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180(2021)03-0057-08 香港电影包括内地与香港的合拍片以及香港本土出品的港产片。21世纪以来,特别是2010年之后,两地合拍片①以及香港本土电影的美学形态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方面,合拍片不断调整美学策略,取得了反同质化的美学成功;同时,两地合拍片将港式人文理念与内地主流价值观进一步融合,助推了“新主流大片”的形成。另一方面,香港本土电影中,抒发本土情怀的文艺片一直延续;但在文化保育的语境下,其主流影片的分众化之路却经历了多次的转型。无论是两地合拍片或是香港本土电影,在当下华语电影融合与发展的大语境中,其美学形态均发生了重大的转化。 一、后融合时期两地合拍片反同质化的美学努力 改革开放之后,香港电影与内地电影的融合经历了三个时期:70年代末至1997年香港回归的全面启动时期;香港回归至2010年的深度融合时期;2011年之后的后融合时期。在全面启动时期,两地电影逐渐开启了全方位的互动,香港电影中的“港味美学”开始影响内地。在深度融合时期,特别是2003年签署了《内地和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之后,两地电影合拍迅速升温。这一时期,两地合拍片也经历了初期的水土不服、中期的互汇互融等不同的阶段。两地合拍片成为中国电影的主体,也成了中国电影的产业支柱,在美学层面也在不断取得突破。但在深度融合时期的末期,两地合拍片显现出了严重的叙事同质化倾向。如在2011年一年就相继出现了《战国》《白蛇传奇》《画壁》等十几部同质化影片。 上述同质化现象,具体是指这些作品在融资、制作、类型等方面雷同,尤其在类型上,大多将古装动作作为主体。其表象在于题材、类型雷同,且盲目跟风;其高科技手段营造的视听冲击依然强烈,但叙事模式单一、人物概念化;因叙事孱弱导致影片意义缺失,部分影片存在严重的价值观危机。合拍片中的美学同质化制约了中国类型电影,特别是华语大片的发展,已经使得两岸三地的观众对华语大片的原创性和叙事能力失去了信心。这些影片的票房大部分是失败的。本来,两地的合拍片在水土不服的现象得以调整后,很快进入了互融互汇的新发展阶段,却在互融互汇的末期进入了新的低沉期。因此,反同质化成为改善两地合拍片美学生态的主要路径,两地电影的互动也由互融互汇时期进入了后融合时期。 这一时期,两地合拍片为寻求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各种反同质化美学的努力。从其创作实践来看,这种反同质化创作,可以用俄国文艺批评家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陌生化”理论进行诠释。该理论强调将已经为人熟悉的各种形式进行变形,便可获得“陌生化”效果。这种“陌生化”会使审美者从原来熟悉形式中的迟钝麻木中走出来,去感受变形之后的形式的生动性、新奇性和丰富性。[1]在此期间两地合拍片的反同质化,就是对旧有类型元素进行变形,或者进行一种新形式的美学再组合,这样便有了“陌生化”的审美效应,从而实现创新。 后融合时期,内地和香港合拍片进行“陌生化”改造的首要方面,表现为对新类型和新题材的选择。比如在2010年前后出现的《建国大业》(2009)、《唐山大地震》(2010)、《山楂树之恋》(2010)、《让子弹飞》(2010)、《建党伟业》(2011)、《中国合伙人》(2013)、《亲爱的》(2014)、《一步之遥》(2014)等两地的合拍片,不再是古装动作类型,而选择了新类型和新题材,消弭、瓦解同质化,同时也使得观众看到了新的合拍大片,获得了新的审美感受,而不是获得与过去相同的“自动化”体验。而华语大片从此也进入了新的“后大片时代”。 这一时期两地合拍片进行反同质化的“陌生化”改造,其次体现为将动作类型和其他有助于叙事的类型进行组合,以强化戏剧张力、提升叙事效果。纵观华语动作电影史,其每次的美学创新都是动作类型营造的创新,而在叙事上则止步不前,多限于“报仇”、“寻宝”等模式。因此,大部分作品以视听奇观取胜,动作类型营造和场面表现不断出新,但在故事母题和表述层面的进步却极其缓慢,这便是当下合拍片中的动作大片陷入同质化的根本原因。2010年之后,部分两地合拍的动作类型片在叙事层面上进行了“陌生化”处理,将动作类型和能够提升叙事能力的悬疑类型进行对接,以悬疑类型片消弭了同质化。如《狄仁杰之通天帝国》(2010)、《武侠》(2011)、《窃听风云》(2011)、《听风者》(2012)、《消失的子弹》(2012)、《扫毒》系列(2013-2019)、《行徒使者》系列(2013-2019)、《风暴》(2013)、《寒战》系列(2012-2016)、《无双》(2017)等影片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作。颇具“陌生化”的类型组合,赋予了这些作品强劲的叙事张力,其叙事水准有了根本性的提升。 第三方面的反同质化的美学努力体现为其他类型的创新。如这一时期两地合拍的喜剧类型中出现了《杜拉拉升职记》(2010)、《我愿意》(2011)、《失恋33天》(2011)等“小妞电影”,这类喜剧电影来自好莱坞的“chick flick”类型,创作时以女性视点为主,加入幽默搞笑、励志言情和都市时尚等元素,又适时进行中国化改造,加入了中国女性独有的“剩女”问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喜剧类型,以更适合内地观众。随后,以“解构”为主的无厘头喜剧也逐渐成为两地合拍喜剧片中的主体,同时融合内地多元化的喜剧类型,使得两地合拍的喜剧片如《人在囧途之泰囧》(2012)、《煎饼侠》(2015)、《夏洛特烦恼》(2015)、《港囧》(2015)等有了较大的美学飞跃,实现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