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急物流体系在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面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仍然暴露出应急物流系统运行不畅、物资断链现象严重等诸多不足。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要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把应急物资保障作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此高度重视,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并构建高效有力的应急物流体系,以更好地防患于未然。 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我国应急物流的若干短板 (一)缺乏应急物流统一管理的常设机构 重大公共事件突发后,我国通常从民政、卫生、商务、城建、交通等政府部门和军队,抽调人员组成临时应急办公小组加以应对,虽然能迅速组织相关力量形成合力,较好地发挥应对效果,但由于缺乏统一管理的常设机构,实践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应急物流管理应对措施统筹效果有欠。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虽然各省市区均制定了应急物流的应对措施,但因反应速度、管理方式具有较大差异,无法实现较好统筹。县乡镇则因缺乏应急物流方案,依赖于政府部门的临时发挥,应急物流的运营体系受到路网管控、人员管控等限制,难以实现紧急条件下应急物流管理的安全与通畅。 二是应急物资管理处置不善。由于缺乏专门常设的应急物资管理部门,面对新冠肺炎事件的突然袭击,相关部门因职权范围所限,各自为战,短期内无法形成为实践所亟需的更有效率的合力,造成疫情初期物资严重断链等问题。 三是应急物流相关人才缺乏。应急物流作为特殊的物流活动,其有效组织涉及跨地区甚至跨国界的多层级、多地区及诸多管理部门,需要政府、军队、企业、基层社区组织以及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具体运作又涉及应急物资的管理、运输、配送等多个环节,同时大量紧迫的疫情防控工作推进容不得丝毫懈怠,而临时应急办公小组由于缺乏专业的应急物流管理人员,缺乏专职或兼职的应急物流专家顾问,很难进行科学统筹规划、统一调度,从而使应急物流效率、保障水平、可靠性大打折扣。 (二)缺乏应急物流多方联动响应机制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政府、企业、军队、基层社区组织、行业协会乃至广大人民群众,多方积极投入抗疫战斗,尤其是一大批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民营企业迅速响应,以其强大的社会物流服务能力,为防疫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由于缺乏应急物流多方联动响应机制,造成疫情初期整个应急物流体系出现多头指挥、各自为战等现象,严重制约了各方的有效合作,政府强大的动员能力与庞大的社会物流服务能力未能有效匹配,影响应急物流的实施效率和效果。 (三)缺乏应急物流管理的政策保障 应急物流的顺利运作,需要多方主体有效配合,需要基础设施和人员等多重保障,易受人员管控、交通管制等政策的影响。在宏观方面,目前我国应急物流可依据的法规分散于国家的应急管理法规体系,呈碎片化现象,同时仍存在大量空白,立法层次低,缺乏整体规划,许多应急法案都是紧急情况下的产物,不同法规之间缺乏目标一致考虑,甚至还存在冲突,缺少根本性的应急物流法规作为参考及指导。在微观方面,应急物流的配合政策存在严重不足。突出表现为防疫初期,各地“一刀切”地实施通道管控、人员管控以及隔离防控措施,导致路网阻断,严重影响应急物流的有效开展。 (四)缺乏多方共建的物流信息平台 近年来,我国物流业信息化快速发展,行业内各部门、各企业、各类别的信息平台不少,然而由于缺乏可供应急物流运作调度的官方专用信息平台,只能各自为战,减弱了防疫效果。 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发展基础,物流信息平台是物流高效运作的重要保障,对于应急物流而言尤其重要。完善的应急物流信息平台,应包括物资需求信息平台、物流资源信息平台、通道以及运输信息平台等。 此次疫情防控,由于缺乏官方的、完善的应急物流信息平台,出现各个医院的需求只能通过微博和广播电台等渠道进行发布,申请医疗物资依旧需要介绍信,物资分配依旧需要层层审批,路面通行依旧需要路条或者通行证等问题。此外,应急管理部门无法通过信息系统及时了解和掌握应急物资的来源、需求和供给,以及运力的数量和能力等信息,无法对物资运输做到实时性掌控,难以制定正确的应急物流决策,导致物资供应、调度、配送流程效率低下。 二、关于建立我国应急物流体系构想的主要内容 (一)建立目标 应急物流体系应具备同时应对两起I级(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基本保证事发地以外地区社会经济正常运转,人民生活正常进行。应急物流体系需要在政府的领导和指挥下,广泛吸收社会力量,既要发挥政府相关部门强组织的有效动员能力,又要充分发挥社会自组织的快速反应速度。灾前要建立政府、企业、军队、基层社区组织等各主体紧密协同配合的联动响应机制,科学做好面对不同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案。灾中应急要具备强大的物流保障能力,确保应急物资快速、准确、安全、及时到达所需地区。 (二)建立原则 1.整体规划,逐步完善 应急物流体系的建设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要对历次应急事件情况及时进行总结,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立足于未来需求,充分考虑应急事件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严峻的情况,做好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并逐步分阶段、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