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性”是文艺评论中经常使用的术语。作为术语,“艺术性”至少存在三种可能的解释:一是着眼于人,指“对于从现实得来的印象的美学上的改造和对于各种对象与现象的美学上的加工”,存在于一切创造活动之中①;二是着眼于物,指艺术的性质,与英语中的不可数名词artistry相对应;三是着眼于事,指创作方法和表现技法,与“思想性”相对而言。艺术性标准也适用于对作为视听艺术的科幻电影的评价。本文主要从社会层面、产品层面和运营层面对以艺术性标准评价科幻电影加以阐释。必须说明的是:这种阐释不可避免地涉及有关“艺术”的各种概念。在《什么是艺术》一书中,沃特伯格(Wartenberg)列出西方学者关于艺术的28种解释,这些解释均采用了“Art as...”的格式②,这为我们的阐述提供了重要的参照系。 一、美好得表现:社会层面的艺术性 所谓“美好”,泛指一切符合人们期盼的事物的特性。美好的事物让人身心舒畅、精神快乐。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生存的压力,感到美好的事物可遇而不可求,一旦遇到令人赏心悦目的对象,就会很自然地对其来源加以思考,得出这些对象想必是由某种特殊主体创造出来的结论。而特殊主体通过创造令人觉得美好的事物来表现自己的超凡力量,便是艺术性的来源。如果不创造美好的事物,这种特殊主体就无法让人意识到他们作为超凡力量的存在。就此而言,“美好得表现”。 在社会层面,“艺术性”的概念很早便问世了,它是伴随着创造活动而产生和发展的。远古时代,人类膜拜彼岸世界的力量,将自身、大自然和一切生命的诞生都归因于神灵的创造。直到文明初期,人们仍认为“只有起源于神的艺术才是美丽的”③。此时的“艺术性”就是创世过程中展示神灵伟力、赋予万物灵气的特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逐渐提升了自信心,并且开始将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过程中表现突出的佼佼者视为艺术家,不论他们是能工巧匠还是思想大师。所谓“艺术性”变为这些人在创造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共同特征,即善于推陈出新。近代以来,随着社会分工的日趋细化,现代意义上的技艺与艺术发生分化。“艺术家”的范围逐渐缩小到专指那些在文学、绘画、雕塑和音乐等精神生产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由此,“艺术性”的内涵也相应地被归结到对艺术家的定位上。例如,童庆炳认为,“所谓艺术性是指作家的艺术才情、气质、修养、创造能力等各种因素在其所创造的产品中所显示出来的艺术魅力及其所达到的艺术水平”④。艺术家之所以从事创造,固然有为环境所刺激的因素,但其主观动机往往是为了表现自己的美好品质(如才情、气质、修养和创造能力)。就此而言,起作用的依然是“美好得表现”的逻辑。对于“艺术性”概念演变过程与科幻电影评价标准的关系,可以从生产者的高超才能、接受者的审美期待和传播者的选拔标准等角度加以分析。 (一)主体:艺术性是表现生产者高超才能的属性 在发生学意义上,“艺术”是相对于“自然”而言的,其源于人之所为。因此,沃特伯格在《什么是艺术》中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论展开对艺术定义的探讨。柏拉图认为艺术即模仿⑤,由此推演,我们似乎可以将模仿能力理解为艺术家最重要的心理特征,将艺术性要旨理解为逼真,即成功的模仿。亚里士多德将模仿当成人的本性,将善于模仿当成人区别于动物的特长,认为艺术(主要指诗和音乐)是真实的,或者说艺术即认识⑥。由此出发,可以将“艺术性”具体化为揭示事物真相的正确性、深刻性、广泛性。中世纪欧洲在意识形态领域占主导地位的是宗教哲学。根据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的看法,“艺术乃是制造者心里有关制造事物的思想”⑦。这种观念强调了艺术作为精神活动的属性。西方到了近代才将艺术家与手艺人、美的艺术与实用艺术予以区分。以此为背景,出现了诸多新的艺术观念。例如,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即症候,艺术家通过创作以满足潜藏愿望(但将作品表达自我的本质伪装起来),同时为观众提供审美快感;杜威认为艺术即经验,其特点是以让人产生愉悦为目标而创作;门罗·C.比尔兹利(Monroe C.Beardsley)认为艺术即美感制作,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是通过艺术品满足审美兴趣。上述艺术观念虽然各有所重,但都强调创作者的重要性⑧。换言之,艺术性首先是由创作者生成的,体现着创作者的特征。至于这种特征,可能是病态心理(因此艺术即症候),也可能是生活经验与审美经验(因此艺术即经验),或者是审美兴趣(因此艺术即美感制作)。 若按西方近代以来流行的看法,电影属于美的艺术,是一种用形象来反映现实的社会意识形态。但这只是就创意而言,而如果考虑到拍摄技术与后期制作的重要性,那么技艺对电影来说也还很重要。从这个角度看,电影其实是艺术(狭义,即美的艺术)、技术和技艺的统一体,或者说属于广义艺术。电影生产的主体不仅包括作为创作者的编剧、导演和演员,还包括其团队的其他成员,他们被统称为电影的制作者。不论在什么意义上,电影都是制作者(个人或团队)艺术才能的物化,而“艺术性”则相当于“艺术才能”的特性。将“艺术性”作为艺术批评的标准,也就是着眼于电影制作者与同时代人相比较而言的艺术才能水平,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其出众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