲击。 区域间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和绿色金融发展水平是影响区域减排能力差异的重要来源,要处理好“双碳”目标下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导致产业链不均衡的问题,就必须缩小区域间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和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要充分考虑区域间减排能力的差异,因地制宜制定发展策略。图10展示了2010-2019年中国4大地区各省平均绿色技术专利获得量⑩。东部地区各省平均绿色技术专利获得量远高于其他地区,尤其是2017年东部地区各省平均绿色技术专利获得量为其他地区的3~4倍。图11展示了2020-2021年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绿色信贷余额和比例(11)。绿色信贷是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主要绿色金融工具。2021年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所在省份的绿色信贷余额约为42819亿元,占全国绿色信贷余额的比重约为27%,相比2020年增长了37%。其中,浙江省和广东省的绿色信贷余额遥遥领先,约为29101亿元,约占6省绿色信贷余额的68%。尽管6省均为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但是绿色信贷发展水平存在着显著差异。由此,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和绿色信贷发展水平的差异,也必将导致区域间碳减排能力的差异,不利于区域间产业链的均衡发展。
图10 2010-2019年中国4大地区各省平均绿色技术专利获得量
图11 2020-2021年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绿色信贷余额和比例 四、“双碳”目标下产业链韧性提升的推进路径 当前,“双碳”目标下,中国产业链面临产业基础能力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供需存在结构性失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挑战,应对这些挑战不仅需要宏观制度层面的管理创新,也需要中观产业层面的协作创新,还需要微观企业层面的融通创新。因此,“双碳”目标下产业链韧性提升需要从宏观层面上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中观层面上推进区域协作和创新,微观层面上发挥好市场机制和激发企业的市场活力。从宏观调控、中观引导和微观实践各层面协同发力、深度融合,为实现“双碳”目标下产业链韧性提升提供动力和保障。如图12所示。
图12 “双碳”目标下产业链韧性提升的路径分析图 1.“双碳”目标下产业链韧性提升的宏观路径:供给和需求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高质量供给创造和引领需求。第一,要深化要素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源头上解决要素配置扭曲导致效率损失的问题,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尤其要重视能源市场和生态环境市场的建设,推动能源要素的合理配置、安全供应和结构优化,制定统一规范的行业标准和交易监管机制,为“双碳”目标的有序推进提供支撑。第二,要深化产品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健全产品质量管理,产品质量关系到企业的市场声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产品的高质量供给既能够满足市场的消费需求,又能提升产品在价值链上的竞争力,能够有效减少低端产品供给导致的资源浪费、生产冗余、环境污染;二是完善标准和计量体系,将碳排放管理纳入到全供应链、全产业链、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有助于提升碳排放信息化统计、监测和管理,助推碳排放权、用能权等环境权益市场的建设,而市场机制间的有效衔接也将反向促进产业链韧性提升;三是促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和绿色产业快速发展,运用绿色技术不断创新绿色产品,打造绿色产品供应体系,促进绿色产品市场新形态、新业态的产生,能够有效避免同质化竞争和资源错配,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第三,要深化服务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生产性服务业贯穿于生产活动全过程,将大量的知识、技术作为中间投入传递至其他环节,延伸产业的价值链,空间集聚和产业关联特征能够促进产业链的协同和链接。深化生产性服务业市场供给侧改革,能够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相互连接、彼此嵌入和垂直关联,促进知识传播、技术外溢和信息共享,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 (2)需求侧管理。需求侧重在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有效发挥需求对供给的牵引作用。第一,绿色消费不仅只关注绿色消费理念、产品和行为,而是将其作为一种动力,融入到绿色产业链的构建之中,推动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从上游绿色消费来看,体现在绿色材料的选择、绿色采购的实施以及绿色工艺的打造、绿色包装的推行等多方面,减少能源和物料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重点污染行业产业链的绿色监管;从中游消费来看,开展绿色运输、绿色仓储、绿色配送,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交通运输工具,建立合理的储运资源布局,搭建集约、高效、降本、绿色、智能的货运新业态;从下游消费来看,发展绿色消费,推广绿色低碳产品,完善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制度。