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719.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2)21-0065-08 职业教育社会认同是一国或者地区职业教育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国或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成效的重要衡量指标。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历程表明,职业教育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与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而国家制度、社会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是影响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度的核心因素。21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着职业教育定位模糊、社会认同度偏低的窘境。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文规定了“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从法律层面上为提升职业教育地位、提高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度、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是要改变社会大众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偏见,仍需积极探索提升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度的举措。为此,从国际比较视野出发研究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度的影响因素和提升路径,可以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用以审视和寻找提高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有效策略。 一、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提升举措 (一)美国:加强政策支持,促进职业教育普及化 美国的职业教育历史悠久,教育质量优良,教育水平较高,这些都得益于美国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高度认同,得益于社会各层面对职业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美国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度高主要缘于国家政策的强有力支持,以及政府层面普遍开设的社区学院。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制造业一度出现“空心化”的问题,其世界制造业“领头羊”的地位受到严峻挑战。为掌握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美国政府推出了“再工业化”战略。其中,为强化人才支撑,美国政府出台了多项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2012年4月,美国教育部发布了《致力未来:重塑美国职业生涯与专业技术教育的改革蓝图》,文件要求“联邦政府重新定位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提出投入10亿美元用于扩大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项目,并就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201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加强21世纪的职业与技术教育法》,规定联邦政府在未来六年内,每年拨款12亿美元,用于建设各州的职业教育。此外,法律同时要求受资助的计划和项目与企业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强化了职业教育机构与合作企业的互动。2021年,美国总统签署了多项行政命令,与职业教育发展直接相关的举措包括实施重返工作岗位的计划、放松基于工作学习的限制、延长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贷款偿还期、废除职业教育和培训方面的限制性政策等。美国各届政府通过对职业教育连续性的政策支持,有力增强了职业教育发展后劲,巩固了职业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除了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外,美国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度较高的另一原因在于职业教育的高度普及化,保障了社会大众对于职业教育的获得度和受教育权。社区学院作为美国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主要承担培养劳动力市场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的责任,在美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担当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美国的社区学院有两大特点:一是高度普及。社区是美国现代公民社会中民众聚居生活的基本形态,从美国的职业教育机构被冠以“社区学院”的名称就可得知,美国社区学院具有数量多、分布广、普及性高的特点。美国几乎每一个大型社区,都拥有独立办学的社区学院,而较小的社区,通常是两三个社区共同举办学院。二是收费低廉。美国的社区学院是由政府扶持的公益性职业教育机构,由国家及州政府拨付经费资助办学,学院仅向学生收取少量学费,加之社区学院有学制较短、培养方式灵活、入学门槛低等优势,进一步提高了美国职业教育的普及程度。 (二)德国:完善立法保障,形成了高度发达的“双元制”育人模式 自20世纪下半叶至今,德国一直是全球制造业强国,主要得益于自身高度发达的职业教育。德国的职业教育之所以能够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巨大作用,除了其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面成效斐然,还与其在全社会的高普及度密切相关。德国职业教育在完备的法律支持下,形成了高度发达的“双元制”育人模式,得到了德国民众和全球的一致认同。 长期以来,德国联邦政府、各州政府不断加强职业教育及相关领域的立法工作。早在1969年,德国政府就颁布了《联邦职业教育法》,并于2005年、2019年进行了两次修订,同时还颁布了《联邦劳动促进法》,加强了对劳动者的权益保护。1981年,德国政府颁布了《职业教育促进法》,进一步加强了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法律保障。在德国的法律体系内,职业学校的办学行为主要遵循《州学校法》,相关办学事务由州教育部管理;行业企业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则遵循《联邦职业教育法》,校企合作事务归联邦教育部管理。通过持续多年的立法工作,德国联邦建立起了高度发达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为本国职业教育的普及提供了坚实制度保障。在法律的保障下,德国形成了成熟发达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以职业培训为主的实用型职业教育,旨在培养合格、熟练的操作人才。在校期间,受教育者40%的时间在学校学习,60%的时间到企业进行实训,毕业时会获得德国IHK或者HEK职业资格证书以及职业学校的毕业证书。也就是说受教育者既在职业学校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又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实训的人才培养,同时具有学生和学徒双重身份,并通过授课与实训时长保障专业理论与实践操作的学习。近年来,德国联邦政府为保持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出台了新的举措,增加了企业面向职业学校学生开展职业培训的席位,保障了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时间,进一步完善了“双元制”教育模式。“双元制”教育模式是德国职业教育的基本模式,契合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规律,促进了教育供给与市场需求的对接,取得了卓越成效,是职业教育成功实践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