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造成劳动力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深圳劳动力管理的现状是,劳动力市场在形式上已经形成但运作上并不完善;劳动管理制度体系在形式上已经成型但在有效性上并不到位,由此,劳动力市场管理的问题正好由于管理体制的初步建立而由表层转为深层,即从劳动力资源配置是否由市场配置转为如何在市场中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低成本高质量配置;从初步建立劳动管理的制度调控机制转为如何最终建成高效有序的劳动力管理调控制度体系。而这正是一个成熟的劳动力要素市场的基本标准。在此理解基础之上,笔者认为,深圳劳动力管理上存在的所有问题,根本上源于以下三个原因: (一)劳动力市场体制的不整合 劳动力市场体制的基本功能,即是通过一套完善的制度化运行系统,以保证劳动力的有效配置。这套系统应包括三大部分内容:一是通畅的市场进入通道;二是准确灵敏的劳动力供需信息系统;三是规范化的劳动力市场管理制度,其核心是对劳动力供需双方市场交易行为加以明确界定。目前的现状是,在这三个部分都存在着显著的不整合,这种状况是造成深圳劳动力配置结构过高的重要制度性原因。 1.劳动力市场进入通道不统一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在外来劳动力的市场进入上,“多口审批”导致了外来劳动力进入的严重无序。“多口审批”作为一个多年未能解决的老问题源于体制上的不顺。目前,仅特区内,就有多达40个单位可以独立地、不受限制地审批和办理外来人员的劳务用工手续和暂住证。而且,由于每个单位都可以在办理手续中收费,使这些单位在办理用工手续和暂住证上形成了独立的部门利益。办理的人越多,利益越大。由此,经济利益的驱动淡化了政府的市场服务功能,由各个通道进入深圳的劳动力的合法性受到质疑。各个通道并不严谨的劳动力安置加重了外来劳动力市场供给总量的绝对过剩并形成了劳动力的高流动率,使社会上出现了大量需重新安置的“流动失业人员”,导致市场严重无序。另一方面,“多口审批”所导致的外来劳动力无序进入加大了劳动部门实施制度化管理的难度,不得不每年进行声势浩大的“劳动用工大检查”,以纠正企业私招滥雇等违规行为,大大增加了劳动力配置的制度成本,降低了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对市场的调控能力。 第二,在职业介绍市场上,则是山头并起,市场分割,造成了本应作为劳动力合理的市场流动的调剂系统严重不畅,大量“流动失业人员”不能通过市场调剂有效消化,成为“三无人员”。 目前,深圳的职业介绍机构主要分成两个主干市场,一个是由市人事部门管理的以高中级人才为对象的人才市场;另一个是由劳动部门管理的以普通劳务工为对象的劳动力市场。这一划分的依据是关于“人才”和“劳动力”的不同定义。在这两个市场下,又各自分布着若干职业介绍机构。一类是劳动部门依据《深圳经济特区职业介绍管理规定》审批的职业介绍所,分属计划单列劳动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劳动管理站;第二类为市、区人事部门审批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此外,还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成立的拥有职业介绍功能的信息咨询公司以及由企业、事业单位主办的社会职业介绍机构。 上述机构表面上看起来在社会上形成了众多的职业介绍通道,但由于市场不统一,缺少足够的专业指导,且大多以纯经营为目的,因而进行流动劳动力市场调剂的能力大打折扣。同时,由于机构重复配置,加上部门利益驱动,加大了社会成本。而且,社会职业介绍机构的违规行为时有发生,大大影响了职业介绍机构的形象。 2.劳动力供需信息的社会化程度很低 在深圳,与劳动力市场的上述分割状况相关,劳动力供求信息的社会化程度很低,而且信息的虚假比例很高,新闻媒介上经常披露的求职者受骗,均与此有关。 调查中,我们曾设问:“您是如何得到招工信息的?”答:“公开广告”占12.9%;“亲友告诉”占54.5%;“政府职业介绍所”占21.5%;“自己到工厂询问”占4.3%;“非政府职业介绍所”占2.5%;“其他”占4.3%。 上述数据清楚表明,公开广告和政府职介所这两种社会化信息手段对职业介绍的贡献率仅占34.4%,众多的非政府职业介绍所的作用则微乎其微,而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非制度化的“亲友告诉”途径成了了解招工信息的主渠道。而且,同样重要的是,我们对工人的访谈调查中了解到,“亲友告诉”能传递的信息非常狭小。这说明,在深圳的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的流动更多的是盲目的,远未达到理性的社会化有序流动。 与此相关,外来劳动力对二次择业普遍表现出信心不足。 问题:“您认为再找工作难不难?” 数据显示,对进入市场再找工作较有信心的只占不到20%,而32.6%的人信心不足,25.2%的人完全没有信心。 调查中我们发现,这种状况与工人的高度封闭性有关,大多数工人表示虽在深圳工作几年,对工厂工作和生活之外的社会一无所知,而且怀有深深的恐惧心理,觉得招工市场处处都有陷井。这样,当他们因各种原因辞工后再进入劳动力市场时,便进入完全无助状态。或长期无法就业,成为滞留深圳的“流动失业人员”,或盲目听信老乡介绍,上当受骗,最极端的例子就是屡有带黑社会性质的团伙以介绍工作为名拐卖打工妹。 信息社会化程度低直接导致了供需双方对劳动职业介绍机构的信任度大大降低。在调查中,许多企业都表示到职业介绍机构招工的成功率很低。不少大型企业的做法是自己直接在内地建立劳动力基地,派专人到内地招工。我们调查的一家企业甚至是派自己的员工到自己的家乡去招工,条件是包路费,招来一个工人另付50元的人头介绍费。 综上,劳动力市场信息社会化程度低,加剧了劳动力市场的无序状态,形成了各个职业介绍机构的恶性竞争甚至不良竞争。同时,由于信息的准确性和灵敏性都很差,介绍成功率不高,大大提高了社会对劳动力的调剂成本和对大量不能消化的“流动失业人员”的管理成本。对企业来说,所需人员供给不能保证大大增加了企业使用劳动力的追加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