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21)02-0008-11 现代学徒制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因其校企深度融合能够促进学生从学校向工作过渡,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学徒们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将培训所学与实际工作成效进行对接。然而,任何培训项目的有效与否都取决于受训者的习得能否成功应用于工作场景。学徒们的顺利就业仅仅只是雇佣关系的开始,只有当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其知识技能与实际工作成效真正对接,才是学徒制成功的关键所在。培训迁移被认为是评估培训是否成功的直接而有效的方式,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对接受学徒制培训所学的应用程度,可以用培训迁移的水平进行评估。笔者认为,从培训迁移视角来探讨学徒制培训是有必要且可行的,本文即基于学徒制的学习过程理论和培训迁移理论,探讨现代学徒制培训迁移的影响因素及其提升策略。 一、基于培训迁移理论探讨现代学徒制的必要性 国内外的许多调查研究都证实了现代学徒制对提升年轻人的就业率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就业率只能从宏观层面大致反映现代学徒制的培训成果,它无法确切地反映出个体在接受了学徒制培训之后,能够将在培训中学到的知识技能应用于工作的程度。因此,借助培训迁移的理论来探讨学徒制培训有其必要性。 (一)培训迁移是培训成果的重要体现 当受训者通过一系列的努力获得某种知识技能时,并不意味着他可以在任何地方应用这种知识技能。培训的有效性最终取决于学习的结果是否应用于工作场景,只有当受训者与其实际工作成效真正对接,其培训需求才能成为真正的“有效需求”,这也正是实现“能力导向”培训最终目标的决定因素[1]。 培训迁移(Training Transfer)被认为是培训的主要成果之一[2]。迁移可以广义地定义为新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应用、推广和记忆,其预期结果既包括将培训中所学技能应用到工作上,也包括学习者能对培训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长期记忆[3]。在组织培训领域,迁移可以指学习者在进行工作时,或在对其他个人、组织和社区履行职责时,将学习活动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有效且持续地应用。因此,培训迁移是学习者将其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行为、态度运用于实际工作的程度,也就是说,当学习者将培训中学到的知识主动应用于工作中时,就会发生培训迁移。 (二)培训迁移问题是现代学徒制培训的难点所在 在国际上,不少学者通过调查证明了现代学徒制对年轻人就业的贡献。例如,研究发现,荷兰和德国两国的学徒在适应就业方面要比其他未接受过学徒制培训的同龄人快。此外,根据德国当地劳动力市场学徒供应的变化发现,现代学徒制能够显著降低当地的失业率[4]。OECD(2010)的报告显示,在OECD的30个国家当中,德国凭借“双轨制”的实行,使得其在20—24周岁年龄段青年的失业率最低,约为1.4%[5]。2011年,德国的青年失业率(15—24周岁年龄段)仅为9.7%,总体失业率为7.2%,两个数据均低于OECD国家2010年的平均水平[6]。类似地,在匈牙利,参与学徒制培训比率较高的县的毕业生,在进入劳动力市场后失业的可能性较小[7]。 学徒制在帮助年轻人就业上确实具有不可否认的作用。然而,若以培训迁移来评估其培训绩效的话,却会发现情况并不太乐观。据学者研究发现,以“双轨制”的成功经验闻名于世的德国,只有大约60%的雇员在第一年就可以将“非常多”的在学徒制培训中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当前工作中,而在工作6年后则仅占39%,这导致公司不得不在招聘到学徒之后,仍要对他们进行在职培训[8]。事实上,国际上很多职业培训项目都存在着培训迁移问题。有美国学者曾指出,在1997年,一家拥有一百多名员工的公司在正式培训上就估计花费586亿美元,但只有10%的回报是由于培训迁移所带来的绩效改善。迁移问题是如此普遍,以至于很少有培训项目不存在这种问题[3]。 我国的现代学徒制立足于我国国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但其实行情况总体上存在“两热两冷”的问题,即政府热、学校热,企业冷、学生冷。这其中固然有体制机制障碍、法律制度供给不足、校企合作质量保障体系落后等原因,但企业和学生的“冷”,很可能也反映出了当前的学徒制培训迁移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三)培训迁移理论对现代学徒制具有适用性 仅仅从宏观的就业率层面去评估学徒制的培训绩效是不够的,就业仅仅是雇佣关系的起点。在真正上岗之后,学徒的知识技能能否胜任这份工作,为自己获得晋升,为企业、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是本质上作为一个培训项目必须考虑的问题。比利特(Billett)指出,各国不同类型学徒模式的成功并不完全取决于制度安排或在工作场所和教育环境中为学徒提供的服务,相反,学徒如何将他们通过学徒制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工作中,才是学徒制成功的关键[9]。而且,在比利特(Billett)的另一项研究中,他通过对参加不同职业技能发展培训模式的学生的知识迁移水平进行比较发现,有学徒制培训经历的学生比只参加在校职业教育的学生报告的知识迁移水平更高[10]。这说明,与其他教学模式相比,学徒制在培训迁移方面是有优势的。这也证明,基于培训迁移理论对学徒制进行探讨是适用的。因此,我国在推行现代学徒制的同时,很有必要重视学徒制的培训迁移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测量学徒们的培训迁移水平为我国学徒制的培训成果提供一个可以量化的评价工具;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找到影响学徒制培训迁移的主要因素,以此为根据,提出提升我国学徒制培训迁移的策略,从而对学徒制的培训过程实施干预,提高学徒制培训绩效。 二、现代学徒制培训迁移的理论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