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从新中国成立开始,党和国家带领人民群众在百年历史实践中坚定地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国际形势深刻变化、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命运前途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新发展理念,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助推全球发展提供信心和鼓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入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将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开创新形态。 从历史视野、全球视野和人类文明视野,认识中国取得的历史性胜利,总结成功经验;把握当前国内外经济特征和现实挑战,深化对新发展理念的认识;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和道路、思想指引、首要任务、具体实践的人类普适价值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验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坚持探索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深刻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努力,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一)经济增长成绩卓越 发展是第一要务。过去70年里,中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条件并遵循经济客观规律,采取最有效的方式促进资本、劳动、技术等要素的快速积累和优化配置,②以一穷二白为起点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增长成就。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各类生产要素和资源全面短缺,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从理论上讲,在处于低处的经济发展阶段,采用“计划手段”配置资源能够快速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遵循这一理论规律,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采用了以公有制主体的计划经济体制,集中一切力量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基建和工业领域,为中国经济起飞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③据统计,④1953-1978年,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等基本建设投资从10.7亿元增加到68.04亿元,年平均增长率27.8%。铁路里程从2.38万公里增加至5.06万公里,公路里程从13.71万公里增加至85.56万公里,民航航线由1.4万公里增加至13.21万公里,邮路长度由151.47万公里增加至486.02万公里,分别扩大了2.1倍、6.2倍、9.4倍和3.2倍;电话普及率由0.08部每百人增加到0.36部每百人,扩大了4倍多。同时,1950-1977年水利建设投资从0.92亿元增加到28.66亿元,年均增长率约为23.4%;大型水库从新中国成立初的6座增加到308座,中型水库从17座增加到21219座。同期,中国建立了相对完备和独立的工业体系,⑤工业增加值从1952年119.56元增加至1621.4亿元,增长了12.6倍。 随着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的状况的深刻变化,党中央遵循市场是有效配置资源的最佳机制的理论指引,实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全面深化对外开放和对内经济体制改革,为国内注入更多的资本、技术和知识存量,拓宽国内产品的国际市场,并释放要素活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创造了巨大的发展成就。1979-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9.2%的增速从3678.7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14.4万亿元,占全球经济份额超18%,稳居世界第二;人均GDP从385元增长至80976元,与高收入国家的差距逐步缩小。 (二)防范经济波动风险表现出色 经济稳定是实现增长的前提。长期以来,中国在防范经济波动风险方面表现较为出色,尚未出现经济的大起大落、超级通货膨胀和大规模失业问题。在稳增长方面,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经济增速降至1位数并在2010年以后持续下行。为预防市场主体的错误理解而引发的信心和未来预期转弱,党中央在科学研判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规律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中国宏观经济新常态理论和新常态宏观调控框架,指出中国正如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一样,经历从高速增长到中高速增长的转换阶段,应遵循经济增速换挡规律主动进入“新常态”,不再简单地追求高经济增速,而是从结构和制度层面进行中长期统筹,有效地实现了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伟大成就。 在控通胀方面,在进入新常态之前,中国以需求侧管理为主,通过协同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控总需求,以防止通缩或通胀。⑥自1997年以来,中国的通货膨胀的幅度保持相对稳定的幅度,CPI年增长率最高不超过6%。进入新常态之后,尤其是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在全球通胀高企的情形下,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仍然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CPI增速在2.5%附近上下波动。究其背后,得益于党中央对通胀背后的深层次结构失衡诱因的科学判断,将宏观调控框架转变为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需求侧管理为辅,通过“三去一降一补”化解过剩产能,抑制成本推动型通胀和刺激需求,保证通胀回归到合理水平。另外,在抑制输入性通胀方面,保障粮食和能源价格的稳定也是最值得关注的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是关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全方位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方针,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并建成达9亿亩的高标准农田,不断推进农业科技应用和规模化生产,实现粮食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在保障能源安全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能源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煤炭和电力产能大幅提高,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不断加大,水电、风电、光伏、核电等新能源装机规模保持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