在加大政府绿色采购力度时,也通过绿色产品营销等积极传达绿色消费理念,引导企业和居民采购绿色产品。此外,不可忽视的是做好废弃产品回收处理,尤其是扎实推进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实现产品全周期的绿色管理。第二,绿色金融是绿色产业链发展的先行抓手,促进企业对接绿色技术、绿色产业项目和绿色金融投资,助力上下游绿色产业链的联动,畅通绿色产业链的卡点和堵点。“双碳”目标下,注重补齐资源循环利用与碳减排等服务链“短板”,推进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技术、产品和装备的落地,推进产品供给绿色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三,构建绿色贸易体系是“双碳”目标下的内在要求,是增强产业链韧性、提升国际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首先在于加大绿色技术研发力度,提高绿色产品的附加值,构筑绿色贸易体系,促进外贸产业链韧性提升;其次在于加大绿色技术合作力度,尤其是推动开展可再生能源、储能、氢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领域科研合作和技术交流,弥补当前中国碳中和技术储备不足的缺陷;最后在于加强绿色标准国际合作,包括标准互认和评定合作等,不仅有助于筑牢绿色产品贸易的体系,而且有助于加强绿色产业领域的合作。 2.“双碳”目标下产业链韧性提升的中观路径:区域和产业 产业链兼具产业组织形式与空间组织形式的双重特征,在空间维度上可理解为产业的空间布局和区域的协调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2021)。优化产业的空间布局不仅要促进微观企业间的协作和价值共创,还应推动产业体系的供需协同与转型(宋华和杨雨东,2022),横向上体现在产业功能在不同板块的搭配衔接,纵向上体现在产业环节的上下游链条协调联动(张其仔和周麟,2022)。 (1)区域间有序衔接。“双碳”目标下产业链韧性提升,意味着夯实产业链、健全产业链,发挥产业集群的优势,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城市群为代表,构筑“两横三纵”(12)城市化战略格局,通过城市群的发展带动相关区域的发展。一是依托城市群建设培育和发展以绿色制造为龙头、以建圈强链为核心的绿色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新兴绿色工业、推动传统产业绿色生产精细化,增强产业生态集聚力、产业链建构力、高端要素运筹力,形成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产业集群。二是强化绿色创新的驱动作用,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紧密联系和互动,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世界级绿色产业集群。三是促进城市群之间的协同创新,产业之间可以通过学习、共享、匹配促进资源的集中利用,促进节能减排空间联动效应。区域之间开展绿色产业政策合作,在绿色产业扶持和绿色技术开发应用等方面形成区域有效对接。四是结合不同区域之间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条件、生态容量等特征,有序推进产业转移,防止部分产业链过快外迁。产业转移不是一蹴而就,需要相配套的政策、技术等多方面的同步转移,为产业的平稳有序转移提供基础支撑,促进区域产业链优化布局。 (2)产业间深度融合。“双碳”目标下,产业链韧性提升需要依靠数字化和绿色化深度融合、协同发展。一是数字化赋能绿色化,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通过海量数据的综合应用来优化机器生产的效率,助力能源企业实现数字化管理,优化能源生产、运输、消费各环节的资源配置能力,为提高绿色发展智能化管理提供全链条支撑;二是数字化有助于构建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低碳管理,形成供应端、物流端、数据端、消费端的低碳闭环管理,促进能源消耗、碳排放核算和披露,推进碳市场建设;三是数字化具有信息共享和知识整合的功能,一方面促进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的信息共享,为生产流程再造、跨行业耦合、跨区域协同、跨领域配给等提供支撑,另一方面促进绿色技术的研发创新和整合扩散,形成产业绿色竞争力,助力区域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 3.“双碳”目标下产业链韧性提升的微观路径:市场和企业 (1)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双碳”目标下,发挥好市场化运行的价格、金融、财税、技术、标准等体制机制的作用,有助于建立减碳长效机制。一是推进碳市场的建设。健全总量控制和科学合理的碳配额分配细则,强化对碳市场的监管,充分发挥碳价的引导作用,扩大碳市场覆盖范围,合理引入多样化碳交易品种,激发碳市场活跃度和市场流动性,提高企业的减排积极性。二是完善绿色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加大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投入,强化绿色技术创新主体的市场主体地位,引导绿色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更好对接。三是健全多层次绿色金融市场体系。鼓励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加强市场监管,提升交易的透明度,为满足多领域多层次的绿色低碳投资需求提供基础保障。通过环境信息披露消解环境绿色投资和绿色创新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建立更加完善的风险防范管理体系。 (2)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企业是“双碳”目标的重要主体,也是产业链韧性提升的原生动力。“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坚持企业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