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艺术起源的考论是艺术史家始终重视并戟力的工作,相比戏曲、绘画、雕塑等艺术起源和形成时间的难以实证,电影是否如巴拉兹·贝拉(Béla
)所言:“是唯一可以让我们知道它的诞生日期的艺术,不像其他各种艺术的诞生日期已经无法稽考?”①贝拉将1895年12月28日视作电影之诞生日——这一天,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Auguste Lumière and Louis Lumière)在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公开放映《工厂大门》(La sortie de l'usine Lumière
Lyon,1895)和《火车进站》(L'arrivée d'un train
LaCiotat,1895),引起巨大轰动。电影史家也基本沿用了这一说法,之后学者以“诞生日”为据,称《火车进站》为世界第一部电影。实际上在卢米埃尔兄弟之前,英国人爱德华·幕布里奇(Eadweard J.Muybridge)、法国人路易·勒普朗斯(Louis Aimé Augustin Le Prince),艾蒂安-朱尔·马雷(
-Jules Marey)等人也早已摄有“影像”,勒普朗斯、勒洛埃-拉泰姆等人也早于卢米埃尔兄弟进行了公开放映。 那么问题就出现了:为何1895年12月28日被视作电影的诞生日?若以拍摄日期而论,《工厂大门》《火车进站》都并非拍摄时间最早的影片②;若以公映日期而论,在1889年公映的《悠闲的行人,敞篷巴士与拉着马车小跑的马匹》(Leisurely Pedestrians,Open Topped Buses and Hansom Cabs with Trotting Horses,1889)早于1895年12月28日的咖啡馆放映,甚至《工厂大门》早在1895年3月和1895年6月就分别在巴黎和里昂公开放映③;若以获得专利日期而论,卢米埃尔兄弟在1985年2月就获得了电影机的专利证书。事实上,1895年12月28日只是卢米埃尔兄弟第一次售票放映的日期。 我们进一步追问世界第一部电影究竟是什么?按照一般研究步骤:讨论“电影”的定义,然后寻找能够满足这一概念的最早事例,将其判定为电影诞生或形成的标志。但且不论“概念前置”的研究方法本身存在问题,仅考察早期电影理论与电影史,我们发现:并没有一个对于“电影是什么?”的一致性结论;另一方面,电影的外延随着技术发展逐渐扩大,边界被不断打破,电影的概念因此不断流动与模糊。换言之,正是不断生产和更新的电影决定了人们对电影的定义、外延认识,而非先有电影固定定义再因循拍摄。正如罗伯特·艾伦所述:“理论家没有去询问‘电影艺术是怎样的’,而是在探索‘电影是如何产生意义的’或‘电影艺术是怎样被一类特定的观众所领会的。’”④因而对于“第一部电影是什么?”的追问,也是对电影理论者如何看待早期电影的追问。 通过对早期影史及理论的厘清,本文认为:电影诞生日的说法仍存在继续讨论的必要,而世界现存第一部电影并非《火车进站》,而是另有它片。 一、技术发展及拍摄实践 在进入论述前,有必要先对19世纪电影技术的发明及重要的拍摄实践进行扼要梳理。 一般意义上,电影技术的发展至少包含三个方面:摄影术、幻灯术、运动知觉原理。摄影术是连续再现现实之基础,幻灯术是电影得以公共放映的前提,而这些技术的都是为了作用于人的视觉,以“改进视觉的印象,设法让我们看到这,看到那。在它的技术的演进过程中,它不断求助我们的眼睛来触动我们的理解力和感觉”⑤。 对摄影术的探索可前溯至18世纪末。1793年起,法国发明家约瑟夫·尼埃浦斯(Joseph Nicéphore Nièpce)就开始进行摄影研究,1827年拍摄出世界第一张摄影作品,1833年意外死亡后,他的合作者巴黎布景画家路易斯·达盖尔(Louis-Jacques-Mandé Daguerre)在1839年发明了银版摄影法(又名“达盖尔照相法”),利用水银蒸汽对曝光的银盐涂面进行显影。1851年,英国人阿歇尔、富赖埃、宾汉同时制成了柯罗琔底板,大大降低了照片的成像速度。1878年,干板摄影术(Dry Plate Photography)的革新使得瞬间曝光技术得以实现。 胶片的发明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1888年,乔治·伊斯曼(George Eastman)发明了柯达(Kodak)照相机,1889年引入了赛璐珞(Celluloid)胶片,它是一种利用临界闪烁融合与似动现象的原理,能够记录出多格画面的长底片,标志着影像不再是闪烁的、凝固的画面,而能记录完整的动作。二者的结合使得电影的拍摄和印制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