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化的积累和发展速度堪称奇迹。中国仅用70多年就完成了很多发达国家近几百年的工业化进程,完成了从工业弱国向工业大国的跨越式发展。拥有全世界最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已然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和吸引外资的重要优势。然而,依托大而全的工业体系和成本优势所驱动的中国工业在参与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时,工业基础体系中薄弱要素成为工业竞争力提升的“绊脚石”,短板弱项成为工业转型升级的“拦路虎”。国际化、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之下,以何为立足点完善中国工业基础体系,如何聚集发力突破短板弱项,如何为工业竞争力提升注入确定性、持久性等问题亟待解答。 一、文献综述 (一)文献回顾 1.工业竞争力的相关理论与评价方法 工业竞争力主要理论包括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两种。比较优势方面,蔡昉等(2003)认为工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对于该国资源禀赋结构(表现为比较优势)和市场环境的反应和调整能力,并将其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就宏观层面的产业竞争力而言,其大小取决于是否遵循资源禀赋结构特征,选择最能发挥比较优势的产业和技术。除了传统的初级生产要素,较为重要的资源禀赋包括资本、劳动力、技术、管理等(刘帅,2017)。竞争优势方面,波特提出了“钻石模型”,包括生产因素、需求条件和相关产业、企业策略与结构四个要素。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2020)认为竞争优势包括资源禀赋、产业能力、优势领域三个要素。但两种优势并不割裂,林毅夫和李永军(2003)证明了竞争优势的建立离不开比较优势的发挥。 衡量工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指标衡量比较优势,包括出口占该国出口总额的比例等指标;另一类衡量竞争优势,包括国际市场占有率等指标(金碚,2006)。这些指标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起来综合评价,而以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的CIP(Competitive Industrial Performance)指数为典型的加权综合是最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陈志,2009)。在近些年的研究中,CIP指数被黄璜(2006)、付保宗(2014)、孟卫东和司林波(2015)、陈衍泰等(2017)、孙亚楠(2020)等应用于国家或地区工业竞争力水平的测度之中。 2.我国工业竞争力发展现状与国际比较 肖翔和廉昌(2019)将中国工业发展阶段划分为优先发展重工业(1949-1978年)、工业外延式扩张(1979-1997年)、重化工业重启(1998-2011年)、从工业大国迈向工业强国(2012-2019年)四个阶段。经过70多年的发展,中国工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工业竞争优势循着“价格优势—规模优势—创新优势”的路径实现转变,产业链完整配套、综合要素成本较低、工程师红利凸显等条件也为国内工业竞争优势提供了新的竞争支撑(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2020)。但中国工业发展也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郭朝先(2019)认为这些问题包括关键领域基础创新能力不足、增长方式相对粗放、经贸摩擦加剧等。柳百成(2020)指出,我国工业“大而不强”,主要问题在于创新能力弱且缺乏关键核心及共性技术,而由大变强、技术提升、竞争力增强的关键制约因素在于四基,即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 但放眼全球,中国工业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着“双端挤压”的困境(郭朝先,2019),较为关键的高技术产业在国际竞争中也不容乐观。尹伟华(2016)发现中国在中低技术制造业具有显示性比较优势,而日本集中于高技术制造业。马晶梅和丁一兵(2019)指出中国在高技术产业的双边贸易分工中处于明显劣势局面,中国对美国虽然拥有一定市场优势,但在全球价值链位置上存在较大差距。 (二)文献评述 整体上看,工业竞争力相关研究数量众多,切入角度各异,概括来看存在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工业竞争力的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需要辩证运用,而资源禀赋是两个理论的共同构成要素。从现有研究看,基于资源禀赋探讨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进而分析工业竞争力也是目前较为常见的研究框架。二是工业竞争力评价指标和模型多样,CIP指数因其综合性、可比性、全面性而备受重视和广泛应用,多年以来数据不断更新也让其更加完善,是学术界较为认可的工业竞争力测度手段。三是学者们普遍认同我国历经多年发展成为工业大国,但距离工业强国仍有距离。但现状分析多为简单化的问题描述,国际比较多为单一化的数据对比,政策建议多看似面面俱到实则泛泛而谈,较少研究能够呈现由点及面的现状分析与层次分明、体系完整的提升策略。 基于此,本文从中国工业体系完整客观现实出发,运用CIP指数对中国工业竞争力进行国际比较,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中国工业竞争力全面提升的可行框架,即以完善工业基础体系为立足点,以克服新材料、工业设计、科技创新等短板弱项为横断面,从工业强基工程、举国创新体系、数字化转型机遇三个方面提出国家、产业、企业、制度等多个层面的完整、具体的政策建议。 二、中国工业体系完整但全球竞争力还需全面提升 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最为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国家,但工业竞争力与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差距。因此,工业体系完整不能与工业竞争力强划等号。在未来国际竞争的新场景下,工业完整性的优势释放尚需要从根本上夯实工业基础体系。 (一)中国工业体系完整性的独特优势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通过“一五计划”等有效措施昂首迈进工业国行列,而后各种工业协同发展逐步成为工业大国,填满全部工业门类,建成完整工业体系,与中国体量巨大的现实国情相适应。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了中国工业发展的成本优势、效率优势,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1.中国工业体系完整性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