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文明进步历史上,世界上诸多国家先后经历了城镇化和工业化浪潮,较为顺利地实现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轨和过渡。在此历史进程中,以美、法、日等国为代表的先行工业化国家不同程度遭遇了由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农村人口空心化问题。然而,这些国家积极应对,以本国国情为基础,实施政策变革,推动了农业经济由传统向现代的跨越和转变。总体而言,美国具有地多人少、土地资源丰富的现实国情,其多是选择通过大幅提高土地规模化和机械化水平来应对青壮年农业劳动力的匮乏;而法国同时兼具劳动力和土地资源,既注重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又重视提高土地生产效率,实现对农村人口空心化的成功应对;日本的国情是人多地少、国土狭小、土地资源稀缺,既注重以充分的兼业化生产来缓解农业劳动力大幅下降的压力,又重视农业接班人培养,增加务农人员的新生力量,而且着力推动农业生产合作,提升生产经营效率。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化国家,正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农业劳动力数量急剧缩减,以农民老龄化与女性化、农业劳动力断层和农业生产副业化为表征的农村人口空心化问题日益突出,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虽然国情有所不同,但美、法、日三国应对农村人口空心化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对中国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二、美、法、日三国农村人口空心化的历史概况 (一)美国农村人口空心化的历史状况 纵观世界各国现代化历史,人口的城乡转移和生存变迁始终相伴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系统过程。美国同样如此,它用了近两个世纪的时间,完成了农村人口的转移,实现了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跨越。所以,美国著名历史学家理查德·霍夫施塔特(Chard Hofstadrer,1956)曾经形容道:“美利坚生于乡村,她后来迁入到城市。”如图1所示,独立战争后,美国农村人口仍然占据着绝大比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农业国家。南北战争后,由于政府的积极支持,美国工业获得快速发展,吸收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到1910年,美国城市人口已达426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提高到45.7%。虽然此时农村人口比例下降到54.3%,但是农村人口比重仍然超过城市人口比重。从20世纪初开始,美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农村人口在全国范围内向城市转移的浪潮开始出现,历经一个多世纪,美国实现了城乡人口结构转换的历史变迁。截至2020年,美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已经下降到17.5%,城市人口则上升到82.5%。
资料来源:黄安年,1984:《美国史纲要(近代部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United States Bureau of the Census,1975.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the United States:Colonial Times to 1970.U.S.Dept.of Commerce。 图1:美国城乡人口比例的历史变迁 如图2所示,美国农村人口大幅下降主要出现于20世纪初到中后期。在此阶段,美国农村出现了显著的人口空心化现象,农业劳动力群体持续老化,其平均年龄由1945年的46.2岁提高到2000年的55.3岁。农村人口空心化显著影响了美国农业生产,大量高龄农民有心无力,根本无法承担繁重劳动的重任。而且很多年龄较大的农民不愿意签订旨在进行农村留剩资源重组的契约。在此情况下,因农村人口减少而导致的农民收入应该得到提高的良好期望并没有立即实现。
资料来源:陈华山,1996:《当代美国农业经济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Carl Eicher,Lawrence Witt,1964.The Agriculture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New York:McGraw-Hill。 图2:1920-2020年美国农村人口减少数量(单位:万人) (二)法国农村人口空心化的历史进程 作为一个小农经济体长期占据优势地位的欧洲传统农业国家,法国在成功实现高度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同样经历了农业劳动力由强转弱的过程,而且更具有其历史逻辑性和现实规律性。19世纪中叶,法国工业革命趋于完成,显著推动了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农村人口外流逐渐加剧(见图3),农村人口空心化初露端倪。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大量农村青壮年人口被迫加入战争队伍,而且大部分为男性劳动力,据统计,当时战争伤亡总量的2/3是来自农村的青壮年男性人口。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农业青壮年劳动力极度匮乏,农村中大量老人和妇女被迫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力量,大量遭受战争破坏的荒废农地由于缺乏劳动力而无法复耕。更为严重的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由于城市就业机会的增加,法国农村人口持续外流,据统计,1921-1931年法国农村人口减少了60万,1931-1936年又减少了50万左右,农村人口空心化日趋恶化(端木美,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