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镜像:电影镜头中的交流 银幕与镜子相似,它是具有延时作用的镜子。① ——安德烈·巴赞 (一)电影中的镜像意指 镜子不仅是一件日常生活用具,还在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媒介发展中衍生出更多意义和价值。美国社会科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Charles Horton Cooley)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譬如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即社会对个人的反馈,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这一理论强调了自我观念形成过程中“社会”的重要性,库利将之称为“镜中我”(looking-glass self)理论。之后,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提出了镜像理论,将一切混淆了现实与想象的情景意识称为“镜像体验”。他质疑了弗洛伊德所说“本我”的存在,认为人类的自我认知过程中实际上并没有“本我”一说,而是从“前镜像阶段”过渡到“镜像阶段”,后者正是所谓“主体”的形成过程。② 可见,“镜子”在心理学中早已被作为一种用于比喻人类自我认知的符号。由于其“所指一意指”转化关系中的形象性,使得“镜子”逐渐被用于视觉传达艺术。“镜子”在电影中从技术性的功能化到意识性的表达化,早已超越了自身,转化为一种具有“内在趣味”的普遍性的“镜像”,③升华为具有审美价值的物象和意象。在电影发展历程中,镜子的运用时常可见。如在《盗梦空间》中,“镜渊”无限延伸了物理世界的空间,模糊了虚拟与现实之间的边界,制造出与叙事主题一致的奇幻效果;在《黑天鹅》中,镜子既扩展了银幕画框的景观,也将观众带入角色的感官视觉中,更重要的是隐喻了女主角妮娜的内心活动(见图1)。在电影中,镜子的意指映证了让·米特里的电影观:“窗户效果(真实效果)与景框效果(非真实效果)相互叠合”,成为构成影片迷幻力的主要因素之一。④
图1.电影《黑天鹅》中的镜像场景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电影中的镜像意指涉及影像内外两个层面。影像内即叙事本体,镜子外的角色是镜像场景意图叙述的主体对象,镜子在这一层面通常是为了影片角色而服务的,由“大影像师”⑤决定镜子对于角色的作用。影像外即叙事受众,受众对于镜像的感知是一个整体,即受众同时接收到镜像内外主体的信息,但受众的感知是间接的,通过对于摄影机的认同而在心理维度代入影片中角色。不同的镜像呈现还可能激发通感效应,并产生移情、共鸣等审美情感。 在激发“镜像”意指的过程中,“凝视”是最具代表性的机制之一。首先,凝视行为本身触发了镜子的原始功能,即映照自我;其次,凝视作为影片角色的动作,不仅指涉其内心世界,也同时激发了观众的审美心理;再次,“凝视”镜像隐喻着人开启了自我审视的历程,是一种自我认知。 (二)从“镜像”到“镜中我” 如前文所述,电影会采用“镜像”作为一种特殊的造型语言。电影中的角色通过镜子看到自己,观众通过银幕看到角色和镜像的“分身”。这是一种典型的心理投射,并且呈现出双重性。第一,影片中的角色通过镜子映射自己,通过凝视镜像实现“认识自我”,通常实现内心活动的叙事表达;第二,观众通过银幕看到角色和镜像的“分身”,由于经验认知和镜像神经元,对于角色心理活动的感知会更加直观。镜子能够反射出“真实”,它提醒观众,对镜子内外的人或事要进行二次判断。镜子内外的角色虽一模一样,但内与外是假与真、虚与实的对照关系。这种镜像会激发观众进一步思考,产生更深层的认知。 但电影中的“镜像”对于观众而言,终究只是二维的平面图像。正如让·米特里所说:“映入我的眼帘的世界完全呈现为一种二维影像,尽管这个影像是一个三维现实的影像。”⑥因此,电影通过“镜像”传递给观众的仍然只是一种幻象。无论观众对于角色、剧情多么感同身受,也只是一种表层认知。 事实上,镜子与电影之间的联系不仅仅存在于影像叙事维度,还涉及电影本体的隐喻。电影理论家让—路易·博德里(Jean-Louis Baudry)就试图使用镜子作为银幕的隐喻,因此放映的电影文本被称为“镜式的”(specular)。电影重新构成了拉康“镜像阶段”的条件,因而在观影者和银幕世界之间建立起一种想象关系。这一隐喻的关键在于其中“镜像”概念的应用范围,任何混淆了想象与现实的“转换性”情境都能构成“镜像”体验。⑦戴锦华认为,拉康理论中的“镜子”“不是一种物象的真,而是一种本质的真”,在电影中“镜子”是一个非常有力但需谨慎使用的造型语言,镜子内外两个形象会形成强大的视觉表述或“很有趣的表达”,如内心的彷徨、分裂,或所处现实其实是幻象等。⑧总体而言,镜像对于电影已经具有符号化意义:于电影本体,镜像形容了电影的本质——虚实结合;于电影文本内部,镜像可用于隐喻特定的情境或心理。 随着视听媒介科技的发展,“镜像”也逐渐应用于其他新媒体艺术中,如交互装置:《编码镜子》(Encoded Mirror,2015)、《镜之境》(Mirrors Mirror,2008)。在诸多艺术类型中,本研究语境主要讨论与电影叙事相似性较高的VR电影。在VR电影不长的发展历程中,镜像也开始被应用。但VR电影与传统电影之间的本体差异使得二者中的“镜像”从形式到内涵、作用都迥然不同。与电影中镜像呈现所关涉的拍摄构图、机位安排、剪辑技巧不同,当前VR电影中的镜像并不强调这些方面,亦不是为了突出表现影片叙事中的角色内心,而是意图为受众所看见和感知,实现以受众为镜面外主体的“镜像”。这与VR电影视场的全域性有关,同时也反映了VR电影与传统电影叙事的差异性。因此,从形式和功能而言,VR电影中的镜像更加接近于库利的“镜中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