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在繁荣发展的背后,也不断“遇冷”,需要冷静、深度、系统的理论思考。电影工业美学理论的提出,既呼应了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需求,也源于电影理论发展之自觉。 电影工业美学的内涵较丰富,涉及面较广。它主张电影本体与功能的复杂多元性,认为电影兼具艺术、商品、工业、文化等特性,是艺术与工业、产业的复合,除了艺术功能外,还有一定的“实用性”。这种“实用性”也即可供娱乐消闲的消费性,是一种约翰·费斯克所主张的美学消费、文化经济意义上的“符号经济”之外的“金融经济”功能。 电影工业美学主张以宽容、包容、多元的心态来进行务实的、接地气的电影创作。在电影观念的定位上,电影工业美学主张“秉承电影产业观念与类型生产原则,在电影生产中弱化感性、私人、自我的体验,代之以理性、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方式,游走于电影工业生产的体制之内,服膺于‘制片人中心制’但又兼顾电影创作艺术追求,最大程度地平衡电影艺术性/商业性,体制性/作者性的关系,追求电影美学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①。 再如在具体制作方式上,电影工业美学主张电影的运作要遵循理性原则,符合电影作为工业的市场规律和要求,要有周密的运筹调研、计划规划、科学的生产程序、科学的资金分配和规范的工业化运行,等等;在受众和市场方面,电影工业美学理论强调注重观众,尊重观众,它“不是一种超美学或者小众精英化、小圈子化的经典高雅的美学与文化,而是大众化,‘平均的’,不那么鼓励和凸显个人风格的美学”②。这些内容,实质上都使得电影工业美学理论与大众文化理论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我们生活在工业化社会中,所以我们的大众文化当然是一种工业文化,我们所有的文化资源也是如此,而所谓资源一词,既指符号学资源或文化资源,也指物质资源,它们是金融经济与文化经济二者共同的产品”③。 应该说,电影工业美学理论有自己的理论资源、理论基础、理论借鉴,如“中层理论”的观念与方法论、大众文化理论与工业美学和技术美学理论等。 电影工业美学是在当下中国的大众文化转向的背景下提出的,并与大众文化理论在方法论上具有关联性。众所周知,大众文化的兴起是20世纪发生的重大的文化事件之一。它与20世纪以来人类文明的重大变革如经济全球化、数字技术与互联网的媒体文化革命、文化产业的发展都有密切的联系。大众文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本文主要探析电影工业美学在重要理论资源和方法论基础等方面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一、本土背景下的“大众”与“大众文化” 在社会文化的层面上,我们今天已经身处一种大众文化的现实语境,从某种角度甚至可以说,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当代社会与文化完成了一个大众文化转型。 首先,当代艺术日新月异的实践早已突破原有的艺术规范和门类疆界,而向综合、交叉、跨界跨媒介的新样态扩张。当代艺术与其他文艺形式和现代传媒结合,创造出诸多新的艺术形态。电影、电视文艺、大众音像、流行歌曲、综艺报刊、新媒体、网络媒体等大众文化形式已经占据当代文化的主导地位,在现实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艺术发生了剧变,艺术学理论也必须对此作出阐释。我们需要重新认识、理解和阐释大众文化,回答现实、艺术与文化提出的种种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对当代大众文化的性质与特征进行深入思考,探讨大众文化与意识形态、经济全球化、媒介变革与高科技发展的关系。关注大众文化与文化受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受众的关系。 在现代化进程加速、市场经济和大众传播媒介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当下中国社会丰富繁多而驳杂的娱乐性、消费性、游戏性、普泛性的大众文化样态亦“众声喧哗”,从种种商业化电影大片、类型电影,各种超出电视栏目意义的电视活动,流行音乐、休闲报刊、MTV、营利性的体育赛事,各种演唱竞技、小品、真人秀比赛,各种广告、迪斯科到时装模特表演、通俗文学、网络文学、亚文化、电视剧、网剧、网红、游戏、快手、抖音……令人目不暇接,急速地扩张并已占据了当代社会大众的主要文化生活空间。 “大众”这个术语,虽然与大众文化相关,渊源于西方大众文化理论,但实际上早已有之,尽管含义并不一样。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为《讲话》),提出了文艺“表现什么”、文艺“为什么人”和如何“为”等问题。从某种角度看,《讲话》提出的主要问题与美国传播学者H·拉斯维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1948)中提出的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的“五W模式”即“拉斯维尔程式”有异曲同工之处。“拉斯维尔程式”的五个W分别是:Who(谁)Says What(说了什么) 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 To Whom(向谁说) 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显然,《讲话》主要是面向“说话”的主体(“谁”)即延安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讲话》强调文艺要表现现实生活是对“说了什么”的规范;《讲话》关注文艺形式则是试图解决通过什么渠道、方式以及达到什么效果的问题。而最重要的是,《讲话》关注作为接受对象的工农大众。这是“向谁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