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26[2021]06-051-015 DOI:10.13553/j.cnki.llygg.2021.06.005 目前全球有54%的人口生活于城市,80%以上的GDP由城市创造,城市的繁荣发展对于全球经济增长和社会健康稳定至关重要。但与此同时,全球性气候变化异常和公共卫生风险增高也暴露了城市的诸多脆弱性,给城市安全和人民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峻挑战。为了提升全球应对重大风险的能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明确将建设“包容、安全、韧性和可持续的城市”列为重要目标之一,并提出到2030年在所有国家加强包容和可持续的城市建设。[1]2013年洛克菲勒基金会创立“全球100个韧性城市”项目,旨在支持全球城市制定韧性规划、应对各类自然灾害和社会经济挑战。可以说,韧性和韧性城市正快速成为全球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对全世界来说是一次严重危机和严峻考验。由于人口密度高、社会交往频繁和流动性大等特点,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往往容易成为疫情的重灾区,如我国武汉、北京、广州、南京、扬州等地相继出现聚集性病例,城市平稳运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一方面,这些城市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快速响应、全面动员和学习改进,不仅有效阻断了病毒传播链条,且在精准防控、统筹平衡上积累了丰富经验,表现出了较强的城市韧性;另一方面,疫情期间城市治理也暴露出若干短板和不足,常态管理和非常态管理都有一些教训需要吸取。特别是对于传统的城市化道路以及未来发展路径,我们亟须进一步深入反思。2020年3月,习近平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要求“加快补齐治理体系的短板和弱项,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筑牢制度防线”,且明确指出,“要着力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城市是生命体、有机体,要敬畏城市、善待城市,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2]因此,如何从城市治理的角度总结疫情防控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如何将韧性的思想和理论应用于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城市治理之中,进而在经验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城市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具有强大卫生安全韧性的城市;如何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以人为本、健康持续的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这些对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的中国来说无疑是重要的时代课题。 一、复合韧性:城市韧性理论的核心内涵 学术界已有不少关于韧性城市的研究文献,但对于韧性、韧性城市、城市韧性等核心概念的内涵及其构成还缺乏统一的认识和把握。究其原因:一是学科之间的差异。韧性概念起源于物理学、心理学,后来逐渐被引入到生物学以及社会科学领域。虽然我们一般将韧性视为物体或系统抵抗外力冲击、维持基本功能的属性和能力,但由于学科研究传统不同,以及研究对象的区别,对这种性质和能力的具体理解还有很大差异,特别是当应用于人及社会情境时分歧更加巨大,部分学者甚至认为“韧性”概念约等于某种“隐喻”(metaphor)[3],虽然具有一定启发性,但又难以操作和量化。二是城市系统高度复杂。一方面风险事件的突发性、复合性和不确定性特征越来越明显,新兴风险的发展和演化还需要深入研究;[4]另一方面,城市作为最复杂和庞大的社会巨系统,其运行的很多特征和规律,特别是与重大风险之间的互动反馈还不为人们所了解和掌握。而且,针对不同的致灾因子和灾害事件,城市韧性的表现又具有很大差异,这就更加制约了有关讨论的深入。 纵观近半个世纪以来国际学术界的研究可以发现,人们对“韧性”的理解和把握既围绕着事物的“形态—结构—功能”展开,也随着研究对象的改变而变化。起初,在以物体为研究对象时,人们认为,如果在外力冲击下物体的基本结构形态和功能不发生根本改变,或者改变后能够快速恢复,那么就可以说该物体是具有韧性的。这种观点逐渐成为传统的静态平衡范式,它强调物体或系统受到扰动后保持原状或快速恢复原状的能力,功能恢复得越快,系统的韧性越强。这一范式适用于线性的、守恒的系统,比如基础设施、水利工程等,因此也被称为“工程韧性”“静态韧性”。后来,霍林(Holling)等人在观察生态系统的演变后提出,复杂生命系统本身就在不断变化,所谓的“恢复”往往不可能完全回到过去,而是达到一种新的稳定形态,只要系统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并不发生颠覆性改变,即被视为具有韧性。这种理解催生了韧性的第二种范式,即多稳定态平衡论。在这里,“韧性”被界定为系统受到冲击后吸收干扰、结构重组以保持其基本结构、功能、关键识别特征以及反馈机制不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能力。[5]相比工程韧性的“恢复”观,这一视角强调了多平衡点和多稳定形态的可能,特别是系统对外在干扰的适应;甚至是以干扰为起点进行适应性重组,最后演进为更高级的系统。冈德森(Gunderson)和霍林(Holling)提出的“嵌套的适应更新循环”模型正是对复杂系统的这种“演进韧性”“动态韧性”特征的简略化概括与描述。[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