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实景观:三种理论应运而生 随着中国艺术在各领域的全面发展,中国电影在自身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近年也越来越呈现出独立的品格和较为丰满的创作景观。与此相应,关于中国影像的本土理论的倡导逐渐引起关注。其中,有三个关于电影理论的创设构想引发了社会比较大的关注,形成了研究热点:中国电影学派、电影工业美学理论、共同体美学理论。在这些理论前后还有一些专家根据自己的既往研究,提出过一些类似的理论。但近几年引起格外关注且被广泛议论、评说,并且得到阐释而逐渐深入下去的,首推这三个理论。这三个理论引发关注,也预示着中国电影理论和电影的创作之间开始呈现良性互动,并且有逐渐高涨的理论概括和理论实践的品格。 中国电影创作在日益丰盛时期有相关理论给予更多的烘托、引导和阐释,是创作者和研究者共同的幸事。只有创作而没有理论的提升,是不完善的时代景观,也暗示着中国电影创作状态的未尽如人意;或者只有创作的形态,却没有理论的关注和引导,则理论也近乎失职。中国电影近年来迅速发展,截至2021年2月18日,中国2021年电影总票房已经超过110亿元人民币,据国家电影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2月11日除夕至17日正月初六,全国电影票房达78.22亿元,继2019年59.05亿元后,再次刷新春节档全国电影票房纪录,增长32.47%,同时创造了全球单一市场单日票房、全球单一市场周末票房等多项世界纪录”[1]。而此前一年,2020年在全球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的艰难时刻,中国电影却创造了全球票房第一的成绩,《八佰》也创造出31亿元人民币的全球票房最高影片的纪录。由此,中国电影创作在近三年的确呈现出具有内在的本土文化所推动的局面,并且越来越占据着中国电影的市场主导位置。与此相适应,电影理论在这段时间内应运而生、推波助澜,推送出中国电影学派、共同体美学、电影工业美学三种理论倡导,被理论界高度关注,引发相关研究者对相关理论的深度阐发。显然,它预示着中国电影的创作和理论在整体上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局面,也预示着中国电影的创作已经开始进入一个树立自身品牌格局与风格总结的新阶段。 二、理论呈现:研究呼应景观 关于中国电影的理论建构,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曾经有一些创作者和理论家在结合电影创作实践评论的基础上进行过对话,也有对于所谓“软硬电影”等问题的论争[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摸索中国电影的创作实践之中,也有关于中国电影的主流形态价值观,特别是民族传统的研究。这包括以郑君里为代表的民族电影理论呼吁,和之后的以倡导“中国动画学派”为代表的一些理论研究。“文革”时期,极“左”路线使样板戏电影的存在顺理成章,电影理论家也试图从中总结出一些关于摄影、关于凸显主流人物的电影理论。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在引进西方电影理论的同时,一批中国电影理论家针对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电影人的创作,越来越多地给予理论总结和倡导。20世纪90年代,一些理论家在对主旋律电影的理论倡导和阐释中,也试图建立一个国家形态的理论。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带来的电影转型变化,围绕着大片特别是引进外国大片所带来的类型电影理论的研究,也托举出关于类型电影的理论倡导。毫无疑问,中国电影理论在民族化方向的倡导下起起伏伏,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阐释,即便是出色代表着民族传统新表现的导演费穆,在1950年谈及中国电影的民族风格问题时也说,“这是从未被中国电影工作者认真讨论过的问题”[3]。而导演郑君里几年后也说,“电影的民族形式问题一直没有过关”[4]。 对比而言,理论界从来没有像近几年这样有规律、有共识且明确方向,并且试图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进入21世纪以来,理论界为倡导民族化提出了许多理论,如北京师范大学提出的影像美学等,以及随后延伸的关于“第三极理论”的一些阐释,又如以好莱坞电影为参照而提出的所谓“华莱坞”电影的理论倡导,还有在市场化条件下提出的“大电影”观念等多个有益的理论探索。此外关于影迷电影、小众化电影的一些星星点点的理论倡导也在一定范围内引发关注。毫无疑问,近几年颇具理论建树且引领一时风气的当属中国电影学派、电影工业美学、共同体美学这三种电影理论。之所以说这三种理论的提出引起广泛的关注,可以通过以下的数据来说明: 围绕“中国电影学派”所发表的文章,截至目前大略有178篇,其中学术论文142篇,硕博学位论文3篇,报纸文章33篇,刊载在《电影艺术》《艺术评论》《现代传播》《艺术百家》《北京电影学院学报》《民族艺术研究》《当代电影》等刊物上。其中,总下载数为61101次(篇均下载数343.26次),总被引数396次(篇均被引数2.22次),总参考数1426次(篇均参考数8.01次)。中国电影学派理论的倡导者中,包括较早提出并且相互探讨的有北京电影学院的侯光明、贾磊磊、刘军、王海洲,北京师范大学的周星等,他们率先发表了对于中国电影学派的研究论文,以及随后包括中国一些重要的电影理论家如饶曙光、王一川、李道新、陈旭光等都为此展开过讨论[5]。 关于“电影工业美学”的相关学术文章共有109篇,其中,期刊论文103篇,硕博学位论文1篇,报纸文章5篇。这一电影理论的发展较以往不同,是在争鸣与对话中逐渐完善的,论争的双方主要在理论提出者北京大学的陈旭光与四川大学的李立、浙江传媒学院的徐洲赤之间展开。前者就讨论结果出版了《新时代、新美学、新转向:电影工业美学争鸣集》。此外,还以《艺术评论》《民族艺术研究》《四川戏剧》《艺术百家》《未来传播》《文艺论坛》《齐鲁艺苑》《上海大学学报》《现代视听》《电影新作》《浙江传媒学院学报》《当代电影》等学术刊物为阵地,集中刊发主题文章,对“电影工业美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6]。 关于共同体美学的倡导,目前还处在酝酿对话阶段,主要是由饶曙光、张卫等研究者在不同研讨会上呼吁,逐渐引起关注而获得学界的一些呼应。围绕这一理论发表了论文十余篇,刊发在《电影新作》《当代电影》《东岳论丛》《中国文艺评论》《广州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