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1月9日晚,横贯柏林近三十年的高墙在阴差阳错之下被打开,这一事件也成了两德分裂走向终点的标志。如今错落在柏林城区的断壁残垣与东边画廊仍然像一道道历史的疤痕,浅唱低吟着记忆的回音。 无论在德国的历史学界还是公共领域,“Vergangenheitsbew
ltigung”(清算过去或反思过去)是德国历史和文化研究中被提及最多的概念之一。它不仅是当代德国社会处理20世纪这一段沉重过往的集体性策略,也是个人与历史妥协并共存的记忆实体。柏林墙的倒塌和对大屠杀的反思一起,共同构成了数十年来缠绕在德国社会方方面面的历史焦虑、内在冲突、身份认同和对于未来的理想与迷茫。强烈的社会变革与令人惴惴不安的历史语境无疑深远地影响着德国电影人的创作。自20世纪90年代以降,德国电影在处理德国分裂的历史方面大致涉及两个方向:一是如何在后柏林墙时代回望那段被分裂的过往,二是面对民主德国的消逝和社会转型,电影怎样展现个体与全新的社会秩序共处。而被囊括在柏林学派(Berliner Schule)这一概念下的部分电影以其独特的美学形态和内省式的叙事视角折射出两德统一后的历史困境,让电影本身成了一种发生在美学层面的政治实践,旨在与社会的剧变达成和解。 后柏林墙的德语电影 随着柏林墙这一冷战意识形态实体的崩塌,德国电影产业也迎来了新的纪元。托马斯·埃尔塞瑟(Thomas Elsaesser)曾用“傲慢地主流,厚颜无耻地商业(cockily mainstream,brazenly commercial)”形容20世纪90年代的主流德国电影。①两德统一后,德语电影在产量上的确呈现出持续复兴的趋势,这和德国政府对电影产业的扶持政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扶持的首要目的是希望德国电影能在商业上获得成功,并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电影院。此外,商业电视台的兴起也带来了自制电视电影的潮流,而这一类的创作同样有着强烈的商业向诉求。因此,有一批成材于90年代的年轻电影人随即创作了如《漂女》(Nach Fünf im Urwald,1995)、《美味关系》(Bella Martha,2001)等轻松欢快的喜剧片和浪漫爱情片。②此外,《衣柜里的男人》(Der bewegte Mann,1994)、《真小伙》(Echte Kerle,1996)等同性恋题材的喜剧同样占据了院线电影的主流。而真正让德语电影再次取得好口碑的是一批依然活跃至今的电影人:维姆·文德斯,汤姆·提克威,法提赫·阿金,迈克尔·哈内克,雅瑟敏·萨穆德里(Yasemin
),卡罗莉内·林克(Caroline Link)等等。他们的作品如《罗拉快跑》《何处是我家》(Nirgendwo in Afrika,2001)时至今日依然是谈论德国电影时绕不开的经典之作。此外,《白丝带》《帝国的陷落》《窃听风暴》等历史题材的作品也让后柏林墙时代的德语电影在国际上声名大噪,并成为了构建德国银幕形象极其重要的一个标签。 正是在这样的创作环境之下,以托马斯·阿斯兰(Thomas Arslan)、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Christian Petzold)和安格拉·夏娜莱克(Angela Schanelec)为代表的柏林学派电影人的创作理念和美学理想呈现出一种“不合时宜”的反叛。“不安”“现实指涉”“反思”“日常”“学院派”等词常常出现在解读柏林学派电影的评论中。但柏林学派电影人并不是走上街头与时代洪流一起躁动的叛逆青年。相反,他们都曾系统性地学习电影艺术,熟稔电影史知识和电影美学理论,并继承了日耳曼教育体系中思辨的传统,是不折不扣的学院派。最早将他们称呼为柏林学派也正是因为阿斯兰、佩措尔德和夏娜莱克等人均毕业于柏林电影电视学院(Deutsche Film-und Fernsehakademie Berlin,DFFB)。即使后来不少柏林学派的电影人毕业于德国或奥地利境内的其他电影院校,但他们多聚集在柏林从事电影工作,且主要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通过国际电影节这一渠道获得关注,③作品也多在德国的艺术院线(Programmkino)上映。他们的电影大多能从冷战思维中跳脱出来或回望东西对立的年代或关注两德统一后的社会现实,并开始尝试一种全然不同于60-80年代新德国电影(Neuer Deutscher Film)的美学策略。当我们将这些电影放置在德国电影史的脉络中观察,这批活跃于后柏林墙时代的德国电影人所坚守的电影美学理念无疑是激进的,他们拒绝让电影成为嬉笑怒骂的工具,而是致力于对宏大叙事和主流话语进行质疑、思辨与抗争。 作为电影研究术语的“柏林学派” 在德语和英语学术世界中,柏林学派引起了不少年轻电影学者的关注与兴趣。马克·亚伯(Marco Abel)的《反电影与柏林学派》是第一本系统而全面研究柏林学派电影的著作。作者开创性地将柏林学派电影所蕴含的美学体系视为一种政治话语,构成了以“不同寻常的现实主义形态”为中心的“反电影”(Counter-cinema)运动。④除此以外,德国学者托马斯·席克(Thomas Schick)以作者论和美学接受为理论路径,阐明了柏林学派电影中与经典叙事完全背道而驰的电影表现手法如何有效地影响观众的电影经验。⑤奥利维亚·兰德里(Olivia Landry)的著作同样属于电影本体的美学研究,主要关注这一系列电影中的运动和身体。⑥论文合集《柏林学派及其全球化语境:跨国艺术电影》囊括了十余篇论文,均在比较研究的框架内分析了与柏林学派电影具有美学同构性的世界电影。⑦2013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策划了以柏林学派电影为主题的系列展览,并出版了一本相关的评论合集。⑧柏林学派电影的美学启发性同样受到了中国学者的关注。唐媛媛在她的德语专著中详细地比较了柏林学派和中国第六代导演这两个电影流派。⑨许宁和李晨则关注到柏林学派电影在柏林电影节的发展历程与文化价值。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