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能承受美学之重 在中国电影历史场域中,表演曾经遭遇两次美学之重:一是从无声片到有声片的历史转型,缘于两者表演规范的变化,许多演员颇为不适表演美学的变革。有声片的范式是形声俱备,初始时,麦克风在摄影棚拾音位置是固定的,灵敏度也较低,演员为保障拾音清晰,表演的场面调度受限,念白也小心翼翼,所以,表演容易不自然,这要求演员具备较高的表演技术。后来出现定向性麦克风与独立配音技术,上述的局限基本得到解决,但是,有声片弃用解说字幕及无声片表演的夸张动作和表情习惯,表情和化装要求细腻而真实,内外表演逻辑准确自然,而且,文学剧本体制形成,不能过多采用无声片时代的即兴表演,故而部分演员表演有点不知所措,“当电影进入有声时代之后,一些无声时期的演员因为缺少用语言塑造角色的能力,无法适应新的表演方式,逐渐被淘汰了”。①此为电影技术变革而致表演美学重构之故。 二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表演美学革新,纪实表演思潮风行,部分老演员的“十七年”戏剧式表演传统与纪实美学不相匹配,一套曾经行之有效的表演方法失效,“有位五十年代的老电影演员,习惯在表演上‘使劲’,在那个年代,观众并不感到不舒服,因为大家都是这样演的。可是到了今天,仍然在银幕上这样表演,观众就有些受不了了。这位演员最近在拍一部新片时,导演要求他不要‘演’,别‘使劲’,他觉得特别‘难受’”,②此为电影思潮变革而致表演美学变迁之故。 现在,电影表演又遭遇第三次美学之重,而且,是从技术到美学的系统变化。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又到宽银幕和遮幅式,是一种机械特效与光学特效,电影技术只是影响表演形态,而数字技术是以数据库的方式完全参与“渗入”电影表演美学变革。具体而言,是在胶片电影特效技术“真实”的基础上,再度深化创造“真实”概念,以像素的媒介方法,呈现现实中不存在以及虚幻式的场景、人物和其他“异类生物”影像。“它告示了电影作为一种艺术门类的一次重大美学位移,标志着电影艺术从默片到有声片再到数码片的历史段落性变革,或者说是从无蒙太奇到蒙太奇再到后蒙太奇的时代变迁。”③数字技术的表演参与,撬动了表演美学的某些敏感部位,使表演艺术的演员“三位一体”传统受到动摇。虚拟角色的创作材料并不局限于演员自身,它包括协同生成的数字技术,演员与特效技术成为共生体,使演员的表演具有无限的可能。某些影片中,数字技术自身构成表演的主体,演员只是配角或者“替身”,人类表演的本体性受到挑战,人与非人的表演界限日渐消弥,非人的表演“是表演”还是“作为表演”,在表演哲学的层级成为学术议题。 数字技术与电影表演的共生现象,有着清晰的驱动路线图。一方面在新兴娱乐方式的夹击之中,电影必须确立观众来电影院的理由,创新电影影像的接受方式,成为电影产业生存之基础,沉浸式体验是重要的选择方向。为电脑、手机或者电视所无法替代的环绕声、3D/4K/120帧等数字技术,成为沉浸式体验的重要载体。它与观众审美的求变求新匹配,使接受美学出现从影迷到迷影的转型。数字技术的运用,催生虚拟表演形态,包括合成表演、3D追踪、动作与脸部动态捕捉以及后期合成细微层面修饰等,特效技术深度介入到表演之中。电影技术为产业发展所驱使,从改变电影空间感至高低速摄影再至数字时代,通过升级迭代为电影渐臻理想主义接受美学,不但获得生存的合法性与优越性,还影响社会的价值观以及文化阶层结构关系。 另一方面,20世纪70年代数字技术介入电影以来,对于电影表演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其美学疆域和边界不断拓展。好莱坞电影发展史表明,凡是艺术价值荣登史册或者票房优良的影片,基本上均与特效技术有关。从特效化装、虚拟摄影、数字中间片到数字合成影像和动态捕捉,表演形态也在不断变革而形成新方式,建构市场号召力量。虽然传统表演方法仍处主流地位,但由于技术与表演的融合,表演概念却是一直在拓宽。早期技术是影响表演美学,数字技术则参与表演美学建构,表演技术化与技术表演化,表演美学改革已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课题。“从来没有一种艺术形式像电影这样受到科技的影响如此之大,一些在电影表演领域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已经无法由传统的理论来解释。如果离开了现实的产业环境、变化的表演形态、新鲜的审美经验,对表演理论与美学的讨论都是不全面的。”④如此的未知状态以及无限可能性,使数字技术对电影表演充满诱惑,表演美学时有“跨”和“新”的尝试。 特效技术与演员的合作“表演”,已是常态美学惯制。它对于演员的表演状态以及训练方法,颇有内在关联。当前,技术加持电影及其表演,剧组动辄数百人服务于主要演员,每日经费开支不薄,演员心理压力很大,演员的表演状态直接关联到剧组生产成本以及质量效益。如何尽快适应数字技术的变化以及表演美学的创新,熟悉特效技术条件下的新表演方法,包括表演参与电影空间的生成、数字技术的表演处理以及修改、真人表演与虚拟表演的合成等,已成为当代电影演员的新“基本功”。表演代际更替迹象初显,顺逆命运有异,当有所态度和作为。 二、表演的新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