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范畴和理论,马克思主义“系统地阐述了共同富裕的历史性、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前提、社会制度前提、社会途径以及共同富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实现共同富裕的阶段性等方面内容,从而揭示了共同富裕的发展规律。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关于人类共同富裕的理论。”①这一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得以贯彻。这种贯彻在实践中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各阶段历史条件的变化又具体表现出不同的内容,包括具体目标、具体任务和具体路径等。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承继之前各阶段共同富裕理论和实践,以新时代世界发展总体格局变化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为基础,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广度和深度,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出了新的理论贡献,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共同富裕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范畴,②在其创始人那里具有一般性意蕴的规定。马克思、恩格斯以当时生产力领先于世的欧洲为基础,以科学理论为工具,为未来设计出一幅符合极大发展了的生产力基础上生产关系的社会蓝图。这幅蓝图在《共产党宣言》中已见华彩:“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③在这个新的联合体中,生产的目的是所有人的富裕,即“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④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中确立了未来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要坚持的共同富裕原则,但是,这一基本原则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又会呈现出具体特征和具体内容。“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都要(α)历史地,(β)都要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γ)都要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⑤总结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贡献,要明确的是,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基本原则为前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成就基础上,针对新时代历史条件和社会主要矛盾提出新时代共同富裕的任务和目标,达到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建设和成就,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前者为后者积累了条件,后者是对前者的坚持、改革、发展。⑥“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⑦认识共同富裕思想发展的逻辑与上述逻辑相同,必须从一脉相承的维度理解新时代共同富裕与之前共同富裕的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共同富裕奠定了制度基础,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成为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从而框定了共同富裕的任务和基本思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以平均分配方式保障在物质基础较弱背景下的人民生活,虽然还没有实现人民生活上的物质富裕,但在教育和医疗方面迅速建立起初级保障体系。⑧“1949-1978年,中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人力资本建设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突出表现在健康和教育水平的提高、生育率的下降以及妇女地位的提高。其结果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改革开放时,中国的人力资本水平在发展中国家遥遥领先,一些指标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⑨此成就为后来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本基础。在此阶段,共同富裕与工业化理论、农业合作化理论合成一体,在实践上表现为建立公有制与综合平衡发展战略相统一。 改革开放以后,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针对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现实,邓小平提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⑩然而,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11)此阶段的共同富裕思想进一步强调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开拓了“先富带后富”与发展生产力相统一的路径,将共同富裕向前推进了一步。(12) 进入新时代,人民基本物质需要得到满足,我国已经基本具备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条件,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将这一矛盾的解决路径与共同富裕的实现统一起来,将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外化为具体目标,作为衡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指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13)这就意味着,第一,共同富裕在具体层面越来越成为现实。第二,理论成为现实的路线图越发清晰,包括在制度上将公有制经济的巩固和发展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条件,并持续推动公有制经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改革,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体制上坚持和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在实现路径上秉承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支撑,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