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0X(2020)05-0005-09 doi:10.14003/j.cnki.mzysyj.2020.05.01 近些年来,中国电影产业持续高位运行,相应地在电影产业界、学界、政府管理界等,关于电影产业、电影工业升级换代的自觉意识和呼吁都非常强烈,践行则收效明显。尽管我们也有过像《战狼2》《红海行动》《流浪地球》这样的较为成功的工业化大片,但电影在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确是不争事实。不仅资本肆虐、乱象丛生、舆情汹汹,各种“寒潮”“冷冬”,乃至最新突发的疫情灾难,连续袭来。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全球数十亿人禁足宅家、影院关闭、生产停滞、影业大受影响等新形势,更是对电影工业美学在“后新冠疫情”时代的发展和重构提出了许多严峻的新课题。在此态势下,我们尤需冷静清醒,亦不惧盛世危言。无疑,电影产业之发展,仅有资金的充足、工业化的规模和技术性的指标等,都还只是外部条件,在强化工业观念的同时,需要体制机制的科学规范,更需要艺术品格和文化底蕴的制衡。我们应该在此背景下,进行相关理论思考、体系建构和批评实践。 “电影工业美学”理论的提出,呼应了当下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需求和电影理论建设的自觉。 一、电影工业美学的主要思想与鲍德韦尔的“中层理论” “电影工业美学”致力于建构一个辩证系统、多元开放且务实的理论体系,强调工业意识,探讨工业化标准和规范,同时也坚持美学品格的要求和力促艺术质量的保障。电影工业美学立足前沿而源于现实。其理论思维上的“中层理论”定位、本土化意识、开放性立场、与创作紧密结合的“接地气”等特征,决定了此一理论的开放性、包容性及延展性,即话语、知识再生产的潜力。 “电影工业美学”的主要思想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其在电影观念上,认为电影的本体与功能都是复杂多元的,兼具艺术、工业、商品、文化等特性,是艺术与工业、产业的复合体。其在文化上,可以定位为奉行大众文化理念,是有一定的实用性的。这种实用性从大众消费文化的角度来说,也是一种可供娱乐消闲、兼具符号消费和经济消费双重消费功能的消费性。 第二,在电影的生产、制作上,坚持电影产业位于主导地位的多元开放观念立场。认为在电影生产中应该弱化感性体验和个人化、“作者性”色彩,强化理性精神以及规范化、标准化、可操作性的工作方式;在电影生产尤其是类型电影生产中,探索中国特色的“制片人中心制”。总体而言,应该兼顾并平衡电影的“艺术性/商业性”“体制性/作者性”的二元对立关系,追求电影美学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第三,电影运作上要遵循理性原则,符合电影作为工业的市场规律和要求,要有周密的运筹调研、计划规划,科学的生产程序、资金分配和规范的工业化运行等。 第四,尊重市场和能够赢来较多的受众群体。在美学消费上,它不追求小众化、精英化、高雅经典的“超美学”和个人风格化的先锋美学,而是致力于形成一种大众化的、“平均的”、世俗化的“常人”美学和大众文化风格。 第五,结合中国新力量导演群体的创作,“电影工业美学”的具体原则主要可以体现为市场化、发展新媒介文化背景下的电影产业、推行“制片人中心制”、坚持类型电影观念及其实践、发掘“体制内作者”、实行“剧本医生制”等。 应该说,电影工业美学理论并非突如其来的,它的产生不仅有其立足的现实背景,更有其借鉴寻绎的理论基础。笔者曾在相关文章中提到过其三种理论资源或基础:一是得益于电影批评中电影研究的“大理论”趋向,暨“文化批评方法”的反思潮流,也即“中层理论”的观念与方法论。二是中国社会的大众文化转型语境和大众文化理论。三是在美学方面对工业美学、技术美学等理论资源的运用和疆界拓展。① 电影工业美学在方法论立场上与大卫·鲍德韦尔主张的电影理论“中间层面”研究有相通性或者说受到了某些启发。它试图融合“艺术至上”的艺术电影研究、“作者电影”研究模式与专注市场、受众的产业研究或文化研究模式,同时避免悬空、高蹈、抽象的“大理论”式的文化研究。它致力于回到产业现状、电影本体与现实需求,在工业/美学(艺术)这一对看似“二元对立”的矛盾中,开辟理论建构的可能性。 本文主要探析作为电影工业美学重要理论资源和方法论基础的大卫·鲍德韦尔的“中层理论”观念及方法论。 美国电影理论家大卫·鲍德韦尔(David Bordwell)无疑是当今世界电影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著名学者之一。其电影研究视野开阔,著述堪称宏富。我们在电影本体理论、批评理论建构与电影史写作、电影批评实践等多个重要领域均能看到他汪洋恣肆、洋洋洒洒、雄辩有力的论述。 鲍德韦尔在当下电影学界颇有特立独行的姿态。20世纪70年代末,在法国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理论、精神分析学和意识形态批评等理论思潮占据电影研究的显赫地位时,他却溯源至20年代的俄国形式主义而“再出发”,并以此形成了他的重要学术影响力。随之,他对古典好莱坞电影、电影风格与电影诗学的研究、电影认知理论、世界电影史和中国香港电影、小津安二郎电影等国别电影、地域电影以及导演个案等进行研究。鲍德韦尔的电影研究视野开阔、内容丰赡,电影批评则充满锐气、新见迭出,具有很强的思辨色彩,而甚少学院化的学究气。他对电影作品的解读颇为细致,对世界各国电影作品的涉猎之广令人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