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中美贸易战、新冠肺炎疫情、俄乌军事冲突影响,世界正加速演变,其演变的深度、广度、强度前所未有,力量对比、地缘政治、治理结构、发展动力都在发生变化,但和平与发展的总趋势、经济全球化、发展模式多元化永远不会改变。 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必须闯很多关,其中就有供应链的“关卡”。有观点认为现在是“全球性供应链大战”,这说得一点也不过分,谁控制了供应链,谁就可以赢得世界。中国“十四五”规划提出,“坚持经济性和安全性相结合,补齐短板、锻造长板,分行业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指出,“推进供应链全球布局,加强与伙伴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合作共赢,有利于中国企业更深更广融入全球供给体系,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落地,打造全球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建立基于供应链的全球贸易新规则,有利于提高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保障中国资源能源安全和产业安全”。如果说“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是中国的发展目标,那么确保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畅通与安全则是全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共同目标。在目前形势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组在所难免,就看谁能取得更多的语话权。 何为供应链,如何运作供应链,特别是在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如何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控供应链,关系到企业生存与国民经济全局。 一、重新认识供应链 (一)供应链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供应链是西方经济学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许多专家对企业管理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在80年代前,人们根据现代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的社会分工理论与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的企业管理理论,组织企业生产经营和推进全球化生产,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但人们发现,分工的深化大大降低了生产产品的转型成本,然而,随着分工的深化,经济活动中交易关系愈频繁,相互依赖关系愈加深,交易成本也就随之增加。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指出,到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国民收入中有近50%属于交易费用。企业家对“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以及“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战略进行反思,提出“横向一体化”的思维,认为只有同时整合企业外的资源,实现流程再造,才能取得竞争优势。80年代初,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中提出了“价值链”概念,强调企业与其战略相关的各个环节都是价值活动的整体,把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服务商连成一个整体的商业运作模式,是一条供应链。90年代初,英国经济学家马丁·克里斯多夫提出,“市场上只有供应链而没有企业”“真正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全球性投资与贸易自由化的结果,必然出现全球供应链。一个产业不再拘泥于一国之中,而是横卧在各国之间,由此改变了产业的组织形式。产业链条上外包的大规模出现,使企业管理更加扁平化,全球供应链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甚至是最重要的内容。美国经济学家史蒂文斯认为,“通过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用户的流就是供应链,它开始于供应的源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美国另一位经济学家伊文思认为,“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模式”。知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最近30多年来,全球制造业、流通业、农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核心内容,是由于分工的高度和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企业之间的竞争演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也使许多企业从单个企业生产和销售活动的组织者演变为链条的组织者和集成商。 1998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将物流定义为供应链活动的一部分,成为物流管理向供应链管理发展的真正开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迈克尔·哈默提出:“供应链是21世纪最后一块未被开发的商业金矿!”供应链管理也在2001年被《财富》杂志定位为21世纪的四大战略资源之一。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供应链发展突出表现在全球分工下的协调管理,那么80年代以后的供应链更侧重于技术创新,全球供应链发展逐渐向数字化、智慧化、绿色化、低碳化和区块链技术应用发展,供应链创新技术得到飞速突破;如果说80年代以前的供应链主要是企业微观层面的话,那么80年代以后的供应链开始向产业与城市的中观和国家宏观战略升级,成为产业与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中国把供应链定义为,“供应链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质量和效率为目标,以整合资源为手段,实现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全过程高效协同的组织形态”。这里的“客户”不是特指企业,而是泛指不同层级的需求,这里的“组织形态”是泛指产业组织方式、商业运作模式和社会治理方式。农业生产从一家一户承包的生产方式转化为大农户、合作社、农场、农业公司的生产方式,工业从“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方式转化为分工协作社会化的生产方式,政府从“铁路警察各管一段”转化为集中办理与跨省通办,都属于供应链组织形态。 供应链要真正成为金矿,成为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引领全球化提升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实现降本、增效、提质的目的,关链是运作好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即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供应链管理将经历四个发展阶段:1.0阶段——内部资源整合,功能集成,流程优化,一体化管理;2.0阶段——与外部资源整合,业务协同,缩短产品生命周期,更快地占领市场,更有效地利用资产,实现“双赢”或“多赢”;3.0阶段——价值链协作,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电子商务等技术,对上下游客户实施纵向与横向一体化的整合,实施协同设计与制造,构成一个价值链网络,追求系统最优化;4.0阶段——智慧供应链,供应链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应用成为供应链的重要特征,供应链组织形态更加扁平,虚拟生产、云制造等应用更加普及,技术与管理有效结合,最终形成更加高效、智能、人性化的供应链生态圈。供应链将从点、到链、到网、再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