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美学的研究主轴是主体的观看,而主体的观看在本质上是意向性的观看,观看主体与被看对象不仅是并存的,而且是合一的、不可拆分的。通过现象学的意识还原,观看主体与被看对象同属意识活动之“现象”。①当我们借鉴现象学意向性分析中的“我思”(cogito)与“所思”(cogitatum)的合一关系时,可以说,对于观看着对象的主体也即“我”而言,“我看”与“所看”在意向性中也不可拆分地结合在一起。② “我看”与“所看”在观看这一意向性活动中的统一,超越了传统上所谓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截然二分,它们不再是河流的两岸,此岸与彼岸遥遥相望,而是两者共属一条河流——同一条意识之流。在意向性的观看活动中,“我看”总是指向“所看”,“所看”也总是指向“我看”,或者这样说,在“我看”里有“所看”,在“所看”里有“我看”,它们彼此依属、彼此内存。看与被看间的“视线”,一头连接着“我看”这一端,一头连接着“所看”那一端,恰可作为“我看”与“所看”之间的意向性关系的体现。 尽管从经验上讲,被看的事物似乎总是处于较为明显的位置,而观看者的那个“我”也即主体往往隐藏在后面,难识庐山真面目,但主体既隐藏在事物的被看之中,也是所有观看活动的基础。把现象学的意识活动分析用于影像美学研究,其重要启迪之处就在于对“我看”之“我”也即对主体的反向洞察。 叙事电影的影像关系,不仅是影像与影像之间的关系,还应包括影像、角色与观众之间的观看关系。三者共同形成的错综复杂的视线关系十分耐人寻味。对种种复杂视线组合关系的分析,有助于我们透视那蕴藏在影像之内多种动态的、意向性的观看建构。影像意义的深度诠释,恰恰依托于各种动态的意向性观看关系的搭建与延展。以下分析,既是不同个案中的意向性观看结构的分析,又同时指涉有待深入诠释的影像意义。其奥妙所在,正是意向性的观看结构孕育了意向性的观看意义,使电影艺术家们在看与被看的普遍性结构的基础上各显神通,创造出诸般特殊的“主体化观看”的可能性。 可能性之一:“我”看到“我”的被看 在具体电影作品中的看与被看,具有很强的经验性的意味。电影叙事的经验性越强,就越具有代入感,越能把观众的观看带进电影中角色的观看,乃至沉陷在银幕上所展现的观看关系里。“电影化”叙事的本质,就是某种持续进行着的、主体性的(“我的”或角色的)视线体验,一切都要落实在“主体化”的观看经验的分享和参与上。根据笔者观察,整个当代电影的影像语言发展,几乎全部集中在“主体化”观看的拓展上。可以说,今天的电影艺术,就是“主体化观看”的艺术,叙事的“电影化”就是叙事的“主体化”。其实,自20世纪20年代早期电影理论的建构开始,电影研究者就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了。以于果·明斯特伯格(Hugo Münsterberg)的电影心理学为例,在他看来,“电影是心智的艺术”——电影的“基本素材”,就是人类主体的心智(mind),也即不同层次的心理活动:注意力、记忆、想象和情感等等,他说:“电影克服外部世界的形式,即空间、时间和因果关系,以讲述一个‘人’的故事。并将世界调整为内心的形式,即注意力、记忆、想象和情感……(这些事件)通过剧情和画面的完美组合与真实世界隔离开来。”③ 读者可深思明斯特伯格之言,什么是“电影克服外部世界的形式”“将世界调整为内心的形式”“与真实世界隔离开来”?此中关键在于,电影所讲述的“人”的故事,并不是指以人类的故事为题材,而是把“人”作为心智活动的主体,在银幕上呈现一个主体化的意识活动的世界。用现象学的术语来讲,就是将日常生活经验中所见的“现实”“还原”为主体意识当中的“现象”。银幕上所呈现的,并不是“现实”,而是“现象”——主体意识中的“现象”,而且是以主体的意识活动来动态地呈现的。对电影观众来说,银幕是一个独立自足的影像世界,电影成为观众的纯粹的体验对象。 明斯特伯格并未严格区分“心理学”和“现象学”。在他看来,电影所展现给观众的只是心理学层面上的内心事件,但他的思路已经接近“现象学心理学”(phenomenological psychology)。胡塞尔的“现象学还原”(phenomenological reduction)提示我们,我们在影像中所看到的一切,不仅是心理学意义上的动作或事件,也是经过了“还原”的现象学意义上的动作或事件——不仅有心理学经验的意义,还具有现象学之“先验的”或“超越论的”(transcendental)意味。④倘若我们贯彻现象学的“本质直观”态度,洞察影像的意向性观看本质,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电影技巧都是为“主体化观看”服务的,建构起整个看与被看的意向性视线系统。这一点,从著名的“库里肖夫实验”(Kuleshov effect)就能领会得清清楚楚。“库里肖夫实验”所揭示的,不仅是不同的画面组合能够衍生出不同的抒情表意效果,更为重要的是,看与被看的视线贯穿着“正反打”镜头,使一幅幅画面不再是没有心灵归宿、没有主体收摄的片断、碎片,而总是成为某一“目光”的产物,使观众能以其自身的“主体化观看”代入到画面中,有效参与电影意义的传达。可见,早期无声电影便已经具备了全部的意向性观看的视觉因子。直到今天,电影影像的观看本质也没有改变,在叙事电影中发展得越来越成熟、完备和复杂,这就是借由交互错落的主体性视线关系进行影像叙事的技巧。 以彼得·杰克逊(Peter Jackson)的《指环王》(The Lord of the Rings)系列电影为例,除了层出不穷的宏大场面、奇观场景外,这一系列作品也是以主体化的视线蒙太奇来营建整个银幕世界的。“库里肖夫式”的看与被看剪接法在片中的运用出神入化,把观众带进既复杂又清晰的动态视线结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