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追求。1953年,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明确提出了共同富裕的概念。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1]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消灭了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发展阶段,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进入政策实践阶段。[2]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发展目标。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赋予浙江重要的改革示范任务,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先行先试。党的二十大提出,到2035年,“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3]。在新的发展阶段,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需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4]只有在发展且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谈共同富裕才具有实际意义和根基支撑,而共同富裕的推进又可以为实现可持续的、包容性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条件和环境。其中,包括“七个有所”在内的公共服务①则是连接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关键性中间变量。 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基础和条件。从一些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看,充分、优质、高效、共享的公共服务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功进入发达经济体行列的关键因素。从发展经济学视角来看,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公共服务一是作为主要的人力资本投资途径,能为可持续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本积累;二是有助于有效应对系统性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团结;三是实现人群间和代际的收入再分配,平滑收入差距;四是满足社会福利需要,体现社会正义。[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服务供给实现了质的飞跃,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公共服务制度安排及供给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了明显进展,义务教育普及率近100%,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全覆盖,社会保障实现了人群的全覆盖,建立了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及儿童、妇女、老人等群体的社会福利体系,消除了绝对贫困。[6]进入新发展阶段,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上实现公共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提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3] 那么,如何从理论上理解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下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当前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面对哪些问题与挑战?如何在实践中实现公共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本文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为视角,从优化供给结构、实现均衡共享、提高供给效率三个方面,分析和提炼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并以此为逻辑线索,提出实现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二、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之一: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结构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共同富裕,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公共服务作为共享发展成果的主要载体,其要义之一就是以满足居民需求为中心。具体而言,公共服务的制度安排、供给规模及供给结构要与居民需求结构的升级与转变相匹配。与居民需求高效匹配的公共服务供给既能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结构是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方面内涵。 (一)公共服务规模扩展及结构优化的趋势及含义 发展经济学中的经验性规律显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及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公共服务需求规模会不断扩大,并在居民需求结构及支出结构中的占比不断上升。公共服务规模扩大及公共部门扩张的长期性趋势也被称作“瓦格纳法则”。阿道夫·瓦格纳提出,随着经济的增长,公共部门在经济体系中的绝对规模及相对比重会不断增长。[7]从主要发达工业化国家的公共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看,明显体现了这一趋势。19世纪末期,多数工业化国家包括医疗、养老、救助、公共就业、社会保险等在内的公共服务支出占GDP的比重都在5%以下;20世纪中期特别是二战之后,公共服务支出占比快速上升,基本达到20%~30%,即国内生产总值的近三分之一用于居民公共服务(见图1)。以公共教育支出为例,自19世纪中期公共教育运动以来,各国公共教育支出占比从不足1%持续上升,到20世纪晚期普遍超过5%,高者达到了9%以上(见表1)。 公共服务规模扩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公共服务内涵边际(intensive margin)扩大,即对既有公共服务需求数量的增加和需求质量的提升。具体而言,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层次和品质不断提高,“以前我们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现在则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8]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高人民生活品质”[3],其含义即包括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二是外延边际(extensive margin)扩大,即新的需求、新的社会风险催生新的公共服务类型。新的公共服务类型包括由原来社会、家庭、个人所负担的社会服务转化而来的公共服务,即社会服务的“公共化”,以及因技术进步导致的就业模式、居住模式、家庭结构等变化而产生的新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