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13X(2023)01-0094-09 DOI:10.13763/j.cnki.jhebnu.ese.2023.01.012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原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遵循和实践要求,是全体中国人民开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追求和奋斗指南。作为2035年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之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立足“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对于创新型、科技型和服务型人才的需求将持续扩大,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类型教育,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构建技能型社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助推乡村振兴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将职业教育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将成为新时期助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一、职业教育助推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 (一)深入转变职业教育的角色定位 职业教育自产生之初就似乎存在某种“不平等性”。在原始社会,职业教育的出现仅仅是为了帮助人们通过学习更多的生活技能获取足够的物质财富,它源于自然、自由、平等。然而,随着社会分工的逐渐细化,不同群体之间的物质财富积累开始出现差距,“闲暇”作为更高层次的权力代表,衍生出了阶级社会。在此背景下,原来面向所有人的“平等教育”转向了只以“闲暇”为对象的专利,由此产生与之对应的职业教育与自由教育。一方面,职业教育不再成为教育的唯一代名词,教育,被冠之以“自由教育”的名号,同职业教育分离开来,而区分二者最大的特征则在于受教育者的财富积累;另一方面,职业教育被等同于奴役训练或职业训练,禁锢在闲暇阶级之外的奴隶和平民等劳动群体当中。然而,从事职业劳动的人往往无缘自由教育,但自由教育也未能避免沦为职业训练。从中国科举制下的入仕到欧洲中世纪后医生、律师等人才的培养,无一例外需要接受专门的职业训练。只是,这类说辞由强制被迫柔和[1]。基于以上历史视角,其惯性将职业教育深度“层次化”。“低层次、训练性”的职业教育所表达的是同高等教育之间的差距,背后隐藏的是对一线劳动者和普通岗位职工的歧视与偏见。这种“不平等性”的职业教育观念指向是现代社会需要彻底根除的“前世”印痕。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迈向高水平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才强国成为国家战略,注重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国家焦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被提到重要议程。2016年,李克强总理对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专门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切实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培育大批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人才”[2]。职业教育现代化是支撑教育现代化、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压舱石”,也是我国由职教大国转向职教强国的“起跳台”。此外,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表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3]。这也是党和国家首次公开肯定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对于深入转变传统的职业教育角色定位,促进职业教育健康有序发展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职业教育从产生之初的训练工具转变为强国富民利器,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个体走向成功成才提供了重要通道。加快发展现代化职业教育,通过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不断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升实体经济综合竞争力,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二)全面把握共同富裕的内涵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4]这一重要论述揭示了共同富裕的深刻内涵和本质特征。 首先,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全体人民”的共同指向代表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中国人口数量的大部分,而不是少数或一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和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决定了党领导人民所追求和探索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惠及所有人的“全民共富”,是人民生活水平整体提升,是发展成果全民普遍共享。这一概念极大程度地诠释了党的群众性立场,体现了共同富裕的全民普惠性。 其次,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的全面富裕。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将“富裕”狭隘地理解为物质生活上的充裕,这是以经济、科技为核心点的硬实力的直接体现;而忽视了精神世界,即一种更高层次的需求,这是以文化、社会等为焦点的软实力的重要表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共同富裕不单指物质富裕,还包括精神上的自信自强、生态上的健康持续、环境上的宜居宜业、社会上的和谐稳定以及公共服务上的普及普惠等全方位的综合体现,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一概念体现了共同富裕的全面发展性。 再次,共同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共同富裕是一个相对概念,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状态,既不代表同等富裕,也不代表同步富裕。在实现富裕的过程中,有些人的富裕程度更大,有些人的富裕程度较小,大家普遍富裕,但非均等富裕。因此,这意味着富裕的差距绝不是两极分化的,而是公平合理的。与此同时,富裕的实现有赖于一部分人(或地区)的先富,从而带动另一部分人(或地区)的后富,这是加快经济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然路径。换言之,共同富裕是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逐步实现全体社会成员普遍富裕,是先富带动后富的一个波浪式渐进过程。该概念体现了共同富裕的差别有序性。 最后,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复杂和艰巨的历史过程,具有阶段性和长期性,要把握好节奏和力度的关系。在共同富裕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总结有效经验,探索有效路径;既要保证政策实施举措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财政承受力的可控范围内,又要将政策实施的效果推进至达到经济增长和财政可持续的最大化程度,以此形成共同富裕的标志性成果。该概念体现了共同富裕的长期渐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