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我国开始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克服了农业生产领域中吃“大锅饭”的弊端,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生产生活的积极性,解放及发展了我国的农业生产力。然而从本质上看,它仍是一种囿于小农经济格局的生产方式。至今,其分散经营的生产模式、依托传统经验的耕作习惯、主要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手工劳动等特点已然不适应目前我国农业的发展及生产力水平。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由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及人口因素构成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历史进步、社会变革、文明发展的决定力量,要实现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现代化,变革农业生产方式则是根本出路。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使命 (一)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农村的全面发展是国富民强的基础和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农村地区的各项事业得到了很大幅度的提升。生态建设、民主建设及经济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不错的进展。随着近年来城镇化及工业化的不断深入,农村地区的社会面貌已经焕然一新,然而,许多社会问题仍在我国农村地区突出存在,制约农村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强力肘掣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 1.农村人口结构恶化 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人口因素目前在农村形势极其严峻。自1979年开始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时农村地区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实现了二者之间较高水平的契合,形成了强有力的生产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也随着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而提高,农民的温饱问题得以解决。但是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剩余,导致农村地区的众多青壮年劳动力单方面流向城市,他们在为城市建设贡献自己力量的同时也获得了经济上的满足。优秀的农村人纷纷用自己的双脚表达走出农村的意志,通过到城市创业和送子孙到城市求学等方式实现家庭迁徙,对到城市去生活趋之若鹜。然而,随着农村优秀劳动者纷纷进城,留守在农村的基本是老人、妇女及儿童,农村出现全面“空心化”。根据2019年人民网发布的消息,目前中国农村地区老人、妇女及儿童的留守人口总数接近两亿人,约占我国总人口的1/7。这表明我国的农村人口结构已经严重恶化,农业生产力遭到了严重破坏,农村地区的生产主力和治理主体出现双重缺失,从根本上加剧了农村的衰落。 2.农村生态环境被破坏 近年来,在城镇化及工业化的大力推动下,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态遭到了明显的破坏,已经逐步成为制约我国农村地区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加之农民受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思想观念落后,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基层政府对于农村地区的环境监管也存在认识不到位、投入不充分、机制不健全和落实不认真等问题,使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破坏趋势令人担忧。政府在农村地区大力扶持养殖业,各养殖户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在硬件配套设施不健全的情况下肆意扩大养殖规模,对养殖场的污水及动物产生的粪便没有科学规范的处理,使养殖场附近的空气污染和水土恶化情况严重。种植业作为农村地区的传统产业,农民出于急功近利的目的,比较排斥安全环保、价格较高的生物产品,热衷于价格便宜、见效迅速的化学产品,对化肥、农药等不合理使用已成为农民在耕种时的常态,使地下水资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土壤结块情况异常严重,破坏了土地的肥力、结构和生命力[1]。 3.农村科学文化缺失 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一直是我们国家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但随着近年来农村地区青壮年劳动力的持续外流,一方面使农村地区的文化,特别是农业文化的传承出现断层,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的文化发展缺乏主体建设者,基层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不足,再加上部分地区的乡土文化保护意识不强,使得农业文化的影响力逐渐减弱[2]。此外,由于近年来农村人口流动频繁,对农村地区原有的本土文化带来冲击的同时,不少外来文化也流入农村地区,农民受自身水平的限制,对于外来文化无法进行有效的辨别,使得不良文化趁虚而入。比如,农村地区人们往往通过物质攀比来获得精神层面的满足,使得农村地区攀比之风盛行;农村的思想领域受农村教育日渐式微的影响,没有主流价值观的支撑,农村社会整体陷入了文化荒漠状态;赌博之风、封建迷信思想等在一些地区又死灰复燃,以笔者所在的农村地区为例,赌博之风盛行,春节前后尤为猖獗,封建迷信思想完全充斥在红白事的操办过程中,小农意识仍是农村地区的主流意识。 4.借鉴发达国家乡村治理经验的理性选择 全面理解并掌握乡村振兴战略精髓的基础是科学认识当下的国际背景[3]。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与中国一样都经历了乡村衰落的阶段。西方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中叶就进入了城镇化高速发展阶段,高歌猛进的城镇化使农村人口的优质能量不断外流,乡村地区发展的活力及动力日渐衰竭。二战后的日本一直在大力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使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同样也出现了农村地区人口大量减少、村庄整体性呈衰落态势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各国纷纷针对本国的乡村问题采取相应措施。日本实施了如“一村一品”的农业发展模式带动了农村地区的发展;韩国开展的新村运动成为了各国解决乡村问题的成功借鉴;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开展基础建设和发展具有地区特点的现代农业,以符合自身实际的农业生产带动了农村社会的发展。相反,一些发展中国家正是由于对乡村衰落的不重视,使得乡村问题愈演愈烈,严重阻碍国家整体的发展。因此,根据国际背景下各国针对乡村衰落问题采取不同应对措施的不同结果,中国必须正视乡村衰落问题,寻找振兴乡村的规律,采取积极的态度及措施。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意义 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目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而不平衡不充分正是我国“三农”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为城乡间、不同地区的农村间以及农村内部的不平衡与不充分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地区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在各方面均得到了快速发展,与之相对的则是农村地区的严重落后。迄今为止,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医疗保障、教育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领域仍不健全,其发展质量及发展速度远不及城市地区。农村的区域差异也很突出,东西部农村地区处于严重的不平衡状态。因此,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能在有效解决我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化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