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批评的话语工具能够提供“一种最敏锐、最灵活的方法分析和访问不断拓展的当代影像世界。”①美国电影批评的专业期刊作为一个国际性学术平台,通过吸纳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优质电影批评成果,以多元开放的学术视野和专业规范的批评话语对世界电影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评析。因此,借鉴美国电影批评最新成果,分析其主要学术取向,可以使我们一方面藉由其批评文本了解美国乃至世界电影的研究与创作动态,充实我国的电影学术宝库;另一方面也可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为我国的电影批评建设原则与路径提供必要的启示。 一、厘清电影批评的学术界域 在美国,学术性的“电影批评”(Film Criticism)与商业导向的“电影评论”(Movie Review)存在较为明确的分野。其中,“电影评论”尽管有时带有一定的学术性或专业性,但相较而言更重影片推荐,强调时效性,旨在影响观众的观片选择,指导电影消费,主要刊载于《影迷》(Cineaste)、《电影评论》(Film Comment)、《电影传真》(Filmfax)、《电影资料》(CineSource)等非学术电影刊物;“电影批评”则发表于《电影批评》(Film Criticism)、《电影学刊》(Cinema Journal)、《电影季刊》(Film Quarterly)、《电影与历史》(Film & History)、《大众影视学刊》(Journal of Popular Film and Television)等专业性学术期刊,主要结合电影的史学研究与理论成果对电影进行专业性评析,探讨电影的艺术风格与创作特色,并藉此判断电影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影响。 电影批评和电影评论虽然拥有同样的品质追求,但履行的职责不同。关于电影批评与电影评论之间的区别,阿酷莱拉·阿米娜·莱米在《受非洲文化启发的电影评分与评论:〈叽哩咕历险记〉》②一文中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她认为,从电影评论到电影批评应有逐步递进的三个层次,即从电影的娱乐价值、质量评估到学术分析,这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主观到客观的评析过程。电影批评需要批判性思维,关注电影的创意和创新,且作为评估工作的一种,需通过确立一系列准则和标准来实现科学的评判。作者在文中举例论证了称职的电影批评家应如何凭借自己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从事电影批评实践,并希望各国电影批评家能够开发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化评判方法,以进行高质量的电影批评。 同样,电影批评与电影理论也承担着不同的功能。约翰·贝尔顿在《仔细分析的案例》③中对两者进行了辨析。他指出,电影理论探讨电影的整体性质,电影批评则阐释特定影片的含义。然而,在电影批评实践中不应忽略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因为关于具体影片的分析能够促进对电影的整体理解。每部影片都是电影的一个实例,其含义与电影作为媒介的基本性质息息相关。不了解电影的这些性质及其作用,便无法透彻分析任何一部影片的场景、剪辑或声音。最重要的是,读解一部影片需要采用一种或多种批评方法的学术话语。可见,电影批评与电影评论的区别还在于电影批评需以电影理论作为支撑,从而获得应有的学术品质。 美国电影批评还呈现出与电影评论不同的价值导向,即虽将电影产业发展作为研究对象之一,但不以电影市场和票房收入的一时之利为取向,而是瞩望电影艺术的未来发展,体现出较为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意识。譬如,运用电脑特效技术营造视听奇观的超级英雄电影、宇宙电影虽然给好莱坞带来了巨大利润,但美国学者并未为维护美国电影市场利益而为之鼓吹,而是针对数字特效统领电影制作领域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警示。其中,惠勒·温斯顿·迪克森在《合成电影:21世纪的主流电影》④中对当前充斥银幕的超级英雄电影提出了批评,指出用电脑合成的影像加强了感官诱惑力,推动主流电影进入“幻想专营区”,但这些特许经营电影在人物刻画、情节设置、艺术追求、思想挖掘或创新元素等方面乏善可陈,几乎与真实世界毫无关联,无法提供关于人类实际生存状况的深刻反思。更为严重的是,这些影片以庞大预算统治了电影市场,阻碍了电影创作的多元化发展。因此,美国电影学者更多地将目光投向世界电影的历史长河,不断发掘不同时期和国别的优秀影片,对其特质进行理论归纳,体现出电影批评者的专业素质。 电影批评与电影评论之间职能的混同或混淆一定程度上会削弱专业影评的权威性,众语喧哗式的言说机制和模糊的评价标准也将导致影评公信力危机。因此,美国媒体把学术性电影批评和商业化电影推介加以区别,厘清它们之间的不同定位和价值取向,明确电影批评的专业界域和学术规范,这样不但便于大众辨识,也能够有效树立和巩固电影批评的学术声誉和权威地位。 二、建构专业的学术话语体系 一般而言,美国学术期刊发表的电影批评著述强调逻辑推演与学理分析,常常使用具有稳定性、精确性的概念体系和方法论工具从不同角度分析和阐明电影现象,其中尤其注重对电影艺术进行形式探索和理论建构,其层层深入的缜密剖析与理性求证体现出科学的探索态度与严谨的学术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