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715 【文章编号】2096-6555(2022)02-0012-0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96/j.cnki.2096-6555.2022.02.002 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优化教育结构,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1]这一要求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明确了方向。但是,部分中职学校受生源、办学机制等因素的影响,办学优势不明显,劣势太突出,出现了生存危机。因此,一度出现了“要不要取消中职教育”的争论。同时,不少地方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误解为“普及高中教育”,一味重视以升学为目的的中职教育,忽视了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中职教育,削弱了中职教育的基础性地位。 落实中职教育的“两个基础”,需要一系列配套制度的保障,而资助制度无疑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为主,地方政府资助、学校和社会资助等为补充的中职资助政策体系”[2]。这一资助体系,对于增强中职教育吸引力、减轻学生家庭经济压力、推动中职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不过,随着中职教育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质量不高的问题依然存在。为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同时也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提出的“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完善资助办法,提高精准水平,实现应助尽助。强化资助育人理念,构建资助育人质量提升体系”[3]的要求,笔者对中职资助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基于此提出“十四五”时期的中职资助政策调整建议。 一、中职学生分析 本文的实证分析主要采用了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的中职调查数据。调查对象包括在24个省份分层随机抽取的资助管理部门、学校以及所调查学校的班主任、在校生和2020年应届毕业生。其中,接受调查的在校生有103408名,东部占比47%,中部占比27.82%,西部占比25.18%;毕业生有20508名,东部占比49.84%,中部占比31.90%,西部占比18.26%。 (一)家庭收入与受资助情况 接受调查的在校生中,家庭年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超过65%。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家庭年收入在1万至2万元之间的学生比例最高,为25.34%;其次是家庭年收入在2万至5万元之间的学生,比例为23.27%;家庭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和在5万至10万元之间的学生比例分别是19.77%和17.49%;家庭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学生比例不到15%。
图1 在校生的家庭年收入 有52.32%的学生表示去年学费为0元,出现这种学生反馈的原因是一部分学生可能将学校收取的其他费用理解为了学费。分家庭收入水平看,低收入家庭仍然有很高比例表示学校收取了学费。如图2所示,家庭年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学生表示学费为0元的比例均低于60%;家庭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学生表示学费为0元的比例仅为52%;家庭年收入超过5万元的学生,填写学费为0元的比例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而下降。在所有学生中,有29.03%获得了不同形式和金额的奖学金和助学金。
图2 不同家庭收入学生填写学费为0元的比例 (二)选择中职的原因 根据表1可知,“父母要求”“在中职有好朋友”“中职提供技能”位列学生选择中职原因的前三名;“中职费用低”以及“中职帮助找高工资工作”均不是中职学生选择中职的主要原因。
将学生态度中“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分别赋值为4分、3分、2分和1分,可以计算不同家庭收入的学生对选择中职原因的平均打分。分数如表2所示,分数越高代表越赞同。结果显示:①在不同家庭年收入分组里,“父母要求”得分都最高,其次是“中职提供技能”“在中职有好朋友”。家庭年收入越高,这三项得分也越高。②在不同家庭年收入分组里,“中职帮助找高工资工作”这一项的得分区别不大,其得分在六组中都排在倒数第二。③无论家庭收入高低,“中职费用低”都是学生选择中职原因中得分最低的一项。随着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中职费用低”的得分不断下降。
(三)个人支出情况 学生2020年的支出情况如表3所示,其中学费是减去学费为0元的学生后的均值,伙食费由每月伙食费乘10计算得出。根据表3统计可知:①中部地区的学费最高,东部地区学费最低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47.68%缴纳学费的学生中,中部地区平均学费为4457元;西部地区为4277元;东部地区为3852元。②在伙食费、考证报班费和其他花费上,东部地区最高,西部地区稍高于中部地区。③在住宿费上,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④在书本费上,中部地区最高,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总的来看,对于52.32%声称未缴纳学费的学生,过去一年的支出平均为8437元;对于47.68%声称缴纳学费的学生,过去一年的支出平均为1255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