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绰约多姿,现实生活更是五彩斑斓,这为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以下简称“民族电影”)提供了丰厚的创作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受益于民族政策的关怀,民族电影得到空前发展,在国内外屡获奖项的同时,也产生了甚为积极的社会影响。当然,民族电影在发展中也遇到了市场竞争乏力、传播渠道狭窄、创作人才不足、制片资金匮乏等问题。①为此,本文从中国电影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出发,②在系统考察民族电影既往成就的基础上,对其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进行深入阐释,并就其未来发展策略作了扼要探讨。③ 一、民族电影的四个发展阶段与成就 近70年来,我国民族电影的叙事内容日益丰富,个性情怀得到彰显,部分作品还从区域生态、物质生活、精神信仰等方面,再现并传播了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风貌,因而这类影片也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人类学、民族志或社会学价值。民族电影的沿革与时代社会的变迁密切相关,依据两者的互动状况及民族电影自身呈现的阶段性症候,大体可将新中国民族电影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民族电影在新中国的崛起(1949—1979) 尽管中国电影早在1905年就已诞生,但民族电影的成长却相当迟缓,直至1949年仅有《瑶山艳史》(1933,瑶族)、《塞上风云》(1942,蒙古族)、《花莲港》(1948,高山族)等几部故事片面世。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促进民族团结、稳定新生政权成为重大国策,因此民族电影在“十七年”时期得到长足发展。据统计,我国在此期间共生产故事片600多部,民族电影占47部,涉及近20个民族。⑤《内蒙人民的胜利》(1950)是新中国首部民族电影,也是中国电影史上首部大量启用少数民族演员,充分表现民族风情的作品。该片展现了一位牧民成长为革命战士的过程,也为后来的创作开启了“革命+团结+爱情”的叙事模式。⑥在随后十几年里,民族电影的产量和质量均有提升,涌现了不少佳作。仅就其主题来看,这些作品或可分为四类:1.讴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少数民族建设热情和幸福生活的影片。如《五朵金花》展示了白族青年的劳动热潮和青春风采;《达吉和他的父亲》颂扬了彝汉情谊和水利新貌。2.表现少数民族获得新生的影片。如《金银滩》《哈森与加米拉》《芦笙恋歌》《农奴》等都是通过新旧社会对比,演绎了党的正义形象,充分肯定了新政权的合法性的。3.反映不同时期党领导少数民族对敌斗争的影片。如《鄂尔多斯风暴》《羌笛颂》《回民支队》《金玉姬》,以及《边寨烽火》《山间铃响马帮来》等。4.抨击历史上少数民族地区的阶级压迫,并歌颂纯真爱情的影片。如《刘三姐》《阿诗玛》《秦娘美》等。 以上四类作品虽然叙事角度和表现形态各异,但题旨均为引导各族群众信赖共产党、拥护新中国。需要指出的是,民族电影作为“十七年”电影的组成部分,虽然宣传导向与其他题材的作品别无二致,但在形态和内容上却颇具特色。 首先,民族电影对爱情的表现更为宽松自如。受多种因素制约,当时的电影在表现爱情时大都很谨慎,但民族电影在这方面却比较洒脱。如《冰山上的来客》将爱情与国防有机融合,生动诠释了只有国家安宁、少数民族同胞才能得享幸福的意涵。显然,对于当时尚未安定和开放的边疆少数民族而言,在意识形态宣传上并不适宜照搬内地做法,只有将思想教化融于情感叙事中,才能产生润物无声之功效。或许,这就是民族电影可以大量采用婚恋情节的缘由。 其次,民族电影的主人公总体上更具亲和力。这类影片的题材决定了主人公大都要经历从封闭到开放、由落后到先进的成长过程,因而让观众既能感受到平民英雄的可亲可敬,也能体悟到自身进步的多种可能。可见,这样的影片更能深入人心。 再次,民族电影大多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当时的影片均负有宣传教育使命,因而其视听呈现常常显得庄重有余、趣味不足,但民族电影却别具一格。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其服饰、习俗和地域风物都很有特色,当这些元素在影片中纷纷涌现时,自然会让作品增添新奇的艺术魅力,呈现独特的文化景观,衍生较强的观赏兴味。 正因为“十七年”民族电影较多地呈现了人性人情和民族风韵,所以它在国内备受青睐的同时,也在国际上广受欢迎。例如,《五朵金花》曾热映于46个国家,创造了中国电影海外发行的空前纪录,并在开罗亚非电影节上收获了两个重要奖项。该片为宣传新中国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周恩来盛赞它“开创了一种能反映伟大时代的新风格。”⑦ 当然,民族电影也无法全然超脱于时代局限。在这一阶段的银幕上,少数民族的生活空间和人物形象主要是作为政治寓言载体而存在的,因而很多作品并未充分体现出民族个性。譬如,只要把空间、服饰等元素一换,即可将《冰山上的来客》改为《雪山上的来客》甚或《xxx的来客》。实际上,除《五朵金花》《刘三姐》《农奴》《阿诗玛》等作品外,很多民族电影只是徒有某个民族的“形”,而未能表现出相应民族的“神”。显然,这是“十七年”民族电影的一大缺憾。 进入1966年以后,民族电影创作因故中断,直至1975年才恢复生产。据统计,1975—1979年共推出民族电影20多部,如《沙漠的春天》《草原儿女》《阿夏河的秘密》《连心坝》《萨里玛珂》《冰山雪莲》《奴隶的女儿》《拔哥的故事》《山寨火种》《蒙根花》等。⑧受“三突出”等创作思维的牵绊,这批影片尽管数量不少但水准不高,其审美价值明显低于“十七年电影”。因此,除《傲蕾·一兰》等个别作品外,其整体上并未产生应有的社会影响。