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02(2021)07-0151-09 美国学者彼得·基维特认为:“电影表达必须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制作和放映来实现……为了更好地将这两者相区别并解释清楚,从这里开始我们将用制作的实现方式来指‘形式’。因为艺术形式就有表达方式的意思,然后用放映的实现方式来指‘媒介’,这也是它在传播学中的意思。”①按照彼得·基维特的区分,电影的表达是需要特定的实现方式的;当制作把电影实现为艺术形式,电影的艺术属性随之生成;当放映把电影实现为媒介形式,电影也得以具备媒介的属性。属性是事物性质与关系的总称,常被用来刻画事物的形态特征,界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任何一种事物都有诸多属性。属性与属性之间从来不是互不相关的,而是存在着渗透、缠绕、博弈和轮替的关系。在不同发展阶段,因为不同的环境适应性和功能实现程度,事物的不同属性会占据不同的位置:往往有主导有伴随、有中心有边缘,维持一种动态平衡,并在失序之后开始新一轮的重建。不同的属性先后加诸电影,建立起属性之间的动态关系和张力关系,它们轮番占据结构的主导地位,由此成为不同发展阶段的显著标志。 彼得·基维斯论及的其实是电影的常识,只不过把问题辨析得更为清晰,并给出了关系的理论描述。常识因为是常识,往往会产生遮蔽作用;一旦常识得到了理论的阐发,那些未及细究的方面,也会随之披露出来,引发人们对问题的深入反思和深刻领悟——这才是意义更为重大的地方。 一、畸形发展的媒介属性 在百余年的史述中,电影主要是被当作艺术来看待的。电影分期、电影运动、电影作品、电影艺术家……艺术从来就是电影史研究的基本线索,同时也是基本态度;电影的艺术属性也在长期实践中得到充分培育和发展成熟。其他角度,要么基本未曾涉及(如电影的媒介史、传播史),要么仍然以艺术为基础(如电影的文化史、类型史),要么局限于某个专业领域(如电影的技术史、批评史)。21世纪以来,在政策扶持和资本激励之下,中国电影的产业呈现规模化的发展。围绕放映的影院数、银幕数、票房收入等一系列面对市场的数据,在近二十年里一再突破纪录,持续上扬。值得一提的是,数字技术更为电影的发展树起一座新的里程碑。借助新技术和新媒介,电影快速迈出了媒介融合的步伐,致使放映的实现方式更加风生水起。当然,那并不仅仅指放映这个末端的环节,更是指为放映的充分实现、为吸引观众和拓展市场所展开的全部运营活动和推广活动。由此,新技术和新媒介把电影的整条产业链都调动起来了,如大数据调研、票房预测、精准投放、炒作话题、粉丝参与、媒介推广、保底发行、网络售票,等等,这些和放映的实现方式相关的诸多环节和不同方面,正在极大改变中国电影的面貌。 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所展现出来的充分培育、表现抢眼、功能分外强大的一面,并不是其艺术属性,而是其媒介属性。以产业化为发展方向,放映这个面对市场的环节逐渐被置顶。为了获得市场的最大效应,电影不得不认真对待和努力协调各种外部关系,比如政策、法规、管理、观众、发行、票务、宣传、放映等,电影的媒介属性随之得到充分调动和切实增强。新技术和新媒介对电影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也是体现在媒介属性这个方面。在制作这个艺术实现的环节,让数字技术大展身手的目前主要集中在奇观影像和奇观场面的制造。这些在胶片电影中原本由服装、化妆、道具、模型、效果等职能部门完成的特技,如今通过数字技术得到更加栩栩如生的呈现。而和叙事有关的各种要素,如时空、人物、冲突、环境、剪辑等,数字技术的施展空间才刚刚开始,目前仅限于分割画面、虚拟长镜头、多重任务窗口等少数带有试验性的探索。相比之下,新技术与新媒介使电影的媒介属性频受冲击、渐趋活跃,特征放大、功能增强。 新技术和新媒介的新颖性、灵活性、多样性和便利性,成了促进放映实现的有利因素。在这个过程中,电影的媒介属性益发被看重,也比艺术属性显得更加强势,甚至更具有进攻性。在产业化和新技术的双重夹击下,电影的诸多属性之间开始经历洗牌式的关系震荡,甚至发生媒介属性对艺术属性的挤出效应。艺术属性不仅不再居于核心的地位,而且在媒介属性的颐指气使面前,不得不低下原本高傲的头颅。电影更加倚重媒介属性,致力于放映的实现方式,甚至导致它把鼻子伸向制作的实现阶段,从中嗅出更多金钱的味道。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热衷于探索各种有盈利能力的制作新形态,如“话题”电影、“弹幕”电影、“二次元”电影、IP电影等。这些新形态从制作上看和传统电影没有什么实质性和根本性的改变,在艺术的创新中办法不多,而新技术和新媒介的影响力和依赖性却在与日俱增。这些新形态都是媒介融合的产物,所体现的不是艺术的逻辑而是媒介的逻辑。这些电影的新形态几乎都以类型片的方式制作出来,商业的定位更是大大降低了对艺术品位和制作水准的高端要求。 从本义上看,媒介一词中的媒是指双方建立联系,介是指中介形式,换言之,媒介就是利用某种中介形式在事物(包括人)之间建立联系。电影作为媒介之一种,正是通过放映的实现方式才建立起和观众之间的传受关系。当然,电影的媒介属性决不仅仅限于这种联系的作用,欧洲的媒介理论家更强调媒介对整个社会施加的影响和塑造的功能。“因此,纵观人类传播和媒介技术的历史,媒介化都可被概念化为社会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和必要条件。”②“媒介化”这个概念,强调了社会被媒介影响、改变和重塑的转化过程:一方面,媒介越来越渗透到制度、观念与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成为组织社会、组织生活的中介与形式,导致社会生活的各种深刻变化;另一方面,它又把自己嵌入社会的结构之中,成为基本的构成要素,进而反过来刻画社会的特征与面貌。概言之,“媒介化”就是指整个社会被媒介笼罩、控制、组织和呈现的情况。从这个认识的高度来看,把放映的实现方式仅仅归结为市场盈利,这绝对是对电影媒介属性的曲解,也大大窄化了它的社会功能,如此一来电影在最终实现自身功能的过程中,就不是得到完善,而是被极大地伤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