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IMD)公布1997 年世界竞争力初步排名结果,台湾综合排名列第24名,比1996年落后6名, 马来西亚跃到台湾前面,排名第16。〔1〕这项排名结果, 与台湾“行政院主计处”1997年2月底所估计的前进两名成为第16名差距很大, 引起台湾当局惊讶。 IMD竞争力排名衡量的是一国(或地区)创造财富的机制, 评估对象涵盖46个国家(或地区),评估项目包括8大类, 分别是国内经济强度、国际化程度、政府、管理、金融、基础建设、科学及科技、劳工素质,下再细分为230 个细目, 除参考官方统计资料外, 还调查全世界3000余位顶尖企业领袖的意见。 IMD公布的台湾经济1997年国际竞争力排名衰落, 与台湾当局近年来鼓吹的台湾产业升级已基本实现,是一个很大的矛盾。因为产业升级正是台湾当局解决台湾劳力密集产业国际竞争力丧失的根本途径。台湾“行政院主计处”官员指出,台湾重工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1996年已从1986年的48.5%提高到67.7%,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也已从1986年的47.3%提高到1996年的61.1%,显示台湾产业结构与出口,已由劳力密集产业转向重化工业和技术密集产业,台湾产业发展已出现类似美国产业发展的趋势。〔2〕 这一矛盾现象,自然引起台湾内外经济学者的关注。本文也拟就此问题提出一些管见。 一、产业升级与竞争力 有不少台湾学者,特别是台湾当局一些官员,认为台湾产业升级已取得相当大的成效。他们的根据主要在于: 第一,高科技产品的增长率和在出口产品中的比重迅速增长。 根据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编的《台湾经济金融月刊》1996年11期蘭志同文章的资料,1985—1986年度至1993—94年度台湾高科技产品的历年增长率和在出口产品中的比重为: 年度 1985—86 1986—87 1987—88 1988—89 1989—90 增长率 32.3 46.7 26.8 10.1 7.2 出口比重 27.3 28.8 31.9 33.8 34.9 年度 1990—91 1991—92 1992—93 1993—94 增长率 14.6 11.8 10.5 14.9 出口比重 36.1 37.1 39.0 41.0 从上表可以看出,将高科技产品的历年增长情况和其在出口中所占比重,以两年为一个观察区间,计算其平均出口比重和成长率,在10年期间,高科技产品出口比重从27.3%上升为41.1%,从趋势看,高科技产品将成为台湾出口贸易产品的支柱。特别是传统劳力密集产业加速外移以后,这种趋势会更加速发展。 第二,台湾当局早在80年代就提出产业升级策略,1990年制定《促进产业升级条例》,在税务等方面鼓励企业主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产业。随后又制定“亚太营运中心计划”,以高科技制造业为中心,促使台湾成为科技岛。1996年又制订一系列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年初在亚太制造中心发展计划中,锁定二十几项高科技产业作为当前重点发展产业,以此推动台湾产业升级;②选定五项科技产业作为两岸优先交流项目,将目光瞄向大陆的科技优势上,加速台湾科技产业的发展;③“经济部”拟在十年内设置20—30个智慧工业园区,以优惠措施鼓励地方当局及民间企业投资开发;④提高科技研发经费, 从年新台币948亿元增加至3600亿元,其中民间研发经费从443亿元增加至2500亿元。同时,核定1996年科技专案76项,全部预算为132亿元,比1995 年增加10.5%;⑤建立研发中心,加强科技基础设施。 如国科会投资新台币20亿元兴建高速电脑中心,耗资28亿元建立同步幅射中心,建立生物技术开发中心,投资44亿元成立作物种源中心等。〔3〕 这些措施如果都能兑现并取得预期的效果,台湾经济的产业升级就会有明显的成效,台湾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将会大大提高。 可是,台湾的产、学界却有不同的看法。台湾《统领》杂志1997年3月号发表陈文龙的文章,认为如果与1980年代初期相比, “我们的产业结构确已发生不少的改变,不仅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产业在整体经济中的比重增加,服务业亦迅速发展,每人平均GNP已超过1.3万美元。但问题是,所有这些变化并未给台湾带来高速的经济成长,也未使台湾摆脱因比较成本上升而导致的竞争力下降。”这说明台湾当局提出的以“经济转型”来重振日益衰退的竞争力的目标并未达到。 台湾《工商日报》1997年4月14日的社论指出, 建设台湾成为科技岛,早在80年代就已列入当局施政目标,但截至目前为止,与尖端科技有关的产业如航太、生物化学、高级材料等工业,台湾发展程度还处于初级阶段。象征一国工业技术水准的汽车工业,在韩国、马来西亚汽车在全球各地飞驰的同时,台湾汽车产业却仍依赖高度保护,以维系国内市场。而引以为傲的资讯工业,迄今台湾仍只是世界最大的代工厂,与引领资讯工业发展的尖端技术国家,还有一段极大的差距。 台湾学、官界以上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都有一定的事实根据,但对十年来台湾产业升级和提高国际竞争力,须作较全面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