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71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72X(2020)03-0039-06 伴随《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政策的出台,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同时,进入就业市场的毕业生也逐年增加,雇主对其素质和就业能力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创新驱动就业在教育领域中渐渐成为了焦点问题。目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仍然面临着不少问题有待研究:创新创业教育对高校就业影响如何?通过什么途径影响就业?另外,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实践相辅相成,社会实践对大学生锻炼毅力和培养综合就业能力具有不可替代作用,那么,如何强化实践教学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教育深度融合等问题也亟待深入研究。因此,文章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出发,探究创新创业教育、社会实践与就业三者的相互影响关系,并突出实践在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之间重要作用,对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和完成高质量的就业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一、文献回顾及研究假设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能力 随着创新创业教育在中国教育界的开展与实施,并在该理论下新教育模式对学生就业的影响已有相关的研究。一类是以雇主需求角度需提高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与融入能力和就业为导向的创新创业模式[1][2]。2008年Archer和Davison[3]通过研究雇主对就业能力认知的影响因素和机制得出:学生如果在没有实际增加相关知识和就业技能的情况下获得教育文凭,这不会使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得成功,建议在学习期间应该注重外语技能、理解和尊重他人、文化交流技能和自我提升能力等职业技能的培养。学生顺利就业需要掌握很多技能,如计算机技能、专业知识技能、语言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等。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在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过程中发现自我、认清自我短处,并从实践工作中掌握更多专业技能知识和技巧。同时,学生在创新创业理论指导下与更多雇主接触,能让学生充分了解企业与社会组织的用人需求,了解企业需要什么类型人才,从而提高学生在社会的适应与融入能力,有效消除学生被动就业观,以获得更多就业机会。另一类是以发掘学生个性发展、技能培养和职业素质提升为核心内容的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框架[4]。教育的目的在于育人,该创新创业理论提倡要提高学生的求职能力、责任心和工作适应能力,尤其重视心理素质和服务意识的培养,并希望学生在激烈竞争中个体得到全方位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思维的良好途径,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其良好职业品行和素质,进而提升其就业能力。创业导师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掘自身创新创业潜能,使其勇敢面对困难、克服困难,不断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求职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总之,创新创业教育重视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及其能力提升,并成为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教育手段,由此,提出以下假设: H1: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对高职生的通用职业技能有正向影响。 H2: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对高职生的职业能力发展有正向影响。 (二)社会实践在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能力之间的中介效应 部分学者认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其社会实践活动密切相关。上官万成[5]指出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和就业存在促进作用:在了解创新创业形势中掌握创新的真谛,在与企业高管接触中掌握自己需要加强的就业技能,了解企业用人、选人标准和就业形势,从而端正自身的就业观念,在实践过程中明晰自身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张学星[6]指出高校可以采用创新创业主题打造不同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以积极运用多种社会资源,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合作意识、意志力。尽管吴立全等[7]认为现在社会实践的育人现状存在持续时间较短、实践易流于形式等问题,但不可否认学生在受到创新创业理念和精神的熏陶后,在实践活动中各方面技能得到提升,慢慢成为有创新思维、创业劲头,有进取精神的人才。 社会实践活动与大学生就业能力也存在密切关系[8]。社会实践活动可以缩短学生的社会化进程,使其提早适应社会工作生活,使学生的意志得到锻炼,责任感和信念得到熏陶,职业目标得到明确,对提高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专业技能、人际交流能力、社会适应及应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是十分有利的。李铁斌[9]研究表明,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形式的多元化和社会实践参与时间对大学生可雇佣性能力具有显著影响。郑永森[10]指出社会实践活动的大学生有明显的创造力倾向,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挑战性,进而促进其创造力和能力提升。由此,提出以下假设: H3: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对高职生的社会实践有正向影响。 H4:高职生的社会实践对高职生的通用职业技能有正向影响。 H5:高职生的社会实践对高职生的职业发展能力有正向影响。 H6:社会实践在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与高职生的通用职业技能之间存在中介效应。 H7:社会实践在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与高职生的职业发展能力之间存在中介效应。 因此,具体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研究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