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21)05-0086-07 2019年1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探索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这是国家教育文件首次提出教学创新团队。为落实国务院的要求,2019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启动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工作,明确三年建设360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落实国家教学标准,壮大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力量,深化职业院校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示范引领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推进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为此有必要对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实施的价值、内涵及其任务等基本问题进行探讨,以便深入推动《方案》的实施。 一、建设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价值 (一)落实党和国家政策的要求 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对教师队伍建设更加重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和“四个服务”等要求;全国教育大会上也指出要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指出: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并提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在以往“高素质、专业化”基础上提出“创新型”的要求,可见,创新能力成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任务。 职业教育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培养数以亿计的未来产业大军。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明确提出要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我国每年有70%新增劳动力来自职业院校,学生思想道德、职业素养和技术技能水平,直接决定了未来我国产业工人的素质,也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019年11月15日,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中指出: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评审条件中也明确规定:团队教师注重坚守专业精神、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立教,广受师生好评。 (二)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的要求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要求,《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构建职业教育国家标准,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发挥标准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实施“1+X”证书制度,彰显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课证融合、育训结合,全面推动“1+X”证书制度实施;开展“三教”改革,实施课堂革命;建立学分银行,构建国家资历框架,打造职业教育和培训一体化体系等。这一系列重大改革不仅需要教师具有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而且要求以团队的形式整体推动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国家现代化亟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从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当前以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人类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正在崛起,一方面新知识、新科技、新业态、新模式、新范式不断涌现;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或智能制造对传统制造业的程序化操作岗位将被机器人取代,因而对以操作技能见长的职业教育的影响可能最大,迫切要求职业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教学模式,赋能增值,迎接职业教育面临的各种挑战。 (三)深化教师队伍内涵建设的要求 师资队伍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近些年来国家、地方和职业院校均加大了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尤其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打造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开展“三教”改革,推动课堂革命。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立360个职业教育国家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师、教材、教学“三教”改革,教师是首位,凸显教师是第一要素,也是关键要素。“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多年以来一直突出个体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包括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培训,实行分层分类培训,也主要是针对教师个体双师能力、校长治理能力的提升,缺乏对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的优化和提升。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进入发展类型教育的新阶段,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这往往是教师个人难以驾驭的,需要通过团队的力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以质图强,加快新旧动能的转化,大力提升专业课程教学质量,落实好三全育人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