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418(2021)02-0106-09 有关“动画纪录片”的争论在国内延续了十年之久,至今仍无定论。“动画纪录片”的概念来自于西方,西方对“动画纪录片”的研究比中国早,也比中国深入,其中各种立场、观念也是繁复多样,绝非国内有学者指称西方文论所言:“仅就笔者所见,在所有这些专著、论文中,作者们都把动画纪录片视作一种纪录片的亚类型而展开讨论,没有任何一个人质疑、否定这一身份”[1]。本论文的目的在于梳理、介绍西方人在“动画纪录片”研究中所出现的“后现代主义”“反后现代主义”以及介乎于两者之间的三种不同立场。所依据的文本基本上是国内已有的译本,这些译本尽管数量不多,但已经具有了相对充分的代表性。使用这些译本的唯一困难是,某些翻译者有意无意地曲解作者的原意,在翻译中随意楔入个人观点,碰到这种情况我们会参照原文以及其他研究文本予以矫正。 一、倾向后现代主义的观念 所谓后现代主义观念。是指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一些基本理念在有关“动画纪录片”争论中的渗透。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后现代主义与纪录片相关的基本观念是不承认客观,不承认实在,也不承认真理。“后现代主义者指出,因为我们已经处在了这个世界之中,所以这个世界已经被我们所观察了。‘自然状态的现实’从来也不存在,因为我们是以一种世俗的因而也是经过改造的沉思的方式接受它的。”[2]著名的美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罗蒂说:“我认为,‘事实问题’这个概念本身正是我们应当最好加以放弃的。在我看来,像戴维森和德里达这样的哲学家使我们有很好的理由认为,身心、外在内在、客观主观的区别乃是我们现在可以安全地加以抛弃的梯子上的阶梯。”[3]正因为如此,纪录片的概念在后现代主义纪录片理论家看来只是一个空泛的躯壳,以致可以在其中塞入影像、动画、游戏等任何东西。理由很简单,既然没有了主观与客观的区分,没有了实在与想象的区分,那么还有什么不能成为纪录片呢?了解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基本观念和立场。对于理解“动画纪录片”的争论甚为重要。本文据以区分不同类型的“动画纪录片”理论,凭籍的便是这一观念。 尼雅·埃尔利希在《“乔装”的动画纪录片》一文中毫不掩饰自身的后现代主义立场。作者写道:“后现代思想的先驱者尼采早已对绝对真理(final truth)这种观念展开批判,他指出绝对真理是种幻想,其虚幻性已无从察觉,以至于被当做真理接受下来。乔装的动画纪录片采用某种能产生全新视觉形象的形式风格来记录,以求思考面具底下隐藏之物——如果确有其物。正如保罗·威尔斯在区分动画纪录片的不同模式类型时所指出的,动画自身显露出的人为建构性可以引导我们去反思宏大叙事,因为动画间接指出了现实本身的人为建构性。这对阐述乔装这一观点很重要,因为动画纪录片也同样动摇了背后那个内在的、确定的‘现实’。”[4]在该作者看来,纪录片的真实性值得怀疑,而动画就如同面具一样,在遮蔽某人的同时也呈现了某人真实的、本质的一面。这就如同中国戏曲中的脸谱,人物忠奸这样的本质属性就写在脸上。“本质真实”原本是人类所认同真实的一个方面,这篇文章多次谈到了保罗·沃德的理论①,但却丝毫不在意沃德的反后现代主义立场,从而为这篇文章带来一种内在的矛盾。 一般来说,我们所讨论的真实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层面:表象的层面和本质的层面。表象的层面是物质的层面、可见的层面,而本质的层面则是精神的层面、不可见的层面。为了能够达到本质的真实,确实需要扭曲表象、穿透表象、符号化表象,否则无法让观众感受到本质的存在。但问题是,纪录片是一种追求事物本质真实的影像形式吗?纪录片当然可以追求本质的真实,但那并不是它在分类学意义上的凭据,所谓分类只能是形式上的分类,太过抽象的本质无以类分。可以说所有艺术样式都在追求本质的真实,不仅纪录片,还有故事片、音乐、美术、戏剧,包括动画,我们不能说所有这些艺术的分类都是纪录片吧?纪录片在分类学的意义上仅止于对表象真实的追求,也就是一般所谓的“纪实性”,亦即影像材质所具有的“索引性”。“索引”是指从一事物可以“点对点”地关联到另一事物,比如一个人物形象可以关联到一个具体的人,身份证上的照片证明的就是身份证的持有者。要证明动画是纪录片,首先便需要证明纪录片的索引性是错误或者不必要的。埃尔利希认为,动画的问题就在于它是人为建构的事物,一看就是人类做出来的,不过,对于影像来说也同样如此,它们大部分也是被建构的。现在所要做的就是要打破这种认为自然拍摄的影像便具有客观性的观点,动画中所出现的那种人为的风格未必就是主观和不真实的,未必就会变得更没有价值。[4] 然而,埃尔利希打破物质索引性的做法还是从忽略表象的真实,强调事物的本质真实入手的,或者说他从根本上就不认同“索引性”。动画作为实际事物扭曲的表象,一种面具式的存在。在他看来正可以摆脱那种随处可见的日常行为、日常生活状态,实现不同身份之间的转化和改变。[4]但是,如何才能平衡两种不同性质的真实而实现转换?作者除了借用沃德的论证(沃德的论证对于不同层面的“真实”的强调与这篇文章格格不入),便只能是借助后现代主义的理念,因为在那些理念中完全不存在实在的事物,也就是不存在所谓表象的真实,因而可以轻松飞跃物质与精神之间的鸿沟。“后结构主义式的理解会指出,要完全了解整体是不可能的,要通过人为建构的、本身就是虚构的语言来‘捕捉’‘真实’的想法也是有问题的。动画本质上是人为建构的,但动画并不掩饰这种建构性,这意味着动画作为纪实语言实际上并不比其他意图‘捕捉’现实感的建构性语言更不真实。”②这里所谓的“真实”已不再是前面所提到的索引的、表象的真实,因而被作者打上了引号,那种具有实在意味的真实已经被后现代主义荡涤殆尽,剩下的那个“真实”不再附着于任何实体,而是可以在任何事物中漂浮游荡。在作者的描述中已不是一种实在的、物质的“现实”,而是一种“现实感”,或者说,这个世界已然不再有“现实”,而只存在“现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