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9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20)08-0160-07 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当代电影对于佛教的“再现”(representation)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佛教符号、思想和文化也不同程度、或显或隐地包含在不同类型的电影作品中。总体来说,包含佛教元素的电影可被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直接取材于佛教的历史、现状、人物、典故的电影,这类电影可被称为“佛教电影”;另一类则是并不取材于佛教的“世俗化”电影,然而在总体上体现出一定的佛教教义与价值,或包含了部分佛教思想与元素。中国当代的“佛教电影”包括《地藏王》《释迦牟尼佛》《达摩祖师》《不肯去观音》《大峰祖师》《清凉寺的钟声》《香火》《丝路花雨》《唐卡》《一轮明月》《栖霞寺1937》等作品,以及一些被反复改编的佛教民间故事题材,例如“西游记”(《玄奘大师》《大唐玄奘》《大话西游》《西游·降魔篇》《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大圣归来》等)、“少林寺”(《少林寺》《新少林寺》《侠僧探案传奇》系列、《火烧少林寺》《少林和尚》等)、“白蛇传”(《青蛇》《白蛇传说》《白蛇:缘起》)等系列。而包含佛教元素的“世俗化”电影则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古典题材的武侠片或历史片(例如《四大名捕》《刀剑笑》《天地英雄》《见龙卸甲》《东邪西毒》《剑雨》等),另一类是现实题材的作品(例如《无问道》系列、《天下无贼》《唐山大地震》《失孤》《玉观音》《可可西里》《观音山》《非诚勿扰2》等)。① 相对而言,本文关注和思考的重点是“世俗化”电影中的佛教元素。在这些作品中,佛教元素被融入世俗化的故事情节当中,以一种较为隐性的方式表达佛学思想,并对观众产生意义。本文试图将这一问题放在“后世俗主义”的理论视域下进行探讨。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用“后世俗主义”(Postsecularism)来表述上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社会在哲学思想、公共生活、文学艺术创作等多个层面所出现的“宗教转向”(religious turn)现象,即在当代社会里,宗教和宗教问题非但没有彻底消亡,反而重新成为热点;宗教术语和宗教思想在原本由世俗话语主导的人文思想界和公共生活领域被频繁使用。②“后世俗主义”这一概念强调了对现代“世俗主义”的一种超越与反思——如果“世俗主义”指的是(西方现代化过程中)公共空间或私人生活中宗教神权的淡出和世俗社会的兴起,那么“后世俗主义”则点明了现代世俗社会中宗教的“复现”。而根据哈贝马斯的解释,这样一种“复现”并非是宗教的“胜利”回归,而是对宗教传统思想资源的现代诠释,对启蒙理性和由它主导的世俗化进程的批判性反思,最终实现的是对宗教与世俗、信仰与理性(或知识)关系的重新调整;而此前彻底的“世俗化”假说已经失去了解释力,宗教与世俗将会永远处于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中。③借由这样一种“后世俗主义”的理论视角,我们发现当代很多“世俗化”的文学艺术作品都包含了强烈的宗教色彩或元素;它们往往超越了简单的宗教传道和单一的信仰立场,对非信徒或不同信仰背景的欣赏者也具有普遍性的吸引力、价值和意义。这些文学艺术作品大都借用了宗教的象征、隐喻和思想,积极探索神圣世界与世俗社会的关系,对于神圣性进行了寻找和建构,抑或反思和解构。从这个角度来说,当代很多“世俗化”的影片有意识地运用一些佛教思想与元素来实现一定的商业或艺术目的,这样一种做法令佛教思想和元素以一种“返魅”的方式进入大众视觉文化领域,并不断形塑当代观众的消费与审美。 一、当代“世俗化”电影中的佛教元素 从东西方比较宗教的角度来说,无论是基督教还是佛教都经历了“世俗化”的进程。根据马克斯·韦伯的解释,基督教“作为资本主义兴起的重要精神力量”,逐渐“从不涉世事中分离出来,转化成勤勉努力、约束欲望的世俗伦理”,这种“祛魅”(disenchatment)过程发生在西方国家从宗教神权向世俗社会的现代转型中。④而佛教(特别是禅宗)强调日常生活的顿悟,更容易解决入世与出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从唐代开始便步入“世俗化”的进程。正如傅伟勋所说,禅宗能够“破除出家修行与在家修行之分,将‘生死涅槃’的大乘义理转化为‘日日是好日’或者‘平常心是道’的生活艺术”,而且“更提倡简单而人人可行的坐禅、公案等工夫”,因此更加具有“世俗化”的意义。⑤这样一种“世俗化”的特质使佛教思想体现在很多非宗教题材的文学艺术当中,自然也包括具有大众化倾向的电影作品中。 中国当代电影往往将深奥的佛学思想转化为更易为观众所接受的“世俗化”主题,这些主题可被简单归纳为五个方面。(1)劝善与救赎。例如冯小刚导演的《天下无贼》结局处主人公的转变表达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劝善意图,体现了佛教的救赎思想;而《唐山大地震》更是舍弃了灾难叙事,将剧情重点放在一位母亲的两难选择以及一位女儿的忏悔和救赎上。这些电影表达了通过“自度”和“度人”而努力向善并获得救赎的佛教思想。(2)禁欲与神性。一些电影涉及人性的本能欲望与宗教禁欲两者之间的冲突,例如徐克导演的《青蛇》和钟丽缇主演的《色戒》都将其作为电影的重要主题和叙事的推动力,《卧虎藏龙》中的李慕白和俞秀莲之间的情感纠葛与悲剧结局也源于这一矛盾冲突。(3)因果与轮回。一些爱情题材的电影,往往借由佛教的轮回思想来建构故事和悬念的基础,例如俞飞鸿导演的《爱有来生》、关锦鹏导演的《胭脂扣》、程小东导演的《古今大战秦俑情》、唐季礼导演的《神话》等电影都演绎了一对痴男怨女在多世的轮回中始终相爱的故事。(4)涅槃与超越。一些电影在处理死亡题材或情节时会表现出佛教的涅槃思想或意境,例如冯小刚导演的《大腕》《非诚勿扰2》《1942》等都借由“葬礼”“人生告别会”等仪式表达对于“生老病死”和“贪嗔痴”等人生苦难的超脱。(5)生态与自然。一些电影借由佛教(尤其是藏传佛教)对自然神性的敬畏来表达对于生态环境恶化的反思,例如《益西卓玛》中的姥姥和姥爷一直过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日子,《静静的嘛呢石》中的小喇嘛本来也过着简单而自然的生活,直至电视机等新兴现代媒介和文化介入并改变了藏族人的生活。以上所举的例子虽然只是很小一部分,但从中我们能够看出中国当代“世俗化”电影所蕴含和体现的佛教思想,这些思想或深或浅、或近或远地影响了电影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