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22]01-0090-08 自2014年6月25日,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发起、CCTV-6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主办的第一届“中国电影新力量推介盛典”在北京举行之后,“中国电影新力量”以论坛的形式继续每年举行,如今已成为一个品牌,也为新一代导演的命名提供了可能。这个活动的初衷是为中国新一代的导演打造推介平台,然而,这批年轻导演在短短数年中,已成为中国电影不可忽视,甚至非常重要的一个群体。陈旭光教授对中国新力量导演进行了深入研究。①尹鸿、王一川、陈犀禾等专家学者也对该话题有所论述。②本文就中国新力量导演的思维和美学等方面做些补充性思考,引入媒介“连接性”观点,试图总结中国电影新力量导演的共性和总体特征。 一、中国新力量导演的代际形成及其新思维 在第一届“中国电影新力量推介盛典”中,有11位“中国电影新力量”导演登场。③他们中好几个后劲十足,如陈思诚执导的《唐人街探案》系列、郭帆的《流浪地球》、路阳的《刺杀小说家》,已代表了中国电影工业的一个新高度。这些年,更多的新导演涌现,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如吴京(《战狼2》)、贾玲(《你好,李焕英》)、饺子(《哪吒之魔童降世》),他们的代表作曾居中国电影票房总榜前三名。④还有口碑和票房俱佳的文牧野(《我不是药神》),喜剧导演闫非、彭大魔(《夏洛特烦恼》),视觉表现突出的乌尔善(《寻龙诀》),文艺片导演毕赣(《路边野餐》)、李霄峰(《少女哪吒》),以及网络电影中的项氏兄弟(项秋良、项河生,《奇门遁甲》)、史昂(《毛驴上树》)等。 以上所举只是中国新力量导演中的一部分代表。中国电影导演一直有着谱系研究的传统,但第六代导演之后,新的导演们始终面临无法共鸣的处境,他们人数众多、风格多样,很难被归于具有统一特征的一代导演,所以“第七代导演”的命名一直没有被确认,而是出现“新生代”“新势力”导演等概念⑤,试图借年龄和观念的差异,把这群导演和之前的导演进行区分。“新力量”导演是他们被官方命名以及借助主流媒体的一次集体亮相。然而,经过这几年的观察,笔者发现,这一批新导演已经显露出越来越多的共性,除了年龄基本是“70后”“80后”,最主要的共性则是体现在他们的主体思维上。 陈旭光教授曾从“技术化生存”“产业化生存”“网络化生存”“类型化生存”“电影节生存”几方面对中国新力量导演的生存状态进行分析,⑥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中国新力量导演的主体思维是什么?是技术思维、产业思维、网络思维、类型思维抑或艺术思维? 中国新力量导演确实很重视电影技术,可以说他们让中国电影进入了高科技时代。从陆川的《九层妖塔》开始,到郭帆的《流浪地球》、路阳的《刺杀小说家》,甚至中国网络电影包括项氏兄弟的《奇门遁甲》、林珍钊的《倩女幽魂:人间情》等,计算机三维动画、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等高科技手段,以极富想象力的艺术手段和极其逼真的艺术效果,大大增强了电影艺术的魅力。但是,电影本就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从默片发展到有声片,从黑白片发展到彩色片,从胶片发展到数字电影,“电影作为一种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便成为‘机器理论’(apparatus theory)框架内的一个话题”⑦。技术一直推动着电影的革新与发展,中国新力量导演们虽然用技术推动了中国电影的又一次进步,但技术思维不能说是他们所独有的。 艺术性和商业性,也是中国新力量导演非常重视的两个属性。他们深谙电影的双重属性。有一部分导演偏重电影的艺术性,仍像第五代、第六代导演那样试图通过电影节获得肯定,如毕赣、李睿珺(《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魏书钧(《野马分鬃》)、顾晓刚(《春江水暖》)等,但不代表他们完全无视商业,他们会控制好成本,在有限的预算里做出最有可能得到电影节评委和重视艺术性的观众认可的类型。而更多导演则偏重追求电影的商业性,把观众置于首位,但是,他们也会在影片中承载一定的自我表达。笔者曾撰文提出“作者”和“类型”结合的可能性,在肯定“作者”对影片提供个人性创造的同时,也肯定“类型”对“作者”的创作所起的积极作用,认为“类型”与“作者”的融合是中国年轻创作者们的方向。⑧中国新力量导演对类型电影的艺术把控与个性表达,超越了之前的中国导演。他们可以深耕某一种类型,比如开心麻花的导演们专注于喜剧类型。他们可以拍摄不同类型的电影,比如郭帆既能拍典型的青春片《同桌的你》,也能拍摄科幻片《流浪地球》;路阳既可以拍武侠类型的《绣春刀》系列,也可以拍奇幻片《刺杀小说家》;韩延既可以拍爱情片《第一次》《送你一朵小红花》,也能拍摄动作冒险类电影《动物世界》。还有的导演可以开创某种类型细分出来的某一种亚类型,比如陈思诚执导《唐人街探案》系列电影所开创的喜剧悬疑类型。可以说,中国新力量导演是作者和类型融合、艺术和商业结合的一代,他们跟随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服从商业规律,重视观众和评价,也兼具自我表达。他们具有类型思维、艺术思维、商业思维甚至产业思维,但是,这些思维也是伴随电影发展早就有的,比如中国电影20世纪20年代就有了商业思维,30年代好莱坞有了类型思维和产业思维,欧洲电影和从中国第四代导演开始的艺术思维等。以上诸种思维只能说中国新力量导演们融合得比较好,也不是他们所独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