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可以说是当今世界的热词。它既是指发达国家所走过的现代化历程,又是指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的目标和发展进程。现代化作为中国人的百年梦想,实际上反映的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的现代化作为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折射出现代化的诸多共性,反映了现代化过程中的一般性规律。我国作为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大国,尊重现代化的一般性规律,重视从其他国家现代化的成败得失中总结经验,关注世人普遍认可的现代化一般标准。 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和自己的文化,各自的现代化道路有自己的特色,打上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发展阶段的烙印。首先,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和文化背景迥异于西方国家,现代化历程不可能是西方现代化的“翻版”。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无论是其目标内涵还是道路都要从中国国情出发,既要发挥自己的后发优势,又要避开先行现代化国家所走过的弯路,走出一条有别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其次,现代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格局,相应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就会有守正和创新。在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现代化道路,可以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道路。 一、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 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了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最早是邓小平提出的:“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1]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是中国的特殊国情。基于此国情,邓小平提出了“三步走”的现代化战略。中国式现代化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始的。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由此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明确: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何为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归结为一个字就是“人”。与以“资”为本的西方式现代化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为本,也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体现人民至上的理念,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其突出表现在: 第一,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现代化。现代化进程所要满足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仅仅有经济的,还有文化、精神、健康、生态等多方面的需求。这也是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描绘的现代化景象: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第二,是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只是一部分人富裕,而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要以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为前提。这个感受不只是纵向的,还有横向的比较。生活水平、环境质量、公共服务、法治环境的纵向和横向的比较直接影响人民对现代化的评价和认可。因此中国式现代化特别关注与共同富裕同步推进。基本要求是绝不能出现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现象。 第三,促进人的现代化。现代化不能只见物不见人。与人的现代化密切相关的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与过于追求物质层面的西方式现代化不同,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注重物质文明,还强调精神文明。实现人的现代化,既离不开物质生活的改善,也离不开精神生活的丰富、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物质文明会对精神文明提出更高的要求,精神文明的发展也会成为物质文明建设的动力。与此相应,中国不仅要成为经济强国,也要成为文化教育强国。 第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其意义不仅在于当代人的健康和安全,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还要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资源的代际公平。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坚决抛弃轻视自然、破坏自然的现代化模式,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根据上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要求,需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二、在新发展格局中创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指明了现代化的方向,还明确了实现现代化的道路。 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物质基础的综合反映是GDP水平。中国所要推进的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虽然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已经稳居世界第二,但中国人口达14亿,占世界人口总量的18.3%。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约为10亿人)。14亿人口的国家整体实现现代化,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但是我们又要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的人均GDP才过1万美元,位居世界第60多位。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明确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目前中等发达国家的人均GDP已经达到3万美元(如韩国2020年人均GDP为3.14万美元)。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对我国来说,有两点必须考虑。第一,中等发达国家人均GDP是动态的,到那时中等发达国家的人均GDP肯定会有更高的水平。第二,中国是有14亿人口的大国,按如此大规模的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就必须要有更高的GDP总量。这意味着中国要基本实现现代化,不能没有必要的增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