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在其名文《摄影影像的本体论》中,安德烈·巴赞给我们留下了一段异乎寻常的话: 当超现实主义流派为了生出造型畸胎而求助于感光底片时,他们已经隐约地悟出了上述道理。因为对超现实主义者来说,美学目的离不开影像对我们头脑产生的机械效应。想象与现实两者之间合乎逻辑的区别趋于消失。任何形象都应被感觉为一件实物,任何实物都应被感觉为一个形象。所以摄影曾经是超现实主义流派在创作中优先采用的技术手段,因为摄影取得的影像具有自然的属性:一种真正的幻象。超现实主义绘画使用制造逼真效果的技巧,并且注重细节的精确,这就是摄影术的反证。① 在我们的常识中,超现实主义显然是跟巴赞美学格格不入的一个电影流派。在这篇巴赞电影本体论的奠基之作中,他详尽论述了摄影术的本体特征,即自动生成客观事物的本体影像。与此同时,他却将超现实主义艺术纳入了自己的美学视野,虽然是把它作为一种反证来思考——超现实主义用最为客观的摄影影像来构成无意识和梦的幻象。 巴赞在摄影影像本体论中对超现实主义的保留,常常被人忽视,实质上却意味深长。它将我们引向巴赞美学基石中已然存在的主/客观二元共生、相互指涉现象,并由此逐步显影出巴赞纪实美学的主观性、构成性与先锋派维度。而这三个维度,使我们得以重新认识巴赞美学,以及巴赞美学对法国及世界新浪潮,甚至当代电影延续至今、远未穷尽的理论意义。 摄影—电影影像本体论的主观原动 巴赞在《摄影影像的本体论》中极为强调客观性,特别指出光学镜头的法文名称“objectif”,②其原意就是“客观的”,是objectivité(客观性)的形容词词格。通过这个词源,他提示了摄影—电影媒介和客观性的根本关系。原物与再现物之间只有一台机械在运转,而人为介入则趋向干最低程度,几近于零。 一切艺术都是以人的参与为基础的;唯独在摄影中,我们有了不让人介入的特权。照片作为“自然”现象作用于我们的感官,它犹如兰卉,宛若雪花,而鲜花与冰雪的美离不开植物与大地的本源。③ 本体论(ontologie)是关于世界与事物本原的理论,事物源于什么,以何属性存在,其基本结构和终极本质是什么?巴赞突出了摄影影像本体从本原到方法的客观性。在摄影术记录现实世界本体影像的前提下,电影使现实世界的时间过程得以再生,因此对世界的客观重现趋于完整。 基于这种观点,电影的出现使摄影的客观性在时间方面更臻完善。影片不再满足于为我们录下被摄物的瞬间情景(就像在琥珀中数百年的昆虫保存得完整无缺),而是使巴罗克风格的艺术从似动非动的困境中解脱出来。事物的影像第一次映现了事物的时间延续,仿佛是一具可变的木乃伊。④ 《“完整电影”的神话》是《摄影影像本体论》的逻辑延续。从产生现实世界的本体影像到再生其时间维度,再到听觉还原和色彩还原……一直发展到宽银幕(直至三维及我们今天的VR),“完整电影”是无限趋同于完整现实世界的幻景。在巴赞看来,人们对科学技术推动电影艺术发展的看法是错误的,“完整电影的神话”才是电影技术发明和艺术沿革的真正动力。巴赞的摄影—电影本体论之所以振聋发聩,正在于他将前人电影理论都杜绝的客观纪录性视为电影最大优势:事物本身的特质和美只有摄影影像和电影可以保存与展现,这是其他艺术无法替代的。 但是,这个如此强调客观性的本体论,却有着最深远的主观原动力。催生了电影并推动了整个电影史发展的“完整电影的神话”,其实是一个“萦绕在这些人脑际的共同意念”。⑤我们可以说,这种意念延伸自巴赞另一个概念——“木乃伊情结”。 “木乃伊情结”源于人们对时间与死亡的恐惧,作为对这种恐惧的想象性克服,古埃及人认为“人为地把人体外形保存下来就意味着从时间的长河中攫住生灵,使其永生”。⑥对巴赞来说,从古埃及人通过把躯体涂上香料来保存以期其再生的习俗开始,木乃伊情结源远流长,已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基本的心理欲求。文艺复兴以后的绘画虽然不再具有古埃及的宗教特征,但力求形似以对抗时间的欲求却异曲同工,甚至造成了绘画艺术在外形再现与精神表现间的内部矛盾。而摄影术与电影无疑是木乃伊情结所寻求的完美对象,它们不仅让绘画艺术从再现需求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并最终达成了现实世界(世界、事物与人)自身影像和时间的再生。 摄影—电影艺术以客观性为基本特征,却同时是由人类有史以来“复制外形以保存生命”⑦的原欲为推动的。这意味着摄影—电影的客观影像其实是一个主观欲求的对象,巴赞的摄影影像本体论因此透露出主观性的内核。如果说客观性影像复制是摄影—电影艺术存在的特性,主观性人类欲求则是其产生的动机。离开这种主观/客观性的二元共生并相互指涉的特点,我们将不能理解巴赞的电影美学。 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很好地理解巴赞对超现实主义的评价。 超现实主义(surréalisme),或译现实主义之上。在超现实主义者看来,现实主义艺术是外部的、物质的、逻辑的、理性的、意识的现实再现,但是这个“现实”是不完整的,因为它缺少真正现实的一个内在原动力,那就是无意识、非理性和梦的推动力。超现实主义者试图在现实主义之上创作,把内在的原动力表现出来,让现实与内部的、梦的、无意识的现实同生共存,形成超现实主义视野中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