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22)01-0039-08 在当下,从学历社会到技能社会转型是一种以不同理念为主导的社会教育体系的重要转变。学历社会作为漫长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应社会和时代之需求而出现,具有其历史必然性。学历社会向技能社会转变是国家全面提升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就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技能型社会的理念和战略。在我国,学历社会理念及其价值评判曾深刻地影响着人才的社会评价,导致重学历、轻能力等现象日益严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尤其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工业4.0”等战略计划的提出,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对技能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并提出了更高要求,崇尚技能、学习技能、全面提升个人技能,构建技能型社会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系统分析学历社会向技能社会转型的原因、社会背景,以及探讨如何实现学历社会向技能社会转型,对于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等来说,有着深刻的意义。 一、学历社会特征及其存在的合理性 学历泛指个人求学的经历,具体指人们在国家(政府)批准备案的学历性质教育机构中接受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并且获得其毕业证书的经历[1]。从社会学视角看,学历社会作为一种社会样态,将学历作为选拔、使用和评估人才的社会普遍评价标准,其形成与现代生产、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 (一)学历社会的由来 20世纪中叶,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对其成员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技能水平的要求亦不断提高,这时就需要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人来从事现代工业社会中的各项工作。于是,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开始逐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高等教育由“贵族化教育”或“精英化教育”转向“平民化教育”或“大众化教育”。长此以往,人们对学历的依赖由最初的可有可无到需要、再到必不可少。当时,工业化、现代化进程所带来的对学历的推尊,不仅促进了社会成员的正向流动,使普通人有了更多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而且极大地推动了教育的普及化,满足了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要;但是,与此同时也日渐形成了以受教育程度(或就读学校知名度)来衡量一个人能力高低的标准和选拔人才的倾向,由此也催生了追求高学历、注重学校品牌的学历社会的到来。学者们普遍认为,日本是当今世界各国中较早进入学历社会且程度最严重的国家。日本学者矢仓久泰在其所著的《学历社会》一书中专门介绍了日本学历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情况。在他看来,日本学历社会萌生于明治维新后新政府于明治五年(1872年)颁布学制的政策,形成于“帝国大学”的成立(1886年),而1918年日本政府颁布“大学令”则是其学历社会正式形成的重要标志。事实上,学历社会作为工业社会的产物,除日本外,世界各个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其各种特征,正如美国社会学家伯顿·R.克拉克所认为的那样,学位过去是、现在仍然是欧洲大陆系统进入专业和行政部门就业所需进行的极为严格的国家证书考试的第一步,甚至常常是唯一的基础[2]。 (二)学历社会的特征分析 学历社会把学历这一原本反映人的求学经历的行为加以绝对化,并上升为衡量人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或选拔人才的标准,致使社会用人单位在人才选拔或录用中普遍存在唯“学历”的情形。具体而言,学历社会具有如下重要特征。 1.把学历当成能力的标签。这指的是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对学历的关注胜过了对一个人实际工作能力、工作经验和工作态度的关注。换而言之,就是将学历等同于相应的能力,认为有了学历就等于有了相应的能力。这种观念往往导致人们重视“有什么样的文凭”,却忽视了“有什么样的能力”;重视“在何时何地学的”却忽视了“学了什么,学得怎样”。人们拼命追求高学历,最终却导致他们的入学观念、学校的承受能力与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这要三者之间的脱节,从而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 2.学历是评价和选拔人的标准。这种标准导致学历社会对人评价的依据是学历而非能力,即认为一个人的就业、晋升、流动、社会声望等主要受学历高低的影响,个体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在社会上获得更好的职业、更多的报酬和更高社会地位的机会就越大。由于学历决定了人的职业、地位、待遇、升迁、评价及社会人际关系等,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就普遍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学历的高低等于社会地位的高低、等于人的价值的高低。 3.看重名校的学习经历。学历社会主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来衡量人的学历,横向维度主要关注同一教育阶段学校名气的大小,纵向维度主要关注个体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在这两个维度中,学历社会有时更看重横向维度,反映在现实社会中,表现为有的用人单位宁要名校的本科生也不要非名校的研究生等倾向。这导致人们不仅拼命追求高学历,更追求进名牌大学。 就我国而言,尽管几千年遗留下来的一些作风或者人情、面子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但学历文凭(也包括就读学校知名度)对人们的就业、晋升、福利待遇等也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结合我国现有的情况,基于彭旭提出的对学历社会的两个判断标准:学历文凭在社会生活中被重视的程度和考试竞争激烈的程度[3],可以说我国也基本符合学历社会的特征。 (三)学历社会存在的合理性 学历社会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工业社会发展趋势,适应了近代科层制需要,为社会成员的正向流动提供了良好契机,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学历社会的存在有其合理的一面。 1.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公平。我国曾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历史的国家,受儒家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深刻,“官本位”、人情关系等观念根深蒂固。尽管科举制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到了近代,其弊端逐步暴露,“官本位”和人情关系等观念愈演愈烈,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发展。学历社会的形成使得学历逐步取代了人情、面子等主观因素,让社会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标准来公平选拔人才。在现阶段,学历虽然还不能成为医治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和行为的灵丹妙药[3],但它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诸如在就业、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工资提升过程中的腐败现象和阻抑其它不良习气的滋长,在弘扬尊崇学习的社会风气、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改善社会生态和鼓励人们通过积极学习去实现社会的正向流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