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快速复苏、年度总票房持续领先世界,但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的进程中,中国需要解决电影的全球流通性这个关键问题。建构中国电影理论体系在本质上是对民族深层文化的现代转译,这里的“现代”意味着要考量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历史新方位,并以广阔全面的国际视野、开放包容的理论品格,重建符合中国电影生产逻辑、文化基因及价值体系的整体性理论。诸如叙事学、精神分析、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等现代西方理论,曾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电影理论的研究视域,但当前很多学派跟风崇洋过度,对西方理论的引用也存在某种程度的生搬硬套、甚至削足适履的现象,“学术自信”亟待增强。构建中国特色的电影理论模态更应坚持辩证思维,在反思与批判中借鉴吸纳、创新转化。 近期,在各方力量集聚和推动下,专家学者从不同维度、不同层级和不同角度探索了电影各个层面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其中“中国电影学派”“电影工业美学”“共同体美学”三个电影理论体系尤为密集地出现在大众学术视野中。三个理论体系均以“派别”姿态出现,每个“学派”的话语体系混杂多姿,如果仅仅零散浏览这些学术成果,难免会觉得其研究焦点处于滑动与位移之中。在这个跨学科研究的资源共享、方法交融和工具更新的时代,电影研究有必要更新技术路线,与人类学、社会学和信息科学等进行广泛深入的学科互动,通过新的方法对当下学术研究的整体状况做出更系统性的阐释。因此,本文以中国知网3年多(2019年1月-2022年5月)以来公开发表的期刊论文为主要数据源,梳理了中国电影学派、电影工业美学、共同体美学三个主题下的文献,并使用CiteSpace工具主要围绕研究机构、研究作者及研究主题等展开分析。研究机构和研究作者主要考量论文发表数量及中心度等参数,研究主题则以关键词词频统计与主题聚类加以分析。需特别说明的是,鉴于中国电影理论研究主体为高校及科研机构人员,因此各类学术论坛、新媒体平台(如学术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发布的研究成果并未纳入本研究范畴。作为一篇计量分析的论文,本研究不追求“全面”,而是意在勾勒出深具影响力的3个理论分支的研究概况,力图较为明晰地呈现出当下中国本土原创电影理论体系的知识图谱概貌。 一、中国电影学派:承继性、民族性、主体性 “中国电影学派”的提出与发展理路如下:2015年李岚清在北京电影学院提出“期待出现能影响世界的中国电影学派”①,此后侯光明、饶曙光、贾磊磊、周星和胡智锋等学者围绕“中国电影学派”核心概念深入探讨、层层推进,使其成为中国电影学界研究的核心命题。在本研究的时间段内,经搜索、筛选及去重后共获得“中国电影学派”期刊文献211篇,可见“中国电影学派”聚集了国内电影研究各方力量,搭建了最具覆盖面与辐射力的学术平台。学者们纷纷聚焦中国电影的民族性书写和时代性阐释,从历史回溯、理论框架、实践检视和行业研判等各个维度入手,不断拓展知识谱系和促进学术话语的体系化。
(一)基于CiteSpace的“中国电影学派”数据可视化 从发文机构来看,“中国电影学派”研究呈现出以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和北京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共同参与的局面。其中,研究力量尤为突出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电影学院,两所高校的中心度数值相加达到0.38,表明形成了以这两所高校为主要机构的研究合作关系(表1、图1)。 更值得关注的是研究主题,因为关键词的出现频次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研究领域的热点分布,中心度则表示关键词之间信息流的数量以及对整个网络资源的控制程度。因此,高频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中国电影学派”理论研究的关注焦点,“中国学派”“电影美学”“民族性”是中国电影学派的高频词。为进一步提炼出研究主题,本研究还使用Citespace对关键词进行了聚类分析,所得模块值(Modularity)为0.75(>0.3)、平均轮廓值(Silhouette)为0.94(>0.5),这表明学术网络聚类结构合理,且网络中各模块之间存在一定联系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独立性②。用CiteSpace分析数据后聚类形成了如下4个关键词:中国学派、中国电影、电影美学和民族性(表2),这清晰地呈现了“中国电影学派”研究的主要热点。
图1 研究机构及中心度概况(发文数量3篇以上)
(二)理论溯源与主体建构 从本体论出发论述建构“中国电影学派”的合理性是理论研究的重要基础。研究学者往往采取历史回溯的方式,从中西比较维度、发生学视角、传统文化关联论与代际标识等维度论述“学派”的概念发展、“中国电影”发展的阶段特征与民族性概念发展等问题,为“中国电影学派”之所以成立提供内容详尽、逻辑得当的佐证。 一方面,学术界从概念层面对“学派”进行了抽象提炼与理论阐释,在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考察中确定了“中国电影学派”理论体系建构的合理性。当前学界对“中国电影学派”的定义之争主要存在三种观点:一是以侯光明、贾磊磊和周星为代表的学者持广义“中国电影学派”观点,二是以陈犀禾、饶曙光、李道新、万传法和陈林侠为代表的学者持狭义“中国电影学派”观点,三是以胡智锋、陈吉德和黄鸣奋为代表的学者调和狭义与广义两种主张。例如,胡智锋把“学派”阐述为“具有明显国别地域特征,不仅革新观念,引领美学,更内含自觉化的国族因素,对外彰显为更稳定的艺术共同体”,并将此概念与中国电影学派在新时代的内涵与价值建构相勾连③。对“中国电影学派”概念的争鸣与思辨,是学术界贯通历史与现实维度来搭建新理论框架的学术尝试,彰显了理论研究传承与发展、整合与创新的可贵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