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IC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可以说,我们进入了“网络社会”,“网络建构了我们社会的新社会形态,而网络化逻辑的扩散实质地改变了生产、经验、权力与文化过程中的操作和结果。”①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近年来,诸如《大江大河》《在远方》《山海情》《觉醒年代》等不同题材、不同类型风格的主旋律电视剧,不仅在主流电视台热播,而且在互联网广为传播,在网台融合的文本空间中渗透主流价值观念,形塑受众的文化身份认同,折射当代的社会变革意义,引人瞩目。 一、个体成长的青春话语 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监管中心的调查统计,2018年网络剧市场,首要受众在30以下,其中18-23岁占比最大,为35.7%,24-30则为31.5%。很显然,在互联网时代,青年人成为活跃在网络平台的主要人群。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用户思维”。在互联网时代,传播者必须以用户为主体,尊重用户的情感体验,才有可能以口碑和美誉度的方式在互联网平台上实现最大程度的传播。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发现,近年来主旋律影视剧之所以赢得观众的认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剧作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中聚焦于青年人的创业历程和成长故事。如作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家广电总局优秀电视剧百日展播活动”展播剧的电视剧《在远方》,从21世纪初的民营快递行业切入,叙述以姚远为代表的年轻一代快递从业者的创业和成长故事,剧作注意在时代社会的宏大背景中叙述个体的创业历程。从邮政打击非法运营的“黑快递”,到“非典”肆虐后迎来的个人物流需求增长,再到发掘农村市场助力家电下乡等等,剧作在波澜起伏的青春叙事中勾勒出了一幅“个人—家庭—社会”的全景式、立体化图景。反映福建对口帮扶宁夏脱贫致富的电视连续剧《山海情》,则在首尾精心构思了两次孩子们的“出逃”,以表现个体生命的成长蜕变,折射出时代社会的巨大变迁。在电视剧开端,得宝、麦苗、水旺、尕娃等几个涌泉村青年,由于无法忍受当地的贫困生活环境,以一种青春特有的叛逆姿态,瞒着家长私下合谋逃离村庄,奔向铺满铁路的远方,以此刻画当地农村的贫困生活状态。在大结局的部分,剧作则精心构思了富于象征意味的另一次“逃亡”戏,马得福、马得宝等人的孩子们不再安心享受城市的繁华生活,而企图逃离城市,回到涌泉村老家去寻根。很显然,剧作通过叙述城市与农村青年人两次逆向的“出逃”,生动地展示了涌泉村脱贫致富后的山乡巨变和可歌可泣的青春之歌。 “‘青春书写’是每个时代必不可少的,每一代的青春故事都承载着特定时代的精神气质,它们深入人心的程度总是真实地反映了一个时代/社会年轻人的价值追求”②。值得注意的是,在叙述个体生命的成长故事话语中,诸多主旋律电视剧并不再满足于构建一个理想的乌托邦世界,而是注重呈现生活本身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如《大江大河》以宋运辉、雷东宝、杨巡三位年轻人的成长故事为叙事线索,分别呈现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发展与变革,将人物命运与时代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但是在《大江大河2》中,几个人物的结局命运都带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悲剧性。宋运辉因为被举报,而停职下放;杨巡不顾一切在市场化的浪潮中逐利,却忽视家人,最终失去了最为重要的母亲;雷东宝在狱中孤苦伶仃,在出狱后也很难再适应时代的变化,小雷家的产业陷入困境,管理团队也早已经貌合神离,留给雷东宝的注定是一个极为艰难的小雷家。三位主人公轰轰烈烈的事业和曲折的命运轨迹,无不让观众感叹大浪淘沙的社会转型背景下个体生命成长可能面对的阵痛和艰难。 意识形态的形成与作用发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根据阿尔都塞的分析,它包括四个阶段,即“社会把个人当作主体来召唤;个人把社会当作承认欲望的对象,并经过投射反射成主体;主体同社会主体相互识别;把想象的状况当作实际状况,并照此行动”。③也就是说,意识形态需要通过教化来内化为个人意识。以往“主旋律”电视剧的创作,往往是“宏大叙事和史诗性叙事”,多“用于表现重大事件,刻画叱咤风云的重要人物,揭示深刻而厚重的思想感情,具有故事冲突尖锐、情节复杂、场面宏大等特点”。④这种全景式地展现历史洪流中重大历史事件,以俯视角度看待历史变幻,同时聚焦刻画历史洪流中英雄人物的“主旋律”表达,已经为互联网时代的青年观众所耳熟能详,难免产生审美疲劳。有些主旋律电视剧一味追求宏大,难免有创作手法陈旧、人物塑造雷同的弊端,缺失了电视剧应有的艺术本质。近年来涌现的主旋律电视剧,将宏大叙事融入口常生活之中,注重塑造个体生命成长的酸甜苦辣,让故事有温度有情感,将复杂的社会问题转化为互联网时代青年一代易于理解的符号话语体系,从而巧妙地将其所表达意识形态内化为青年观众自身的情感判断和价值体系,最终赢得青年人的广泛认同与共鸣。 二、现实主义的生活底色 作为一种创作方法,现实主义一直是主旋律影视剧的重要创作原则,但是,在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现实主义有着不同的美学功能。20世纪50年代,中国电视剧的现实主义精神主要表现在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以达到宣教的目的。如1958年制作的中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剧作通过塑造一个为救女儿而省下仅有的一口菜饼子,不幸死在饥寒交迫之中的伟大母亲的形象,在物质贫乏的年代中传达了“忆苦思甜”“节约粮食”的主题思想。20世纪80年代,《新星》《篱笆、女人和狗》《蹉跎岁月》等现实主义电视剧,则以启蒙的姿态关注长期以来一直被遗忘的人性内涵,呼唤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在互联网时代,现实主义电视剧创作则力图在众声喧哗、日益游离的网络世界重新注入与赋予对现实社会底色的关注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