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87(2022)03-0071-13 近年来,随着重写电影史进程的不断深入,内地与香港两地的电影互动成为华语电影史研究中的重要维度。目前学界已经涌现出了一批颇具分量的研究。赵卫防从政治、艺术和商业三个层面宏观地梳理了1949年至今两地电影互动脉络及其对两地电影发展的影响,①为后续学人研究奠定了基础。青年学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挖,拓展出香港电影报刊批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如吴迎君、苏涛、沙丹等。他们分别对香港电影批评的发生,以及内地政府对香港电影批评发展的影响做出了深刻探讨。②然而,在上述研究中,研究者的电影史背景,使其对互动背后的文化命题关注尚待深入。本文认为,两地电影互动史的研究,是对学界一直以来认为香港是“消失的政治文化”“无地域空间”③的回应。它为香港电影置入了清晰的文化之根,为其文化归属感提供了精神归宿。同时,电影文本研究向电影史、电影文化互动的迁移,是对当下香港文化困境更为现实的观察。 基于此,本文认为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到五十年代中期是内地与香港两地电影互动的高峰时期。战后“南下”电影人不仅带动了香港电影产业的发展,引领了两地电影互动的浪潮,提升了香港电影的美学追求,而且还推动了香港电影批评本土化的发展。此间,受“永华工潮”影响以及港英政府的政治掣肘,左派电影批评开始主动转型,弱化意识形态表述,增加本土关怀。评论阵地也转向了“新长城”的《长城画报》,为两地电影互动开辟了新局面。而具有右派倾向的电影人在这一时期也加紧了对批评舆论阵地的争取。创刊于1952年的《中国学生周报》(下文简称《学周》)就是其中的代表。初创期的《学周》虽然刊登的电影评论不多,但却与《长城画报》形成了角力之势,对香港电影批评的本土化起到重要作用。 这一时期,左派电影批评的转型与右派电影批评的崛起,以及港英政府在文化上实行“中立政治”,形塑了香港电影复杂的批评话语场域。毫无疑问,对战后香港电影批评本土意识滥觞的思考,有助于开拓两地电影互动研究更广阔的问题域,打开内地与香港电影关系史研究的新视野,为当前华语电影史研究以及再写电影史实践提供了更为细致的肌理和更为有力的佐证。 一、主动的延续:两地电影互动中的香港左派电影批评 战后,香港文化事业逐渐恢复,尤其是1946年夏天以后,南下的左派文化人士开始增多,茅盾称1948年的香港“从蒋管区各大城市以及海外汇集到这里的各界民主人士和文化人总在千人以上”。④周而复则指出“这是全国文艺界著名人士第二次在香港集会,其阵容、声势和影响远远超过第一次”。⑤在此背景下,引发第三次内地影人南下高潮,从而带动了香港电影战后的勃兴,推动了香港电影批评的恢复与发展。而香港左派电影批评是香港电影批评的先声,这些电影评论可以说是“30年代左翼影评经验在新时期新条件下的重建”。⑥他们借鉴了上海左翼电影以报刊为阵地建立电影批评的经验,以进步理论为左翼电影提供话语支撑的方法,在这一时期香港左派的《华商报》的《舞台与银幕》双周刊(于伶主编)、《文汇报》的《影剧周刊》(柯灵主编)、《大公报》的《影剧周刊》(章泯、洪遒主编)这三大阵地的副刊上形成了左翼电影批评群。此时,香港左派电影批评更具针对性,其批评队伍分为国语片批评小队和粤语片批评小队,这也是我们认为他们具有本土意识的表现之一。 具体而言,在战后相对自由的香港,南下的左派电影人积极为进步文化摇旗助威,“‘人民的立场’成为这一阶段左翼文艺批评的核心关注点”。⑦左派电影人组成的批评队伍以《华商报》的《舞台与银幕》双周刊为阵地,推出了针对国语片的“七人影评”栏目,作者是夏衍、洪遒、瞿白音、叶以群、周钢鸣、韩北屏、孟超七人。粤语片方面,则由陈残云、卢珏、麦大非、黄宁婴、谷柳、李门等人合作在《华商报》《大公报》《文汇报》开辟“粤片集评”栏目。左派电影人以这两个栏目,充分发挥着电影批评的社会导向作用,及时地对香港上映的影片进行评论。“七人影评”和“粤片集评”也成为共产党在香港展开文化统战的重要方式。正是影人南下后展开的一系列电影批评活动,香港电影批评从此前的理论与实践脱节,开始转向以明确的理论指导电影创作实践,并从呼吁电影行业提质扩展到转向文化统战的意识形态诉求。 “七人影评”虽然由七位作者组成,但核心是夏衍。众所周知,夏衍自战前数次旅港就肩负着“宣传和统战”任务⑧,这一特点一直延续到战后。而“七人影评”所刊发的文章都由夏衍审核或修改过才定稿,其内容自然有明确的统战目的。在批评对象上,“七人影评”前期主要以苏联电影为主,发表了《政治性与生活化——〈丰功伟绩〉集评》《评〈霓裳新舞〉》《评〈政府委员〉》《评〈江湖奇侠〉》《英雄的塑像——评介〈乡村女教师〉》等一系列评论。这些评论在冷战背景下的香港具有鲜明时代意义,对于苏联电影的推崇旨在强调政治立场及其宣传作用,正如在评论《丰功伟绩》时称“政治性最强的地方,也就是生活化最强的地方……是好的艺术,一定是好的宣传”。⑨除了推崇苏联电影之外,“七人影评”偶尔也会以批判态度评论美国电影。 “七人影评”后期主要探讨中国电影,而且在影片的选择上是内地与香港并重,既有对内地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忆江南》(1947)、《艳阳天》(1948)、《关不住的春光》(1948)等影片的评论,也有对香港出品的《国魂》(1948)、《清宫秘史》(1948)、《野火春风》(1948)以及《大凉山恩仇记》(1949)等影片的关注。在影片的选择上,“七人影评”小组也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如选择的内地影片基本都是左派电影人创作,着重凸显作品的进步性;而香港选片的标准则是以“反动的”凸显影片的落后性,如在批评《清宫秘史》时,作者不仅指出了该片历史常识上的错误和技术上的缺陷,更着重批评《清宫秘史》“无视了广大的人民群众和人民的疾苦”。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