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6522(2020)05-0026-11 doi:10.3969/j.issn1007-6522.2020.05.003 在西方电影界,黑色电影(Film Noir)始终是复杂又充满魅力的电影类型。2014年以来,随着《白日焰火》在艺术和商业上的成功,中国当代本土黑色电影开始进入公众视野。实际上,早在《苏州河》《寻枪》《疯狂的石头》等新世纪初期的电影中,中国当代本土黑色电影的萌芽就已经出现。2018年以来,《爆裂无声》《暴雪将至》《无名之辈》《地球最后的夜晚》《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南方车站的聚会》等作品更是让本土黑色电影研究亟待提上议事日程。 西方学术界关于黑色电影的研究成果极其丰富,研究水平也非常高。但传统西方黑色电影研究一直缺乏一种全球视野。如詹姆斯·纳雷摩尔(James Narimore)这样的重量级学者虽然涉及了一些非西方国家的黑色电影,但其所秉持的还是一种以西方为中心的影响研究思路,即将非西方国家的黑色电影拍摄简单看作是受西方影响的结果。2002年,美国学者大卫·德瑟(David Desser)发表论文《全球黑色电影:跨国时代的类型电影》(“Global Noir:Genre Film in the Age of Transnationalism”),挑战了传统的西方黑色电影研究,将黑色电影研究范围扩展到全球。该文一经发表,便在西方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学界认可的经典研究,①极大地鼓励了西方学界对欧美之外黑色电影研究的开展。② 但是,当我们从非西方视角继续讨论全球黑色电影的话题时,就会发现德瑟的全球黑色电影研究有诸多问题。如果完全照搬这种西方视角的全球黑色电影理论来研究非西方黑色电影,包括中国当代本土黑色电影,可能出现巨大的偏颇。本文打算对这种西方视角的全球黑色电影理论进行批判性研究,由此为研究近些年来中国当代本土黑色电影创作提供一些方法论参考。 一、西方视角的全球黑色电影理论 在西方,黑色电影创作与研究有一条比较清晰的历史发展线索,即从黑色电影到新黑色电影(Neo-noir),最后到全球黑色电影(Global Noir)的转变过程。Noir最早是法国电影研究者用以指称“二战”后传入法国的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一批好莱坞电影的共有特点。后来这个概念又传回到美国,并被美国学者接受下来,直接成为类型名称。黑色电影是典型的评论家类型(critical category),即由评论家命名的类型。评论家命名这个类型有着明确的文化诉求,他们试图将这批电影看作“二战”的历史创伤和“二战”后美国和欧洲整个社会动荡不安的象征。这些围绕着黑色电影的讨论乃至争论反而将本来只是作为一种商业类型的黑色电影纳入更宽广的社会文化讨论之中,日益提高其文化吸引力。黑色电影这个类型名称成为涵义越来越丰富的话语建构过程,“它可以被用来描述一个时期、一个运动和一个不断重现的风格”,与欧美历史、艺术、文化甚至哲学之间形成了相当丰富的讨论空间,并串联起20世纪西方文化界诸多重要命题。这也是纳雷摩尔为什么称他那本经典黑色电影研究之作中的七个章节为“看待美国黑色电影的七种方法”。他同时认为黑色电影既是“过去之物”,也“反映着媒介萦绕的当下”。[1]12 精明的好莱坞也意识到了这个类型的价值和魅力,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自觉地拍摄黑色电影,并将其命名为新黑色电影。史蒂夫·尼尔(Steve Neale)认为好莱坞新黑色电影从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经过了几个变化过程:20世纪60年代,黑色电影虽然借鉴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硬汉侦探片(hardboiled detective),但加入了现代化的设施和更坦率的性观念。20世纪70年代,则是以黑色电影进行一种意识形态的审判。而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黑色电影,更多是借鉴传统黑色电影的氛围进行某种毫无批判的模仿。[2]尼尔的研究让我们看到黑色电影这个类型有很强的包容性和与时代对话的能力。总之,Noir这个曾经深奥的批评术语因为好莱坞的创作推动又变成了无所不在的商品化野心的表达,并在90年代经由好莱坞扩散到世界各国。到了20世纪的最后十年,黑色电影对电影制作者、批评者和观众来说成为一种有意识的创作追求。 纳雷摩尔和尼尔所代表的黑色电影研究,依然将黑色电影的流动放在欧洲和美国两个地域的相互复杂影响之下,将黑色电影与新黑色电影都看作欧洲与美国相互影响的产物,对全球黑色电影的出现则缺乏敏感性。实际上,新黑色电影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已经突破了欧美的界限,进入到全球黑色电影阶段:一方面,欧美黑色电影通过全球黑色电影流动已经影响到了非欧美国家,很多非欧美国家也开始拍摄黑色电影;另一方面,这些非欧美的黑色电影反过来又会对欧美黑色电影产生影响,这个视角几乎完全被他们所忽略。所以,2002年德瑟发表的论文正好弥补了西方学界的这种遗漏,将本属于欧美范围内的黑色电影研究扩展到全球。 与以西方为中心的单向流动的影响研究思路相比,德瑟注意到了非西方对西方的影响问题。比如德瑟就指出,纳雷摩尔虽然已经谈到欧美黑色电影对一些东亚黑色电影的影响,但他却忽视了东亚元素反过来对欧美黑色电影也在形成影响。他更没有注意到这种影响不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在全球流动的状态下产生的。这就使黑色电影研究不能停留在一种单向流动的影响研究阶段,必须引入全球黑色电影这个概念,从而推进到互相流动和相互影响的研究阶段。 首先,与局限在好莱坞内部对新黑色电影进行分期不同,德瑟则以全球黑色电影的视野,将新黑色电影重新分为三个类别:第一是陌生人和蛇蝎美人,他认为这一类别是非常具有欧洲和美国特色的类别,不属于全球类型;第二类是逃跑的伴侣;第三类是盗贼变坏。德瑟认为后两类才属于他归纳的全球黑色电影,但只有第三类才是最为跨国的新黑色电影。他将昆汀的后现代黑色电影《低俗小说》和《落水狗》作为这一类别的代表电影。《低俗小说》的出现更是被他看作一个重要的标志,正是由于这部电影在全球巨大的影响力,才形成了一种全球化的黑色电影现象。[3]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