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稳健发展的坚实基础,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支点,也是抵御风险挑战的最大依凭。实体经济是与虚拟经济相对而言的,笔者认为最广义的实体经济是指国民经济中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扣除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的第三产业。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壮大实体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题中之义。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坚定不移大力发展以制造业为根基的实体经济,使中国从一个极其落后的农业国家跃升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性实体经济大国。[1]党的十九大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的经济质量优势。”[2]30“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规划强调:“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3]23中国是靠实体经济发展起来的,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回顾中国共产党发展实体经济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梳理总结发展实体经济的辉煌成就和基本经验,对于新时代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夯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经济基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发展实体经济的光辉历程 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是中国的优良传统。15世纪以前,中国制造业引领世界风骚上千年,特别是中国丝绸和陶瓷品牌享誉全球。但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实体经济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觉醒、挣扎和奋起的艰辛发展历程。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团结带领人民坚定不移发展壮大实体经济,走过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跨越发展、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等光辉历程。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发展实体经济的光辉历程,既是一部中国实体经济发展史,更是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创业史和奋斗史。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艰辛探索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启了振兴中国实体经济的伟大征程。面对“三座大山”压迫下基本停滞的实体经济和日益凋敝的民生,中国共产党在艰辛的探索过程中逐渐意识到解决农民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关键所在,而土地问题是关系农民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由此,高度重视解决土地问题,着力发展以农业经济为核心的实体经济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 一是摸索阶段。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已逐渐认识到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重要性,领导农民进行了减租减息运动,为开展土地革命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土地革命路线,重视农业经济的基础地位,把发展农业生产放在经济建设的第一位,兴办了一些军用和民用工业,组织了对外贸易,发展了合作社,为巩固革命成果奠定了经济基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将土地政策调整为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以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为响应毛泽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根据地开展了以农业为中心的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随着大批城市逐步得到解放,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等经济发展方针,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由革命战争转向经济建设,党的经济工作从以农业为核心逐步转向工农并重,为新中国发展实体经济打下较好基础。 二是恢复阶段。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实体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由于经历多年战乱,新中国成立初期实体经济基础十分薄弱,仅能制造一般吃穿用等生活用品,服务业发展滞后。1949年,中国工业产值仅占工农业产值的10%,其中生产资料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6.4%,使用机器生产的工业产值仅占全部制造业产值的27%,手工作业和简单制造占据主要地位,[4]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在世界的份额可以忽略不计。[5]经过1949-1952年三年的恢复和调整,中国实体经济形成了正常的生产秩序,工农业生产增长迅速,工业生产品种显著增多。1952年,中国实体经济总量653.4亿元,占GDP比重为96.22%,①现代工业在中国工农业总产值中占比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占比仅35.5%。[6]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曲折探索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工业化“从无到有”的蜕变,为改革开放以后进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 一是奠基阶段。1953年至1957年,中国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工业建设投资达到260.1亿元,[7]依托“156项重点工程”建设了近千个工业项目,飞机、汽车、发电设备、重型机器、无缝钢管等工业品实现了从无到有,工业生产水平和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能源、机械、原材料等重工业的现代化水平有了显著提升。1957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52年增长67.8%;其中工业总产值704亿元(比1952年增长128.6%),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43.1%上升到1957年的56.7%,初步扭转了工农业总产值中以农业为主的局面。[8]1957年,中国实体经济总量1036.7亿元(占GDP比重为96.75%),比1952年增加了383.3亿元(增长了58.66%),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积累了宝贵的建设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