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突破性创新是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的必由之路,更是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1-4]。改革开放至今,中国技术创新制度经历了“以市场换技术”、模仿创新、产学研协同创新以及“创新型国家”等改革阶段[5-7],尽管国家经济在此基础上获得了持续性增长,制造业规模逐渐宏大,但在很多领域中国还有众多核心技术没有掌握,一些国计民生产业和战略性产品生产,仍然不是建立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之上[5],如航空发动机短舱领域仍属空白,相关院校也未设置相关学科,尚无基础研究和技术积累。尤其是2018年4月以来的“中兴”“华为”事件进一步警示和彰显中国高新技术领域仍缺乏突破性创新的尴尬,缺乏高新技术的原始性突破成为当今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的重大障碍。因此,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调动创新主体以实现更广泛的突破性创新,防止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窒息”,同时抓住技术竞争机遇,实现弯道超车,是中国政府和企业面临的最严峻挑战。 依据研发过程的不同阶段,将高新技术突破性创新的技术攻关活动具体分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8-10]。从中国科学研究现状看,基于过去几十年技术创新制度的不断改革和科技事业的发展,我国虽然已积累起雄厚的制造业实力,在应用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总体研究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显著,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尚较为薄弱。而基础研究是触发突破性创新的重要源泉[2,11],应用基础研究是创新链中链接科学知识与技术开发之间的关键环节[12-13],科技部原副部长曹健林2019年提出“成果转化不是中国科技发展中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目前看是原创不够”。从中国创新实践看,基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较大的经济规模以及长期的技术引进战略,很多企业主动开展研发活动的意识还未确立,市场主体主要关注的是创新过程的后端,即市场化阶段,而忽视了创新活动的前端,亦即创新的触发端。此时唯有依靠自身力量全面触发高新技术的突破性创新,才得以引领“卡脖子”和其他前沿、高端技术的攻克,助力中国实现技术自由。 新型举国体制相较于计划经济背景下的体制而言,更加强调市场主体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是对传统举国体制以行政配置资源为主的超越,也是新形势下触发高新技术突破性创新的良方。但现制度对于触发中国突破性创新方面仍存在3个方面的局限性:①企业技术创新的利润驱动动机与中国政府技术创新的公共利益驱动动机不完全一致;②长期的跟踪模仿创新战略使得主体产生技术创新的“惰性”,对不少企业来说短期的利益驱动相对于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而言更有诱惑力,市场主体的突破性创新能力亟需快速提高;③长期以来,中国政府与市场关于触发突破性创新的作用边界和互动方式仍处于模糊状态。 据此,本文认为如何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双轮”驱动的力量来构建有效的触发模式,是提升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突破性创新能力的抓手,是发挥该产业对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应有贡献的着力点,也是本文的研究基点。 1 突破性创新触发模式的新型举国体制背景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内外形势造成了政府成为科技资源投入的唯一主体,见表1。期间,中国出台第一个全国科技规划《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明确了中国科学院、产业部门的研究机构、高校和地方研究机构4个方面成为技术研发尤其是基础研发的主战场,国有企业是唯一的企业存在形式[6-7]。1978年改革开放后,国家开始革新低效的粗放型经济体制,推行经济市场化的改革。党中央于1985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1995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等都正式明确了大中型企业作为技术开发的主体地位,目的在于开始逐渐改变单纯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科学技术工作的模式,政府不再是技术创新资源的唯一投入主体,国有企业也不再是唯一的企业存在形式。
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自此技术市场需求日趋强大。2015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次年推出《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纲要》。新型举国体制下,企业主动创新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市场成为创新资源分配的一部分决定性力量。这一时期中国核心技术掌握不足、“卡脖子”等技术突破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唯有突破性创新战略得以引领“卡脖子”和其他前沿、高端技术的攻克[4]。 可以看到,中国技术创新制度在经历了70年的不断改革后,呈现为如今的新型举国体制,实现了由最初全面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手段配置资源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由新中国成立伊始的创新任务导向转向激发市场科技主体的创新活力,同时新型举国体制更加注重先进技术与“卡脖子”等技术突破,创新重心也由引进、消化吸收创新转为突破性创新。 2 高新技术突破性创新触发模式的理论基础 2.1 突破性创新触发机制的内涵与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