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帮片是一种流行于世界各国的影片类型。华语影坛肇始于香港地区,通过几代电影人的努力,也形成了自己的黑帮片范式,其中以20世纪上半叶民国年间上海滩的黑帮社会为故事原型的黑帮片数量和影响力最为突出,俨然形成了可以命名为“上海滩黑帮片”的一种亚类型。本文在梳理华语黑帮片发展历史的基础上,试图回答如下三个问题:其一,“上海滩黑帮片”经过了怎样的历史演进,形成了哪些类型规制?其二,作为一种娱乐类型片,“上海滩黑帮片”通过何种策略进行价值包装,从而获得观众和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其三,“上海滩黑帮片”是否属于弗里德里克·杰姆逊(Fredric Jameson)所断言的“寓言(Allegory)性”的第三世界(Third-World)文本(Context)——“所有第三世界的本文均带有寓言性和特殊性:我们应该把这些本文当做民族寓言来阅读”。①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即“上海滩黑帮片”艺术合法性的获得,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它的“民族寓言性”,那么这种寓言性究竟指什么? 一、从《马永贞》到《上海滩》:上海滩黑帮片的类型初现与规制形成 学界共识,黑帮片可以追溯到美国早期无声片,“黑帮电影”的概念则源生于“Gangster Film”,即“强盗片”。埃德温·鲍特(Edwin S.Porter)改编自一则邮车被劫社会新闻的影片《火车大劫案》(The Great Train Robbery,1903),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强盗片。而大卫·格里菲斯(D.W.Griffith)执导的剧情短片《佩吉巷的火枪手》(The Musketeers of Pig Alley,1913),取材于纽约黑帮,甚至演员也是黑帮成员,被认为是黑帮片的发轫之作,进而“以城市为背景的犯罪行为便开始成为一个诱人的戏剧性主题”。② 20世纪30年代初,恰逢无声片向有声片过渡时期,好莱坞(Hollywood)出品的《小恺撒》(Little Caesar,1931)、《国民公敌》(The Public Enemy,1931)和《疤面人》(Scarface,1932)三部黑帮片相继问世,在制作时长、动作场面、剧情丰富度等方面全线升级,一时间义字当头的末路枭雄叙事模式引领风潮,黑帮片由此进入较为短暂的“黄金时代”。③这些创作标志着好莱坞“经典黑帮电影”的叙述程式臻于完善,黑帮片由此发展成一种独立的类型。此后,其创作模式经过反复锤炼,从好莱坞陆续传到意大利、日本、中国及韩国等地,不断迭新并与其他类型融汇杂交,诞生了诸如《黑手党》(Mafioso,1962)、《教父》(The Godfather,1972)、《黑社会》(2005)、《极恶非道》(アウトレイジ,2010)、《黄海》(
,2010)等脍炙人口的黑帮电影。 黑帮片的全球蔓延,自然绕不开亚洲商业电影中心中国香港。香港影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黑帮片是1955年亚洲影业公司出品,由唐煌执导的影片《传统》,借“父子相继”的江湖帮派故事来呈现一个中华传统家族的兴衰历程。④香港黑帮片故事,大多源自两个出处:一是香港地区自民国伊始的“洪门”等华人民间结社,这些结社顺应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诉求,正邪兼具、鱼龙混杂;二是20世纪上半叶半殖民地上海,因租界分治滋生出来的以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等租界大亨为首领的海派青帮。其中取材于后者,陆续推出了《马永贞》(1972)、《仇连环》(1972)、《布局》(1977)、《上海滩大亨》(1979)、《上海滩十三太保》(1980)、《上海滩》(1980电视剧版,1983电影版)、《大上海1937》(1986)、《上海皇帝》(1993)、《大上海》(2012)等影片。而受到香港地区影响,内地电影界承袭这一题材推出了如《外滩龙蛇》(1990)、《摇啊摇,摇到外婆桥》(1995)、《天堂口》(2007)、《罗曼蒂克消亡史》(2016)、《上海王》(2017)等黑帮片。由于上海地处长江口和东海之滨,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迅速成为民国时期最繁华的客货开放码头,移民暴增、华洋杂处、治权分离、乱中有机,被各色移民冠以“上海滩”这个听上去就蕴含“鱼龙混杂”之意的称谓,因此表现这一时空内体制外社会枭雄争斗、爱恨情仇的黑帮片也被称为“上海滩黑帮片”。
图1.电影《马永贞》(1972)剧照 上海滩黑帮片能够作为一种亚类型出现,与在中国香港打拼多年的上海导演张彻不无渊源。1972年,张彻、鲍学礼执导,陈观泰主演的影片《马永贞》,让香港地区的观众第一次在电影院看到草根英雄勇闯上海滩的争霸故事。马永贞是一个行迹潦倒的山东拳师,凭一身蛮勇武力与过人胆识,在十里洋场上海滩迅速从小小苦力变为地方大亨,但江湖险恶,尚保有善良品格与不忿秉性的英雄难免败走穷途,最终死于非命。不同于同年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在美国执导的《教父》史诗般呈现黑帮家族,《马永贞》仍是借用了现代上海滩元素及传统好莱坞强盗片体例的功夫片。《马永贞》作为张彻“暴力美学”的另行突围,叙事上虽借鉴了孤胆英雄的好莱坞经典模式,但更像是任侠精神结合张氏“盘肠大战”的现代注脚,同时也把张彻在成长时期对20世纪30年代上海滩所认知的声色犬马与波云诡谲和盘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