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新发展阶段、新历史任务、新环境条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刘鹤,2020)。一个国家的发展格局总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内外部环境、发展条件等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又影响和塑造着国家发展的总体态势(韩文秀,2021)。因此,深入理解和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必要从理论、历史和现实等不同维度深刻把握我国经济国内国际循环关系演进的内在逻辑。 经济活动本质是一个信息、资金和商品(含服务)在不同的部门与主体间流动循环的价值增值过程。魁奈的《经济表》,马克思关于生产决定消费、分配、交换的论述,以及熊彼特“创造性破坏”推动经济发展的理论,从部门、环节和机制等视角对国民经济循环进行了早期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加快推进,经济的国内国际循环在全球价值链等框架下被给予广泛关注。已有研究认为,国内循环与内需以及满足内需过程中的国内价值创造有关,国际循环与外需以及满足外需过程中的国内价值创造有关(徐奇渊,2020;陆江源等,2022;张铭慎、陆江源,2022)。国内国际循环的演化存在着大量客观规律,比如,不同的经济循环模式依赖于技术结构、分配结构、需求结构和生产结构的相互配合(李帮喜,2021),全球价值链与国内价值链总体上存在互补性(盛斌,2020),创新既推动循环层次和范围上的优化,为更多依靠国内市场实现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又牵引了国际循环参与方式的变化,是一国提升其全球价值链位势的决定性因素(张铭慎,2021)。从国内国际循环关系的演进来理解新发展格局,实质上是“力促改变外向型经济主导的发展格局”(黄群慧,2021)和“内循环为主、外循环赋能”(江小涓、孟丽君,2021)。 但现有研究对于国内国际循环关系演进的规律研究仍然相对缺乏。部分研究虽然提出大国存在“大国综合优势”(欧阳峣等,2006),可以利用发展阶段优势和体制改革优势,继续扩大内需外需,促进两种需求协调发展(江小涓,2010),但未构建一般理论框架分析国内国际循环关系的演进特征以及我国的历史轨迹。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学者就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良性循环是各环节相互促进、推动国民经济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刘国光、沈立人,1981;王忍之、桂世镛,1981),但对于如何对循环的绩效进行量化评价,一直缺乏比较具体的评价指标。当前,我国参与全球化的“时”与“势”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党中央提出以构建新发展格局抵御外部新冲击、重塑竞争新优势,推动国内国际循环向更高水平跃升,实现更高质量发展,这为强化对国内国际循环的规律性认识,并构建面向新发展格局的量化评价体系提出了新要求。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是推动我国“两头在外”循环方式加速深化、国际循环牵引能力全面增强的重要事件。20年来,我国利用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提升了国内制度水平、对外开放层次和经济循环控制力,关税总水平由15.3%下降至7.5%以下,①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成为全球最大商品贸易国、双向直接投资大国。本文以我国推进工业化进程和加入WTO为历史背景,以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时代命题,基于发展阶段理论构建了国内国际循环演进的分析框架并分析了我国国内国际循环的演进脉络,提出了基于比例、层次、稳健性和控制力四个维度的评价体系,为把握国内国际循环演进规律和及时开展相关评价提供了参考。 一、入世前后我国经济双循环关系的演进逻辑 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拥有不同的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经济禀赋和竞争优势,为经济国内国际循环提供了相应物质基础。为了实现特定阶段的新发展目标,各国充分利用国内外有利条件,推动国内国际循环关系不断演进,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格局。加入WTO前,我国经历了前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并在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过渡阶段加入了WTO。加入WTO后,我国又走完了工业化中期并进入工业化后期。国内国际循环关系大体经历了“低水平准封闭国内循环为主体——有限融入国际循环——国际循环主导并牵引国内循环——国内循环重要性再次上升——国内循环成为主体带动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的演变。
图1 我国不同发展阶段国内国际循环关系演进示意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 从发展阶段看,在经济发展初期(大体对应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的不发达经济阶段、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论的传统社会阶段和准备起飞阶段),各国的现代国民经济体系尚未建立,要素驱动型增长特征显著,比较优势难以转化,经济结构比较初级和单一化,往往不具备参与国际循环的物质条件,自给自足特性比较明显,导致国内循环主导特征明显。我国建国初期,在自身基础薄弱、面临多方打压的情况下,经济主要依靠重化工业积累,以国内循环为主,国际循环程度较低。从国内循环来看,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从1952年的17.6%快速上升至1978年的43%,②但工农、城乡之间的循环被严重扭曲,国内循环具有很强的计划性,循环的层次和稳健性低,短缺和低效率问题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