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摆在各项战略部署之首位。人民银行党委、外汇局党组在认真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部署金融工作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扩大会议上提出,要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本文拟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角度,浅谈对下一步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的理解。 汇率市场化是保障货币政策自主性,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客观需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作为世界第二大开放型经济体,中国的货币政策坚持“国内优先”原则,即中国货币政策的松紧要从国内经济增长、物价和就业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是能被他国货币政策或资本流动状况牵着鼻子走。尽管没有最优的汇率选择(包括汇率制度安排和汇率政策操作),但考虑到开放经济存在“三元悖论”,即汇率稳定、货币政策独立和资本自由流动三者不可得兼,为了增强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中国需要在坚持实施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基础上,保持汇率政策的灵活性。正是受益于此,近年来中国坚持了货币政策“以我为主”。 2020年初新冠疫情在中国暴发后,人民银行从1月底起就综合运用数量和价格工具、总量和结构手段,引导市场利率走低,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叠加地缘政治因素等其他因素影响,当年5月底人民币汇率一度跌至十二年来的低点。但之后,在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先进先出、美联储持续货币宽松的背景下,受疫情防控有效、经济先行复苏、美元走势偏弱、中美利差走阔等诸多利好支撑,人民币汇率自6月初起开始震荡走强,到年底累计上涨近10%。 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随着中国政府重提做好跨周期调节,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年底更是提出稳住宏观经济大盘,人民银行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美联储则在通胀持续爆表情况下,于2021年底启动缩减购债,2022年3月开始加息、6月启动缩表,开启了四十年来最激进的货币紧缩周期。2022年3月初以来,受俄乌冲突地缘风险外溢、国内疫情多点散发、中美利差倒挂加深、美元指数屡创新高等因素影响,人民币汇率冲高至6.30附近后迅速回落,并于10月底11月初最低跌至7.30附近。即使如此,本次人民币汇率调整没有引发市场恐慌,企业保持“逢高结汇”的理性行为模式,境内外汇供求基本平衡。 综上,面对世纪疫情持续冲击,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加,成为吸收内外部冲击的“减震器”。前期,避免了全球“大放水”给中国带来的输入性流动性过剩,并使中国保留了正常货币政策空间。后期,又为中国应对超预期风险与挑战,巩固经济恢复基础,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创造了条件,因为正常货币政策是留着用的,不是攒着看的。当然,做任何选择都要接受这种选择带来的后果,包括对汇率的影响。中美货币政策重新错位,中美利差收敛甚至倒挂正是当前人民币汇率承压的重要原因。 人民银行在2022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搞好跨周期调节,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更高质量的支持。为此,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一是健全本外币政策协调机制。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说法,央行日常应该对汇率波动善意地忽视,以适应各国货币政策调整步伐的差异,但当汇率波动影响到国内金融和物价稳定时,央行货币政策需及时做出响应。二是不断丰富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工具箱,有效破解汇率不论固定还是浮动,都无法确保货币政策独立性的“二元悖论”难题。三是贯彻落实二十大报告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要求,继续推进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和货币政策框架转型。尽可能长时间实施正常货币政策,保持人民币购买力稳定和金融体系健康。 汇率市场化是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应有之义 当前,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地区冲突愈演愈烈,逆全球化迅猛抬头,全球经济复苏脆弱乏力。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汇率是两种货币的比价关系,是一国经济内外循环的重要连接点,是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市场调节力量。 通过汇率市场化促进创新发展。中国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是从贸易开始的,但跨境贸易中人民币收付结算的比重不高,2022年前8个月占比仅为18%。随着金融越来越开放,人民币汇率越来越具有资产价格属性,即处于在给定条件下既可能涨也可能跌的多重均衡状态,同时也经常性地出现汇率超调。从小了说,这将倒逼中国企业通过技术进步和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商品的非价格竞争力,进而改善企业贸易议价、定价能力,在跨境贸易计价和结算币种选择上争取主动,包括更多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应对汇率波动风险。从大了讲,这将推动中国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由以量取胜转向以质取胜,由以货物贸易为主转向货物和服务贸易并举,由贸易大国建设成为贸易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