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首次明确提出“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以来,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改革热点。虽然“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提法是我国首创,但类似的实践在国际上并非空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指在高等教育阶段开展的直接为学生从事特定职业做准备并可获得学士或相当于学士学位资格的教育。它对应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ISCED2011》的6级专业类课程,[1]许多国家都有相应实践。本文力图通过纵向历史追溯和横向国际比较,呈现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全球图景,进而结合我国国情讨论我国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行动策略。 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早期高等教育的职业倾向及其剥离 高等教育起源于欧洲中世纪大学。最初的大学与“追求神圣的真理和知识”有一定距离,它甚至被认为主要是一种职业培训机构。[2]医学、法学、神学和文学是当时大学最常开设的学习项目。鲁迪(Willis Rudy)曾这样描述:“(中世纪)高等教育机构中的许多培训内容都具有不加掩饰的职业性,而且有段时间还包括我们今天称为商业课程的东西,或更确切地称作是秘书学的科目,这就是‘写信艺术’课程”。[3]不过大学毕竟是最具知识的一群人的集合,伴随着欧洲经院哲学的发展,很快大学就开始寻求属于自己的知识逻辑,逐渐远离职业教育。 受社会工业化的影响,18至19世纪除了“大学”以外,欧洲还出现出了专门学院或技术学院这样的“非大学”高等教育机构,比如法国的路桥学院(1747年)、德国的矿山学院(1766年)、美国的伦斯勒理工学院(1824年)、丹麦技术学院(1829年)等。这些学校以培养高级技术管理人才为办学使命,具有一定的职业教育色彩,但从严格意义上说,它们不属于职业教育,因为其课程主要还是理论科学,如物理学、机械学、生物学、矿物学等。一些国家还出现了新兴的城市大学,比如英国谢菲尔德的费思学院(1874年)、诺丁汉的大学学院(1881年)等。与传统大学不同,城市大学主要开设科学与技术课程,面向地方工商业培养实用人才。不过就社会声望与学术地位而言,城市大学和技术学院远不及大学,“传统大学-城市大学-技术学院”的高等教育内部分层初显端倪。 高等教育呈现出的职业倾向很快引起了传统大学及教育思想家们的警惕。19世纪“以人及个性的自由发展”为教育最高原则、“抛弃教育中的实用性与职业性”的理性主义最终占据了西方高等教育思想的主导地位。[4]其中以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和纽曼(John Henry Newman)的教育思想为代表。洪堡在19世纪初建立柏林大学时提出把“追求最高形式的纯粹知识(wissenchaft)”作为大学的最高目标,主张大学应当坚持“孤独和自由”的原则,与世俗社会及功利主义教育价值保持距离。[5]1873年纽曼在其著作《大学的理念》中亦主张“大学是一个教授普遍知识的场所”,反对把学生限定于特定的专业。[6]这些教育理念把职业倾向从“大学”中剥离出去,并且强化了高等教育的内部层级。上述提到的许多技术学院也在后来的办学中逐步升格为大学,转向理论教学与研究。综上,正如一些学者所言,“高等教育并非生来就与职业教育绝缘,它经历了一个转身之后才与职业教育拉开了距离”。[7] (二)20世纪下半叶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兴起 当代意义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兴起于20世纪下半叶,主要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力资本理论指导下的社会绩效主义要求高等教育对社会经济需求做出回应。二战结束后,西方各国迅速投入社会经济恢复与重建工作,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1960年代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更是助推了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政府基于社会绩效主义高度重视教育投入的效用与效率,认为教育必须为国民经济和社会成员的就业服务,对于高等教育来说,这意味着他们不仅要履行学术职责,还必须承担直接服务社会和培养专业人才的责任。[8]1970年代以来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进一步推动了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二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普及化要求高等教育对学生多样化需求做出回应。据统计,1940年世界平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1.3%,发达国家也只有2.9%,而到1970年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平均毛入学率已达26.36%,1999年世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升至18.32%,发达国家更是高达56.13%。[9]许多学生选择高等教育是为了将来谋求一份好工作而不是追求学术。正如克尔(Clark Kerr)所言,“试图把大众化高等教育和普及高等教育的学生都容纳在精英框架之内,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错误”。[10] 在此背景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在西方许多国家迅速发展起来。建立专门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是最普遍的做法(见表1)。从机构渊源和命名上看,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以英国为原型的多科技术学院(Polytechnic),还有葡萄牙、芬兰等,此类学校独立于大学,跨学科的应用性课程是其办学特色;一类是以德国为原型的高等专科学校(Fachhochschulen),1990年代后对外改称应用科学大学(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还有奥地利、瑞士等,相比于多科技术学院,此类学校的专业性更为突出;还有一类是以瑞典为原型的大学学院(Hogskola),还有荷兰、挪威等,此类学校在办学自主权方面低于大学,有的附属于大学。这些机构成立时间跨度较大,国家之间存在学习借鉴关系。这些机构除了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以外,通常还开展相当于我国专科层次的短期职业教育。另外需要提及的是美国,其高等教育虽然没有形成类似于欧洲的二元体系,但出于“学生消费者至上”的理念,1970年代亦兴起了一场“职业教育运动”,许多传统大学甚至文理学院增设了职业系科,向学生提供职业性的教育计划。[11]此外,苏联、波兰等社会主义国家出于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以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基本理念,大力发展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专门学院等类型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这些高等教育机构的专业划分非常细致,指向技术骨干或高级专业人员培养,并通过在高等学校附设工业车间或厂办工学院等方式强化生产实习,具有较明显的职业教育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