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自从1895年诞生以来①,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从早期的短短几十秒的运动影像到今天长达三个小时的完整剧情片,历经有声电影、彩色电影、数字电影等技术发展。纵观电影发展的这一百多年,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们需要思考的是:电影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今天的电影几乎都是数字电影而非传统的胶片电影,这种变化对电影来说意味着什么?同样,对电影研究领域来说,如何适时根据电影的变化调整研究思路也就势在必行了。而要想解决当前电影研究领域中的种种困惑,首先必须退回到过去,也就是回到电影的起源时期,这就是媒介考古学所提倡的早期电影研究。在媒介考古学看来,历史研究不仅研究过去,更是研究具有潜力的现在和可能的将来,惟有退回到过去,才能正视现在并放眼于未来。而媒介考古学始终关注过去中蕴含着当下在当下重现的可能性,因而,在当今的数字时代,作为一种退化的诗学②(the Poetics of Obsolescence)的媒介考古学就成为当前电影研究的一种新的思路。恰如埃尔塞瑟看来,“媒介考源(古)学,被理解为退化的诗学的一部分,将是这两种可能性之间的完美平衡,当我们感到电影退化的迹象,电影的未来必定重获新生。”③
乔托·卡努杜 一、电影研究的转向及媒介考古学的兴起 当前学界普遍把电影作为一种艺术门类进行研究,重点研究电影的艺术表现手法,主要包括其艺术特色、叙事手法等。而把电影作为一门影视艺术来进行研究的依据是电影为人类的“第七艺术”。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乔托·卡努杜(Ricciotto Canudo)在1911年发表的一篇名为《第六艺术的诞生》(Birth of the 6th Art)的文章,将电影放在建筑、雕塑、绘画、音乐、诗之后,他后来又加入了早在电影之前就有的舞蹈,因此电影就成为“第七艺术”。④当然,卡努社把电影归为艺术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根据当时电影的本质属性所下的判断。电影从1895年进入公众的视野,直至1911年才进入艺术的殿堂,这就说明电影从早期的记录或杂耍的工具演变成一种艺术形式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而这个过程离不开电影表现手法的创新,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卢米埃尔兄弟的电影实际上只是一种新技术的展示和简单的游戏,究其本质,只是对现实的自然主义式的记录。美国导演格里菲斯在1908年至1911年间,多次自觉运用蒙太奇的手法。而在理论界,巴拉兹、闵斯特堡、阿恩海姆等众多早期理论家通过心理学和文化学的角度也证明了电影是一门艺术,这才有卡努杜把电影归为第七艺术的说法。 从以上早期电影的发展来看,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电影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记录的工具转变成艺术的门类。即使今天普遍都把电影作为艺术来看待,但从电影的早期发展来看,其也有非艺术的一面,那么对电影的本质探讨就不能只限制在艺术领域。所以,对“什么是电影”(What is cinema?)这一问题的追问一直是20世纪电影理论界的一个重要问题,很多理论家都对这一问题发表过自己的看法。在20世纪,几乎每十年就会出现一些关于电影的新的概念与定义,因为电影每十年就会发生一些重大的变化,科尔曼在其编的《电影、政治和哲学:关键的思者》(Film,Politics and Philosophy:the key thinkers,2014)一书中,就列举了20世纪的十位理论家对“什么是电影”这一问题的探讨。⑤所以,在有的学者看来,“为了定义电影,我们不仅再像巴赞主义者那样来追问‘电影是什么?’还应当从时间/历史的角度来追问‘什么时候才是电影?’(When is cinema?)”⑥甚至有的学者认为,电影在今天依然在被发明,或者说,它一直在被重新发明。⑦显然,不考虑时间和历史因素,从总体上追问电影是什么是没有意义的,而要考察在什么时候电影才能称之为电影?毋庸多言,这种研究思路正是福柯在《知识考古学》中所提到的知识考古学方法。在《古典时代疯狂史》一书中,福柯考察了“疯狂”这个概念,认为不应当单纯探讨什么是“疯狂”,人们对“疯狂”的界定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时代中,“疯狂”的知识构成是不同的。自然,媒介考古学继承了福柯的这种知识考古思想,“疯狂”作为知识的对象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同样,作为电影研究对象的电影同样也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电影研究者也要具有这种考古学的思想,而不能把电影看作是一个一成不变的艺术形式,这就是电影研究中的媒介考古学(Media Archaeology)。 所谓媒介考古学,根据字面意思自然是用考古学的方法开展媒介研究,早期主要是对电影进行研究,其主要理念就是以福柯的知识考古方法来开展电影史研究。除了福柯,新历史主义也是媒介考古学的一个理论源头,因为媒介考古不仅研究电影文本,也有对电影的非文本分析,这就是新历史主义研究文学文本的套路。据胡塔莫考证,第一个采用媒介考古的方法来研究媒介并把这种方法称之为媒介考古学的是法国媒介理论家雅克·佩里奥(Jacques Perriault),他于1981年出版了一本名为《视听考古学》的学术著作,⑧在这本书中,他对过去的视觉媒介与听觉媒介进行了考古学的研究。他一方面分析了这些视听媒介的使用功能和社会表征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讨论了这些媒介的过去的技术与当代形式之间的关系,并强调,媒介考古并不是逃进历史,而是有感于当代的媒介现实所进行的研究。而第一个提出媒介考古学这个概念的是德国媒介史家齐林斯基(Siegfried Zielinski),在他看来,媒介考古学是一种完全的实践活动,就像真正的考古学家在做田野调查一样,它“可以探测地层的故事以组成媒介的历史;可以从务实的角度挖掘历史上秘密的路径,这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未来”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