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历史与现实的镜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结构性的巨大变化,整体进入从传统农业社会向新型工业社会的转型时期。虽然整体而言,农村题材电视剧作品的创作相对匮乏。例如2018年央视收视排名前30的热播剧中,都市情感、家庭题材依旧占据最大的比重(33%),而农村题材仅占7%;①但是,由于因“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转型期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因此,研究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发展历程及其与社会文化经济发展变革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农村题材所折射的传统与现代、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等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不仅有助于推动农村题材电视剧走向繁荣,而且对于人们更深刻地认识转型期中国农村所面对的症候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汉书》曾云“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两千多年来,中华民族广袤的土地上历经多次人口大迁徙,近代社会更是出现了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这三股最大的人口迁徙潮。但是,以往人口迁徙更多是出于战乱、灾荒或者人口膨胀的压力,是一种被动的人口大迁徙。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人口管理政策的主动调整,农村人口纷纷涌入城市。据统计,中国城市人口从1.73亿起步,在2018年猛增到8.3亿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996年的30.48%上升到2018年的59.58%。②其中涌入城市的农村人口占了绝大多数,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研究,中国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规模还在继续增加,估计平均每年进城的农民在1500万人左右。因此,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迁徙,其规模之大,影响至深,举世罕见。 在这种史无前例的人口大迁徙中,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构成了特殊的打工阶层,“农民工”这一形象应运而生。1991年成浩执导的《外来妹》之所以风靡一时,就是因为该部电视剧深刻地表现了农民工进城这一社会现象而引发了人们的强烈共鸣。与此同时,农村题材电视剧开始将镜头聚焦于穷乡僻壤的中国农村,探讨在轰轰烈烈的现代化历程中,农村何以陷入贫穷落后的原因所在。这一时期的农村题材电视剧,大多流露出了现实主义的悲情色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农民对现代文明追求中的冲突的真实写照。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人们逐渐发现了象征着闭塞、落后的乡村在象征着开放、进步的城市面前的劣势,城乡居民的身份矛盾无法调和。农村人向往城市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并因此对自己所处的乡村生活环境产生了自卑感。他们对城市抱着美好的幻想和向往,但在追求的过程中往往以悲剧收场。例如《太阳从这里升起》(1986)中代表着农村文化的村姑年香,对象征现代文明的城市工人张磊所描绘的城市景象无比向往,渴望有一天可以逃离村庄进城里去,最终却以失败告终。《古船·女人和网》(1993)中的农村姑娘香草认为,代表城市文化的葛小川比自己代表乡土文明的对象小豆倌更有魅力,并感叹“跟矿上的人相比,我们的日子真没劲啊”。主人公抱着对城市美好的幻想和向往却接连碰壁。 最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则是在当时引起强烈反响的电视剧《雪野》(1986)。这是一部以爱情、婚姻为题材的农村题材电视剧,描写了农村妇女吴秋香的四次求而不得的爱情经历,她是多么渴望爱与自由,可是落后、封闭的社会环境带给她的却是幻灭与失望,正如主题曲里唱的:“苦辣酸甜撒一道,悲欢离合装满车,压出深深的两道辙”,流露出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凉情绪。卢卡契曾说过,现实主义不仅要揭示出客观社会历史的必然性,而且要揭示这种必然性与人本身、人的自身发展和内在丰富性的关系。③这种带有悲情色彩的现实主义美学,在引发人们精神共鸣的同时,也引发了对农村现状的理性思考与人文关怀。 尽管带着悲情色彩,该剧对当时社会的映射意义仍是不容忽视的。主人公吴秋香的生活轨迹恰好映射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动。创作者用吴秋香的四次情感经历和她人生观、爱情观的进步革新,表现了社会主义新时期的社会变革给人民带来的影响。在吴秋香的第一段婚姻中,她以“两袋黄豆”的价格被“卖”给了自己不爱的男人齐来福,但她从未停止过对命运的抗争,在改革大潮中将两袋黄豆变成了数以万计的财富。“两代黄豆”与“万元户”,寓意着不同时代背景下她所创造的不同价值。吴秋香命运的改变与社会转型紧紧挂钩,社会变革扩大了她的眼界、赋予了她新的机遇,为她的人生带来了转机。而她也抓住了社会变革带来的机遇,在开办家禽饲养场、大车店和饭店的过程中,对自我的认知越来越明确,也对世界和爱情有了新的追求。虽然她一次次自由追求爱情均以失败收场,但也就是在一次次挫折打击下,成长为一个具有时代思想、文化、心理特征的新女性。创作者用主人公充满坎坷和机遇的一生,展现了当代中国农村变革中的种种阻力,谱写了一曲农村与农民的悲壮之歌。《雪野》的巨大魅力来自于生活,来自于现实主义。 其次,是女性悲情角色的塑造。在中国传统社会里,男性一直是权力的拥有者,而女性则是现实苦难的承受者和牺牲者。女性角色形象是时代的产物,是漫长历史过程的一种客观反映,是我国社会中各种新事物、新观念、新思想与传统文化、传统观念交互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④影视剧是现实生活的缩影,又是现实矛盾的戏剧化呈现,通过对女性角色的形象、社会地位、价值观念的研究,可以侧面了解其所处社会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从而由此透析社会各个时期的风貌和历史的重大变革。 这一时期的农村题材电视剧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塑造了为数众多的苦难女性形象,她们多是受传统伦理迫害、束缚的农村女性。如《喜鹊泪》(1982)中的喜鹊与心爱的农村小伙私定终身,却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抗争无望后,万念俱灰的喜鹊含泪自尽。《白色山岗》(1988)中的新寡妇青草被剥夺了作为独立人格生存的权利,不得不活在死去的丈夫的阴影之下。虽然存折被村支部没收、人身自由被限制的青草依然勇敢追求自由与爱情,但最终还是被残忍杀害。类似的还有《山月儿》(1987)中的山月儿,《篱笆·女人和狗》(1989)中的枣花与枣花娘等。《篱笆·女人和狗》《辘轳·女人和井》(1991)《古船·女人和网》(1993)“女人”三部曲无疑是这一时期农村题材电视剧的代表性作品。《篱笆·女人和狗》中的枣花虽然与青梅竹马的小庚早已两情相悦,却仍然在“父母之命,媒妁之约”的传统观念下嫁给了葛家三儿子铜锁,婚后生活百般不幸却无可奈何。仲呈祥指出:“《篱笆·女人和狗》等‘农村三部曲’写的实际是当代农民的心史。”⑤三部曲的导演陈雨田则认为:“现代文化与古老文化的撞击,是这部戏的神经中枢。”⑥三部曲通过描写茂源父子和枣花母女的日常生活与情感纠葛,映射出了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农民精神世界的变化。在女人们的爱恋悲剧中,人们看到了农村正在挣脱传统枷锁的羁绊,以及现代文明的时代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