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687(2019)12-071-07 恐怖电影类型化体系的建立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从1910年开始,以科学怪人为代表的恐怖电影体系得以建立;20世纪20年代,恐怖电影开始偏向对心理恐惧的着重描绘;二战过后的20世纪50年代,恐怖电影逐渐结合科幻想象元素,并从中诞生出一系列科幻恐惧类型影片;几乎在同一时间段内,恐怖青春片也宣告诞生,其目标观众定位为欧美青少年;20世纪60年代,虐杀电影凭借对创伤、流血等大尺度描绘,逐渐成为恐怖电影叙事的主流形态;20世纪70年代,虐杀电影进一步发展成为带有腥与性的血肉电影。在恐怖电影的发展历程中,恐怖电影与拥有惊悚、灾难等元素的影片不断融合,也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电影类型。 恐怖电影所激发出的心理情感状态具有独特性。恐怖电影类型与其他主流类型电影相比,如动作片、喜剧片、爱情片等,所给予观众的情感体验往往刺激感更强、持续时间更长、负面情感体验更加剧烈。国内对于恐怖电影的类型化研究较多,学术界大多是以弗洛伊德学派的精神分析学为主,或以哲学思辨的方式讨论恐怖电影中恐怖心理的意识形态、文化特征、价值符号等,或结合媒介社会学的方式进行跨学科讨论。但以认知心理学与进化心理学方式,对恐怖电影使观众产生恐惧感的原因、产生恐惧感之后的情绪状态、其间的情感转化研究较少。实际上,恐怖电影中存在着一定的情感价值,它深埋在人类的不自觉行为之中,是人类情感世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为何能够让观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应,对于从事情感行为研究的哲学家和心理学们来说是一个谜。”[1]因此,本文将运用两种心理学模型尝试合理阐释以上三个问题的内部逻辑。 一、第一次穿越——恐惧逻辑中的想象式参与 认知行为心理学中的审美情感经验理论,可以解释一部恐怖电影让观众在短时间内产生恐惧感或其他强烈情感的原因。在审美情感经验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辩驳的核心问题是讨论人类对于虚构想象的认知问题。换句话说:人类是否会对虚拟的图像画面投射真实情感?宾克利认为:“电影和其他形式的娱乐方式引发的观众审美情感并不是真正的人类情感,只是对过往事件的回忆,只不过被眼前的图像重新激活了出来。”[2]佛里达将该理论向前推进:“电影——这种虚构的产品不会引发真实情感,反而会抑制情感。”[3]提出情感补充与情感回应两种情感模型。前者认为观众有能力认知电影中角色的喜与悲,并且知道电影是非真实存在的,对于自己命运是毫无影响的;后者则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提出了观众可以更理性地看待电影,甚至可以跳脱出去,思考影片背后更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拉撒路则提出了一套较为系统的认知动机理论(见图1)。这是人类认知周遭环境与事件的系统理论,是用于判断、分析、解决人类在日常生活中因为环境或某些刺激而引发不同的情感状态的分析模型。实际上,这套模型也可以较为合理地描述观赏恐怖电影时的心理变化状态,并被详细划分为三大流程:先行条件、调节过程、快速反应。
图1 认知动机理论模型 在先行条件中,拉撒路引入了个人因素与环境因素结合的概念,将前者细分为目标关联、目标匹配、自我参与,后者则是人对周遭环境的感知与理解。 在调节过程中,有评估与处理两种方式,是人类的情感思辨。评估一般是评价出自我目标与环境状态之间的关系,从而表达出不同的情绪状态。 在快速反应过程中,则是指人类通过之前的信息处理,从而得到的最终情绪状态。 如观众正在影院中观赏恐怖电影《科洛弗道10号》。从先行条件出发:有一部分拥有恐怖片观影经验的观众,往往不会完全被影片创造的拟真环境所感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分清虚拟与现实的边界。由此进入第二个调节过程:观众发现影片中充斥着死亡气息,但是这种紧张氛围仅存在于虚拟的影像之中,观众所处的真实环境是安全的。由此进入快速反应阶段:观众并没有出现恐惧与焦虑、愤怒与屈服等强烈的情感状态,甚至会出现欢呼雀跃、哄堂大笑等积极情绪。认知行为理论模型在分析情感变化方面是有一定价值的,该模型对恐怖电影进行的第一次情感穿越,即以想象式参与的方式进入恐怖电影的恐惧逻辑,以较为理性的方式体现出观众观看恐怖电影的情感状态。但是如果仅用此套认知行为模型来剖析观众观赏恐怖影片时的心理状态与情感变化是远远不够的。 首先,该模型从理性出发,突出了有观影经验的一部分观众,他们一般是以非浸入式的观影方式进行观影的,有的观众甚至可以跳脱出来,客观看待电影。因此,这类观众所产生的恐惧感并没有那么强烈。但是,还有一部分观众往往很容易沉溺,以浸入式体验融入影片之中,在短时间内不能以理性思辨的方式看待此时此刻所处的环境。实际上,恐惧感往往是在不经意之间突如其来,给予观众所能思考的时间短之又短。因此,这套认知动机理论模型并不能很好地解释观众瞬时的恐惧心理状态。因为有一部分恐惧感原生于人类本能的潜意识活动,该模型也解释不出观众内心深处与生俱来的元恐惧。 其次,一部恐怖电影的紧张情节往往是令人窒息的,而恐怖氛围的渲染也是持续不断的,观众会不会因为连续性的恐怖刺激而产生审美疲劳,从而产生新的心理状态与情感变化。 再则,由于观众的个人因素影响,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对于恐怖事物的认知也是有所不同的,被激发出的恐惧情感强度也是大相径庭的。同一部恐怖片是否会让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都产生相似的恐惧情感强度?这些都是认知动机理论模型无法进行详细阐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